基層黨建“落地生根”匯聚桂林奮進力量(黨建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
□本報記者 張苑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桂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堅持夯基固本,全面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凝聚力戰斗力。狠抓基層黨建各項工作落實,持續推動基層黨建提質聚力增效,以高質量黨建助推桂林高質量發展。”
“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務下沉,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
“聚焦黨員當先鋒、聚焦組織強堡壘、聚焦黨建打頭陣,引導黨員在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中立標桿作示范,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構建聯動化、全覆蓋、立體式、促融合的黨建品牌建設新局面。”
2021年以來,桂林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對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一年來,在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新征程中,桂林市委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新路徑,打造黨建新品牌,匯聚起踔厲奮發的“桂林力量”。
一年來,桂林市委突出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切實加強黨的隊伍建設,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全市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桂林基層黨建連續五年在全區述職評議考核中獲“好”等次,選人用人“好”評率連續三年居全區前列,人才工作專項述職連年居全區前列。
聚焦“標準化”,激活基層黨組織“紅色動力”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在桂林穩步推進。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戰略實施的引導者和推動者,也是在基層治理中發動群眾、疑聚人心的核心力量。
2021年以來,在桂林市委的領導和積極推動下,全市深入推進農村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位于桂林全州縣的毛竹山村是我市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村依靠發展葡萄產業,并創新運用典型的“黨小組 理事會 協會 基地 農戶”的發展模式,讓鄉親致富、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考察時曾走進這個小山村,勉勵村民“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
2021年以來,在桂林市委的領導下,毛竹山村持續推進黨小組引領、理事會推廣、協會抱團,不僅實現了農戶增收,村集體經濟增收,還帶動了鄰村農戶勤勞致富。如今,毛竹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網紅村”,幸福寫在每一個村民的臉上。
2021年以來,桂林市委以基層黨建為抓手,對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實行星級化管理模式,并將該模式延伸至社區、“兩新”組織、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領域,增強了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與此同時,全市還積極打造了一批集黨群服務、暖民心服務為一體的四級黨群服務中心,把黨群服務觸角延伸到百姓身邊。截至目前,全市1653個行政村實現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15943個自然村實現黨組織(黨小組)、黨員、黨群議事機制全覆蓋。
在城市,規范化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同樣激活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紅色脈絡”。市委成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高位布局、頂層設計。出臺嵌入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和推進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提質聚力增效的實施意見“1 5”系列方案,建立市四家班子黨員領導聯系城市社區黨組織工作制度,每年初印發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逐項明確街道社區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社區減負等20余項重點任務,完善基層組織、工作保障、資源配備、服務群眾和責任落實工作體系,形成“一貫到底”的治理鏈條,城市治理合力不斷增強。2021年以來,在市委的領導下,全市各級組織部門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于基層治理各方面和全過程,構建起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黨建運行機制,有力增強街道、社區的“拳頭效應”。
爭做“領頭雁”,急難險重中的“硬核擔當”
“要涵養敢為人先、力爭上游的魄力,拉高工作標桿,對標全國全區一流,做奮進新征程的‘猛將’‘闖將’‘干將’。”2021年10月,在桂林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這段振奮人心的話語讓全市黨員干部激勵共勉。
新時代、新長征,一個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座堅強的堡壘,一個個黨員就是一面面勝利的旗幟。2021年以來,在桂林市委的引導和激勵下,我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在服務中踐行黨的宗旨,在實戰中爭做“領頭雁”,不斷提升黨的組織力凝聚力,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產業振興等大戰大考中迸發出“紅色力量”。
“我是一名組工干部,請優先安排我做志愿者”“我是男的,我來負責把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可以征用我的車來接送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者”……2022年11月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些來自桂林基層的黨員聲音成為了這場“全民戰斗”中的“最美響應”。截至11月底,全市20多萬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900多支黨員先鋒隊奮戰在2029個基層網格中。
不僅如此,在我市鄉村振興前線、基層治理一線、高質量發展全線,以及創建文明城市、抗擊洪澇災害、森林防火等重大工作中,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前,成為了一切急難險重工作的“硬核擔當”。
2022年8月30日上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受表彰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勉勵他們牢記使命責任、勇于擔當作為。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三里店派出所一級警長于伍生、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綜合執法支隊受到表彰。
打造“先鋒隊”,新時代彰顯組織擔當
2022年3月召開的全市組織部長會議強調:“全市組織系統要圍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抓好自身建設,進一步錘煉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增強服務中心的大局意識,樹牢創新創優的工作理念,練就精湛過硬的業務本領,弘揚擔當實干的優良作風,在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中彰顯組織擔當。”
尚賢者,政之本也。黨的干部隊伍是黨的事業的骨干力量。
2021年以來,著眼于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市持續優化干部育選管用鏈條,努力建設政治過硬、能擔重任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廣泛匯聚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智慧和力量。
市委全面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高質量完成市、縣、鄉、村四級換屆工作,系統化、差異化、功能化配備領導班子。縣(市、區)黨政班子積極配備年輕干部,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7歲,村(社區)“兩委”換屆100%實現“一肩挑”,領導班子實現結構更優、功能更強。同時,還大力選拔使用在重點領域、重點任務中表現優異、實績突出的干部,充分發揮職級通道的積極作用,持續釋放職級晉升的激勵效能,全面樹牢“崇尚實干、帶動擔當”的鮮明導向,選人用人“好”評率居全區前列。
據統計,2021年縣級換屆從疫情防控、工業振興等急難險重任務中選拔重用猛將闖將干將占比達85%。此外,還深入實施公務員平時考核,興安縣被中組部列為廣西唯一的平時考核聯系點。
此外,我市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管理的規定》等制度文件,有序推動國企領導人員交流;同時以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國企領導班子,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激發隊伍活力。
著力“聚賢才”,為桂林發展注入“智慧之光”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一年來,桂林市委堅持以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圍繞大局招才引才,創新舉措育才聚才,優化環境留才用才,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持續迸發,為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2021年6月10日,一場重量級的專家研討會在市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為桂林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啟迪智慧、打開思路。這場“頭腦風暴”過后,市委、市人民政府高規格選聘吳文學、俞孔堅等8名頂級專家人才為首批“桂林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特聘專家”。市委人才辦迅速跟進,同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從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經費,專項支持特聘專家與桂林市在國土空間規劃、漓江生態環境保護、世界級旅游城市進階方略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2018年啟用的桂林市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和2019年在深圳實體運營的“桂林人才飛地”,如今已成為我市引進人才的兩大引擎。
不僅如此,2021年以來,“灣才入桂”、“粵桂人才薈”暨粵桂產業人才對接會峰會、桂林市“人才引領鄉村振興”專題活動等系列活動紛紛舉辦,一批批市內外重點企業紛紛入駐,一大批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紛紛落地桂林,《筑巢引才產才融合——人才飛地鏈接粵港澳大灣區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桂林實踐”》作為廣西唯一代表榮獲2021年(第五屆)全國人才工作創新案例最佳案例獎……一個又一個事實表明,桂林在“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助推一個產業”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廣闊。
此外,我市還圍繞產學研用,率先在全區開展“揭榜掛帥”、“百名博士進百企”等活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科研技術攻關和“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實現高校院所優質創新資源與桂林本土企業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產業共促。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我市堅持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統攬,深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高質量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加快營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讓桂林成為越來越多青年的向往之地、薈萃之地、成就之地。2022年6月,桂林市成為廣西唯一參加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