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區:強化黨建引領 賦能人才發展(黨建引領開發區高質量)
授旗儀式。合肥高新區供圖
合肥高新區堅持黨建引領聚人才育人才,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凝聚人才力量,提供人才支撐。
激發人才活力,注入紅色動能。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等,引導黨員人才作用發揮,厚植企業“內生潛能”,激發人才活力。科大訊飛開設訊飛黨校,探索“AI 黨建”學習模式,建立“三學”機制,實施黨員人才成長“三鷹”計劃,開放“星火大模型”等752項AI產品及能力,鏈接超過1000萬 生態伙伴。陽光電源成立“陽光商研院”企業大學,助力黨員人才發展,黨員牽頭組建科技創新先鋒團隊43支,設立黨員技術攻關組36個,主持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26項,制定電力和能源領域國內外標準54項。安科生物招引黨員人才46名,成立黨員科研攻關小組、黨員突擊隊,先后承擔國家級、省級科技攻關項目15項,自主研國家級新藥近10個,助力企業保持近25%以上的復合增長。
鏈接人才合作,整合多方資源。以人才鏈支撐創新鏈、提升產業鏈,通過黨建聯盟、校企合作推動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同音共律。聯盟牽引聚人才,成立全省首家人力資源及重點企業黨建聯盟、數字化轉型企業黨建聯盟,推動人才引育留用。校企合作招人才,在四川大學、中國科大等18所重點高校建立“人才招引工作站”,選聘7名專家顧問擔任“招才大使”。今年已赴重點高校開展“雙招雙引”70場,初步意向2萬人。主題活動引人才,啟動首個“人才日”活動,吸引323名人才參與。啟動首屆“江淮硅谷”創新創業團隊評選活動,聚焦重點新興產業,擬征集項目100個。
注重人才服務,營造“養人”生態。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優化人才服務機制,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搭建創業舞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特色產業集群,組建7個產業鏈黨委,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應用場景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目前集聚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158家。加快人才培育,遴選9批135支“江淮硅谷”創新創業團隊,資助8100萬元,打造全國開發區首個“企業家大學”,培養“五懂”復合型人才,自2020年開辦以來,舉辦人才培養活動153場,引導3.4萬名科研創業者向企業家轉型。提供暖心服務,打造人才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多元化體系,累計建設保障性住房約4萬套,發放人才租房補貼7億元。依托林溪社區、寧湖社區的黨群服務陣地、高端住宅樓和商業街區,打造國際人才社區,構建“15分鐘工作生活服務圈”。
加強人才引育,助力基層治理。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為著力點,堅持外引內培,著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引入“新鮮血液”,通過公開招聘,將年紀輕、學歷高、干勁足的優秀人才引入隊伍,近3年招聘社區工作者160名,配齊社區“兩委”班子成員255名。鏈通高校參與社區基層治理,選拔36名駐肥高校大學生兼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助理和社區團委副書記參與小區治理。匯聚“紅色力量”,通過招募小區賢人、能人等選優配齊“紅色小管家”547名,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59支。發揮老書記、老黨員作用,組建老書記調解室、老黨員咨詢室5個。引導262名居民黨員認領黨員“先鋒樓棟”和小區治理“責任田”,搭建“‘寧’說我辦”“心有林溪”“有事好商量”等議事平臺,化解居民身邊的矛盾問題,推動共建共治共享。(高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