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四大對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四大對策是什么)
作者:劉衛東(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所)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細胞,是黨的農村工作的領導核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也不斷得到加強,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隨著農村社會的不斷變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進一步要求,農村改革不斷深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這些論述為新時期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重要理論遵循和實踐指南。
在長期實踐中,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如,個別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不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不充分,對涉農政策宣傳不及時、不全面;基層黨組織一些成員制度觀念淡薄;一些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有待完善,各項制度之間聯系不緊密,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象,有的制度掛在墻上,或寫在文件里;個別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忙于行政事務或受能力水平所限,對黨組織建設不夠重視;部分基層黨員干部素質不高,市場意識淡薄,缺乏現代科學知識和管理知識,在帶動全村發展方面存在“等、靠、要”思想,停留在滿足現狀的層面上;個別黨員干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服務意識,影響了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一些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影響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缺乏必要的活動場所,無處開展各項活動;干部待遇酬薪低,工作積極性不高。
要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必須從四個方面著力:
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村黨組織工作機制。結合農村實際,優化農村黨組織設置,采取掛鉤聯系、定點指導等經驗做法,不斷創新黨組織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一是建立黨組織生活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的局面;逐級分層簽訂黨建目標責任書,將工作職責、任務和內容具體化,增強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完善民主決策、民主評議黨員以及民主管理、村務公開等制度,促進村級黨組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二是推動黨組織工作機制創新。更新觀念,切實把握群眾意愿和訴求,著力解決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團結群眾,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創新活動載體,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和思想理論水平。三是建立黨員管理制度。依托黨員活動中心,結合黨員群眾興趣愛好等特點,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等任務,加強黨員干部績效考核;嚴格黨員組織生活,加強監督和紀律整頓,永葆黨的先進性的自我創新力。
鞏固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加快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一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筑牢農村黨建物質基礎。以市場發展為引導,農業科學技術為依托,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調整農業結構,因地制宜重點發展農業產業。堅持規范、自愿及有償原則,整合資源引進社會資本興辦村級集體企業等,不斷探索新的集體經濟發展形式以增加收入。二是建立為民服務平臺,切實解決群眾難題。積極拓寬市場,安排“能人”等對農民生產進行指導,帶領農民致富。加強農民技術培訓,促進農民增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三是堅持科學民主原則,實施重大決策時,應對市場進行充分調查和評估后,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做最后決定,保證農民利益不受影響,保證農民權益不受侵害。
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增強組織戰斗力和公信力。優化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結構,豐富黨組織活動,組合形成科學富有活力的隊伍,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組織戰斗力和公信力。拓寬人才選拔渠道,注重把懂經濟、會管理、工作經驗豐富干部選拔到基層“一把手”的崗位。發揮“領頭羊”核心帶頭作用,團結帶領群眾齊心協力共同致富。完善村干部管理機制,重點培養講政治、思想好、年紀輕、善開拓的優秀黨員干部。有計劃地選派干部到村任職,推進鄉鎮工作重心下移,解決村級黨組織人才匱乏,班子后繼乏人問題。發揮好優秀模范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增強村級黨組織功能和村干部適應新時期農村工作的能力。
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升基層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加強對黨員干部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實用科技等方面的培訓,實現農村黨員干部培訓的制度化、規范化。健全相關配套政策體系,吸收“返鄉優秀青年”“大學生村官”等人才充實黨員隊伍,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可提拔具有突出貢獻的鄉鎮干部,提高他們的政治待遇。進一步完善干部評價及考核機制,建立起一支素質高、作風硬的基層黨員干部隊伍,更好地帶動、組織農民群眾,匯聚成鄉村振興發展合力。
來源: 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