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拓市場,強化擔當促增收(黨建引領市場拓展)
2023年以來,南寧鄉村振興集團廣西新農商貿易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邕心助農”黨建品牌優勢,以“一個業務鏈、一名鏈長、一個部門、一抓到底”的“四個一”鏈長制黨建工作法,積極完善農產品貿易產業鏈,充分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貿易企業,全年共開展農產品貿易約2.44億元。
新農商公司位于武鳴區東王村的合作種植基地,訂單種植的番茄長勢喜人。王淋攝
上溯源頭,助力農戶增收。鏈上黨員發揮先鋒引領作用,成立基地攻堅小組,深入田間地頭尋找優勢農產品源頭。年內打破往年傳統從批發商采購農產品貿易模式,減少中間環節,上溯源頭與種植養殖基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當地設立產地倉,從果園、種植戶直接采購原料,到產地倉清洗、分揀、包裝再外銷,掌握一手源頭產品,同時可降低采購成本,把控產品的質量及安全性,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溯源。一方面,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本地特色農產品貿易,2023年共開展沃柑、香蕉、牛蛙、蔬菜等農產品貿易約15468噸,2023年帶動武鳴區等8個村(社區)規模種植養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獲得穩定收益,給脫貧村、脫貧戶和一般農戶增加收入約60萬元。另一方面,結合二產的生產企業以銷定產,向基地導入訂單,通過訂單貿易形成協同高效、利益共享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解決農戶“種什么”和“怎么銷”難題,實現種養有定向,銷售有方向,年內向南寧、蘭州、上海銷售沃柑、香蕉、蔬菜及牛蛙約6184萬元,持續帶動農業增收、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新農商公司將南寧的香蕉售往甘肅蘭州。趙振宇攝
補齊短板,完善物流鏈條。黨員干部嚴把業務鏈安全關,抓監管、控風險、提效能,跳出傳統中間商角色,以蔬菜、生豬、牛蛙、水果貿易業務為契機,積極深入倉儲物流各個環節,加強掌控貨權監管。一是引入第三方監管企業加強資金監管,探索開展全產業鏈物流和資金流的監管,提高資金風險管控能力,針對不同業務做到專款專用、專項專用,通過控制共管賬戶的形式保障業務資金的安全性。二是與生產加工企業設立貨物監管倉,主要有南寧金橋冷庫、北海大白鯊冷庫、上海質達冷庫及彤璨倉庫、河北高碑店市水果銷地倉等,為將本地農產品從城鄉到城際乃至跨省運輸銷售做好準備,降低農產品流通損耗,提高產區擇期錯季銷售能力。三是通過比選方式選定長期合作的物流運輸公司,構建軌跡跟蹤、安全監管為一體的物流體系,打破城鄉物流短板壁壘,推進本地農產品出山進城,促進扶農助農。
延伸產業,開拓加工貿易。黨員干部帶頭攻堅克難,破解公司經營發展難題,針對業務鏈條進行補鏈、延鏈、強鏈,為打造傳統大宗農產品貿易業務新增長點,通過調整貿易結構,探索開拓加工貿易業務。自2023年7月,新農商公司通過采購鮮活牛蛙等原料給合作企業進行加工生產成半成品牛蛙或者預制菜后,再將產品進行銷售,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通過加工每公斤牛蛙約提升10%-20%利潤,2023年采購備貨半成品牛蛙產品約474萬元,已向上海等地銷售約117萬元,后續將加大生產規模,逐步向北京、成都、鄭州等城市開拓牛蛙業務市場。(南寧鄉村振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