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家門口”的黨建(推進“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 創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
居民小區被稱為城市的“細胞”,也是基層黨建的“神經末梢”。我市以推動小區黨群服務站規范化建設為切入點,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功能配置,盤活各類資源、統籌各方力量,打造“家門口”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把便捷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做到居民心坎上。全面激發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蓬勃活力。
整合空間資源,規范場所建設
針對小區房屋資源匱乏、小區陣地選址難、功能設置不規范等問題,通過采取利用物業辦公用房、閑置房屋和租用住戶房屋、新建房屋等措施,“一址一策”推動小區黨群服務站建設。同時,要求小區黨群服務站達到“六有一好”要求,即:有編碼、有足夠的使用面積、有標識標牌、有黨旗、有配套設施、有檔案資料,且工程質量好。
聚焦實體運行,規范制度建設
針對小區黨群服務站利用率低的問題,完善六項基本制度,推動小區黨群服務站實體化運行。完善輪流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黨員或熱心群眾值班;完善黨員分類管理制度,建立臺賬并動態更新;完善共建共治制度,共同解決小區治理難題;完善居民事務代辦制度,滿足小區居民日常生活和辦理政務需求;完善矛盾問題處置制度,及時解決群眾矛盾糾紛;完善應急動員制度,組織小區黨員開展防震減災、消防安全等應急演練活動,提升應急處突能力。
推進多元使用,規范活動開展
全市通過開展居民“涼亭說事”“廣場話事”“板凳議事”等協商議事活動,共商解決停車難、治安隱患等問題;開展環境整治、家電維修、愛心助老、矛盾調解、免費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定期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
強化資金支持,規范基礎保障
市委組織部將小區黨群服務站經費保障納入黨建工作重點,為每個小區落實黨建工作經費,確保小區黨群服務站正常運行。同時,給予小區黨組織書記免費體檢、通訊補貼等福利待遇,激發其履職盡責、服務群眾的熱情。此外,推動小區黨群服務站提檔升級,讓小區黨群服務站成為傳遞黨的聲音的“前哨站”、服務群眾的“小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