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黨建賦能新質生產力,昆山發布十二項措施(產業鏈黨建的探索與思考)
今天(8月8日)下午,昆山市“向‘新’提‘質’——產業鏈黨建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主題活動”舉行,發布產業鏈黨建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十二項措施,推出“兩企三新”五彩黨建指數,以高質量社會工作催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昆山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強引擎、增動能。
向“新”而行,為“新”聚力,產業鏈黨建是一個重要著力點。昆山探索實施黨建引領產業集群建設“昆玉融創·協同暢鏈”行動,組建新型顯示、元宇宙等12個產業集群黨委,設立27個“黨員先鋒生產線”“黨員先鋒實驗室”“黨員先鋒工地”,推動組織覆蓋、資源下沉、服務入群、發展蓄能。立足已經取得的較好基礎,昆山認真謀劃社會工作領域改革思路,實施昆山產業鏈黨建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十二項措施,進一步深化黨建組織鏈、人才鏈、活動鏈、服務鏈、創新鏈、陣地鏈“六鏈”賦能。
這不僅是著眼未來的“規劃圖”,也是注重實效的“施工圖”。未來,昆山將通過全面提升干部隊伍專業素能、升級優化黨建惠企助企服務、有力實施創新發展先鋒行動等舉措,持續引聚政策、科研、項目、金融、社工等優質資源。具體來說,比如,在市鎮兩級行政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設立“助推產業發展”集成辦理窗口,引導企業廣泛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建立重點骨干企業庫,構建群鏈企協同發展生態體系等,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結構深度轉型升級。
在產業鏈黨建賦能下,昆山將力爭全年新增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專家25 名、高技能人才8000 名;年內培育各級勞模創新工作室至少5個,高新技術企業累計數超3300家,推進特色合作項目12項,開展黨建引領一體化發展活動8項,實現 5000 畝產業用地更新;布局涵蓋50個特色專業創新園區的“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群,逐步形成群眾15分鐘可達,具有紅色驛站等10項功能的“1510”黨群服務圈,構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
數字黨建,智慧賦能。當天,昆山還推出“兩企三新”五彩黨建指數,制定組織規范設置、先鋒模范帶頭、黨員人才培育、技術創新攻堅等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87個,對昆山全市1.4萬余家10人以上“兩企三新”組織,以及2200余個“兩企三新”黨組織進行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通過評價賦分,推動精準施策。
活動還發布基層治理“e線拍”平臺,成立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社工志愿者、環衛工人、沿街個體工商戶等5支基層治理“e線拍”先鋒服務隊。此外,命名了一批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黨員工匠”“黨員志愿者”“黨員社工”,展示昆山市產業鏈黨建十大創新案例,確定首批11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并邀請紅領頭雁、黨員工匠、院協聯盟等3大領域代表,進行“海棠新聲”先鋒分享。
昆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沈一平在致辭中表示,昆山將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點燃“兩企三新”紅色引擎全面釋放基層自治效能,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培育一批市場化運作好、綜合能力強的現代型、品牌型行業協會商會,不斷釋放“新”活力、引領“新”力量、培育“新”動能。(蘇報融媒記者 占長孫 實習生 鄒一萌 文/攝)
編輯: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