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聚合力”工程特色案例⑦|深入實施“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
來源:【長沙發布】
特色案例
深入實施“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
近年來,長沙縣深入推進“黨建聚合力”工程,持續實施“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2021年至2023年,全縣共開展創新項目459個,有效擴大了“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的覆蓋面,豐富了基層黨建的內容,打造出“小紅象”“連心云”“繁花驛”等特色品牌,引導形成了書記帶頭抓黨建、創新抓黨建、務實抓黨建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實施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創造性落實市委“黨建聚合力”工程“強基賦能”行動,長沙縣創新推出“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聚焦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領域,突出書記抓黨建,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書記主抓主責,壓實第一責任、凝聚目標力量
落實責任有力。明確全縣各級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推動黨組織書記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摸實情、找問題,定項目、出對策,主持制定項目方案和出臺工作舉措,對創新項目進展、成效及存在問題全面知悉、統籌部署,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推動發展有效。始終將實踐成效作為檢驗書記創新項目的主要標尺。在書記創新項目的引領下,各級黨組織書記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著力強基層基礎、強黨員示范、強優質服務,解決1500余個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江背鎮通過人才鏈接引進比亞迪汽車配套產業園等5個重點項目,帶動全鎮規模工業產值達50.26億,增長14.3%,助力13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平均增加28萬元。
凝聚隊伍有方。以書記創新項目為抓手,全縣各級黨組織持續強化統籌總攬能力,核心作用不斷凸顯;黨員干部隊伍能力素質不斷增強,干事創業氛圍持續濃厚;群眾認可度、滿意度、獲得感不斷增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年度考核民意調查中,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較上一年提升了2分、2.4分、1.5分。
召開“三長制”民情懇談會商議村組有關事務。
(二)堅持項目演化落地,強化清單管理、完善閉環機制
工作項目化。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將做“人”的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要求各單位在申報項目時制訂實施方案,明確名稱、目標、內容、時間、要求等。縣委組織部組織項目審查會,對鎮街和縣直單位項目的意義作用、可行性、預期效果等逐個進行審查。
項目清單化。組織圍繞每個書記創新項目形成問題清單、要素清單、成果清單等三張清單,堅持圍繞項目有場景可看、有故事可說、有案例可講、有典型可展示的標準進行掛圖作戰。
清單節點化。注重項目推進過程的時間、時序和時效。既強調按時間節點分步推進項目建設,也強調方式方法步驟,注重有力有序地調度要素資源,在關鍵環節聚焦主要矛盾做好重點攻堅;也關注階段成果的產生與再投入,定期評估書記創新項目產生的實踐成果、調研成果、宣傳成果、制度成果等。
節點責任化。實施全生命周期跟蹤管理,將具體工作逐項明確責任到人,推動項目達到全過程可考核、可監督、可溯源的工作要求,通過嚴格人人有責、人人擔責、人人履責、人人盡責的全鏈條責任體系,確保各級書記創新項目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隊伍專業化。注重通過項目建設來錘煉培養、識別考察一批干部,注重通過項目建設來提升干部隊伍的敬業精神、工作士氣和能力水平,營造樂業愛業的良好氛圍。2021年以來,通過推進“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全縣已提拔使用領導干部19人。
“小紅象”貨車司機紅色之家驛站。
(三)堅持探索創新驅動,力促多方融合、引領時代潮流
創新創意創作。以問題為導向,以人民群眾需求為方向,各級黨組織書記爭當項目“設計師”,在黨建賦能發展、服務治理等方面聚焦發力。黃興鎮推出“小紅象”黨建特色品牌,創建長沙市首個“貨車司機紅色之家”陣地。青山鋪鎮開發“青山連心云”掌上智慧平臺,建立了“1 10 N”的體系機制,整鎮推進片組鄰“三長制”工作。星沙街道打造“星光圈”商圈黨建品牌,發揮樓宇經濟立體活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h教育局打造“黨員示范校園紅”品牌,有效破除黨建與教學“兩張皮”問題。
試驗試點示范。鼓勵就黨建工作的新趨勢、新方向進行探索式選題研究,開辟新賽道、解決新問題、激發新動能。開慧鎮聚焦基層黨校建設,開設“紅色課堂”,打造集黨建陣地和黨員干部培訓為一體的基層黨員教育平臺,并探索對外開放培訓。北山鎮持續深化黨建引領“政策集市”,每月“趕集”深受村民歡迎,暢通了政策宣講落地的“最后一米”,可復制性較強。縣衛健局探索體系化共聯、區域化共管、均衡化共建、人性化共享“四化”舉措,不斷提升居民健康指數。
聯點聯動聯建。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構建區域性黨建人才聯建機制,實現黨建搭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黃花鎮開展空地黨建一體化,同黃花機場管理集團黨委聯建,以“繁花驛”網約車司機紅色之家為抓手,著力解決基層治理難題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課題。泉塘街道推動校地黨建聯建,與轄區內5家高校簽訂共建協議,實現校園、街道、園區同向發力、區域同心共建的良好勢頭。
(四)堅持觀摩展演評比,突出爭先創優、實現比學趕超
高頻次調度。堅持周調度機制,形成項目周報表76期,推出“書記談”30期、“進行時”42期、“成果展”15期。分片區、分階段、分層次組織現場調研、觀摩、拉練、比武等23場次。各級黨組織書記圍繞創新項目開展實地走訪調研500余次。
高標準展示。組織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設置實地評估、初賽、決賽等多重環節。初賽中,專家組以看現場、審資料、聽講解的方式,對各部門單位推薦參賽的黨組織項目進行逐個打分。決賽由黨組織書記上臺打擂,重點展示工作理念和實際成效。在鎮街及縣直單位項目決賽中增設現場問答環節,進一步加深對項目以及書記履職情況的了解和認知。
高水平均衡。年初設置項目選題指南,指導各級黨組織加強選題的針對性、探索性,從源頭上解決項目無序申報、重復申報、低水平申報等問題。實施分層級指導,縣委組織部牽頭全縣層面指導推進,具體指導鎮(街道)黨(工)委的項目;縣直機關工委負責縣直單位項目;縣兩新工委負責兩新黨組織項目;教育、衛健、公安等黨委單位負責本系統所屬黨支部項目;各鎮(街道)負責轄區內村(社區)黨組織項目。年終擂臺比武時,分鎮(街道)和縣直單位組、村(社區)組、兩新黨組織和縣直機關所屬黨組織組3個組進行競爭,解決層級不統一問題,確保擂臺有得比、比得好。
2023年度“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擂臺比武大會。
三、經驗與啟示
(一)講好“書記故事”,“頭雁效應”得到倍增。“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促進了黨組織書記與黨員群眾、重點服務對象“面對面”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查找問題短板,研究對策措施。著重要求黨組織書記摸實情、找問題,定項目、出對策,勤調度、抓落實。實踐證明,只有各級黨組織書記率先垂范帶頭抓、帶頭干,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頭雁效應”才能顯現,基層黨組織講得起話、辦得成事、喊得攏人的良好局面才能實現。
(二)搭好“比武擂臺”,“賽馬效應”得到激發。“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設立周調度、半月通報、月觀摩機制,打造黨組織書記“比武擂臺”。各單位交叉觀摩、互評打分、交流心得經驗,提升“比學趕超”的競爭性。實踐證明,多種方式展示各單位的工作成效,打造一個競相爭先的“賽馬場”能夠有效激發擔當作為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主動性,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三)做好“融合文章”,“蝴蝶效應”得到釋放。“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促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避免黨建與業務“兩張皮”,著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把黨的建設與發展大勢結合起來,與改革大局貫通起來,與中心工作統籌起來。實踐證明,黨建融入的領域有多寬廣,黨建工作的空間就有多寬廣,黨員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必能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磅礴力量。
來源丨長沙黨建
編輯丨陳葉靈 校對丨彭燁
審核丨杜進
本文來自【長沙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