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加強黨建工作綜述:先鋒作表率 先行在基層(加強黨建工作,發揮黨員模范)
先鋒作表率 先行在基層
——防城港市加強黨建工作綜述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李家健 通訊員 楊耀宇 黎有生 文/圖
■核心閱讀
“兩學一做似春風,吹暖村民樂融融。黨員人人爭先進,共建生活小康村。”這首山歌是上思縣叫安鎮平江村村民唱給村黨支部的。
從貧困村變富裕村,牛大力種植大戶常新華感慨不已:“有黨支部帶著大家干,才有今天的成績。”近年來,該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走“傳統種植 科技養殖 現代農業園”的路子,種植牛大力、火龍果、山茶油、澳洲堅果等經濟作物,面積達5000多畝,養殖牲畜3000多頭,養殖水面達250畝,群眾生活大大改善。
黨支部擔當脫貧火車頭,是防城港市實施“先鋒先行”黨建工程的一個縮影。該市依托“邊、山、海”,以實施“先鋒先行”黨建工程為載體,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顯特色、出亮點、上臺階,為加快推進邊海經濟帶建設、推動“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A 設關愛基金 扶持黨員創業
“組織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我最大的幫助。”去年,上思縣華蘭鎮養豬大戶馮迪青遭遇創業困難,該縣從黨內關愛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幫其渡過難關,讓這名老黨員感動不已。今年,上思縣再次從黨內關愛幫困基金中安排100多萬元,在每個鄉鎮扶持若干名農村黨員創業,每名創業黨員獲得為期三年的1-5萬元無抵押免息借款扶持,有效解決了黨員創業資金緊缺問題。
設立黨內關愛基金,是防城港市補齊黨建短板,夯實基層基礎的一項重要內容。該市出臺方案,要求通過“財政撥一點,黨費列一點,社會集一點,黨員捐一點,企業助一點”等途徑籌集,縣級黨內關愛基金年度總額不低于50萬元,主要用于關懷老黨員、探訪生病黨員、幫扶困難黨員、促進黨員創業等方面。
此外,該市還通過配足配強基層黨建工作力量,完善鄉鎮(街道)干部隊伍機制,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落實村級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提高村干部報酬待遇,以及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為民服務制度等措施,實現基層黨建薄弱環節全面補強、基層基礎全面夯實的目標。
B 搭服務平臺 推動黨員作風轉變
在東興市七星社區服務中心里,有一個特殊的超市,貧困戶在此可免費領取日用品。社區黨支部書記溫基業告訴記者,超市商品是開展黨員進社區活動所得,來自愛心企業和個人捐贈。此外,社區黨支部還與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的黨支部廣泛聯系,開設中越邊民免費理發點、家政服務技能培訓等各種惠民活動。
這是防城港市創建幸福社區,提升服務功能,以黨建搭建服務平臺,推動作風轉變的一個縮影。
在開展“先鋒先行”黨建工程中,該市通過深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活動,增強機關黨員服務意識,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通過強化社區“橋梁”功能,認真疏理以及合理分配服務項目,著力幫助群眾解決“小困難”,滿足群眾提出的“小夢想”“小心愿”。
同時,該市還在黨員干部中實行“一聯一掛一幫”和“3321”幫扶方式,要求各級干部聯系、掛鉤貧困戶,幫助幫扶戶解決實際困難、上馬增收項目,推動“筑牢攻堅堡壘·助推脫貧圓夢”大行動的落實。推行市縣鄉三級黨委書記任期內“三個走遍”,帶動各級黨員干部“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開展“百個機關黨支部服務百家重點企業”活動,引導機關黨組織發揮優勢,主動服務經濟發展。
C 創特色品牌 拓展臨海黨建示范帶
今年7月,港口區光坡鎮紅沙網箱養殖協會黨支部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殊榮。該黨支部帶領群眾發展網箱養殖30畝1800多箱,年產值達2500萬元;蠔排1.8萬畝,年產值達17億元。
這個“海上黨支部”遠近聞名,是該市黨建創品牌的集中體現。該市依托“邊、山、海”特色,打造了一批在全區乃至全國叫得響的“邊、山、海”特色黨建品牌。
據悉,下一步該市將繼續拓展“臨海黨建示范帶”,推動村企共建,深化東以港口區紅沙村“海上黨支部”、南以防城區白龍村“漁村黨支部”、西以東興市竹山村“漁家樂黨支部”為主線的“臨海黨建示范帶”建設,結合臨港工業、休閑漁業、濱海旅游等特點,突出村企共建黨建主題,開展“百企聯百村、共建新農村”活動,積極探索以企哺村、村企共贏新模式,激發沿海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力。
同時,還將打造“堡壘固邊”黨建長廊,促進邊境地區和諧發展,對東興鎮竹山村至峒中鎮峒中村的邊境一線3鎮19村,進行重點打造。開展“百千萬”帶富行動,引領農民致富奔小康,在“十三五”期間,建強100個產業黨支部、培育1000名黨員創業標兵、帶領1萬戶群眾致富。實施“一村一鎮”示范工程,提升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水平。各縣(市、區)每年重點打造1個鄉鎮或片區,每個鄉鎮每年打造1個新村或改造1個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