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聚主業 促進黨建高質量——慶“七一”基層黨建亮點工作風采展示
近年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黨組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踴躍投身“四個舟山”建設,聚焦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等主題,在平凡中堅守,在奉獻中擔當,書寫著精彩篇章。“七一”之際,我市深入總結提煉了各級黨組織在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中的亮點特色做法,現選取部分做法予以展示,旨在進一步激發黨建工作活力,向建黨98周年獻禮。
定海區白泉鎮:紅色引領筑基石,青年向黨增活力
白泉青年人才黨支部
基層黨組織活力不強、村級后備干部儲備不足、鄉鎮人才流失嚴重……數據顯示,定海區白泉鎮社區村“兩委”平均年齡超過43歲,30歲以下占比僅7%。
如何破解?白泉鎮探索出一條新路子: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組建青年人才庫,大力優化黨員隊伍結構。
鋪設人才發展軌道,輸送“新鮮血液”服務村級組織。白泉打破行政村區劃和隸屬關系限制,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將“8090后”社區村干部、返鄉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技術骨干、致富能手等各類優秀青年人才納入統一培養管理,利用“直接考察、委托考察、延伸考察”發展軌道培養黨員。黨員發展成功后,及時輸送到原籍村黨組織或工作單位,并擇優納入村后備干部管理。
夯實人才成長基石,深入傳幫帶教培養優質隊伍。聘請各行各業影響力大、代表性強的青年黨員為青年優師(youth),與支部入黨積極分子結對,實現“一對一傳幫帶”。邀請人才庫成員列席支部和原籍村黨組織生活,考察人才現實表現,對作用發揮不強、自我要求不嚴的,啟動退出機制。
激發人才資源優勢,提供鍛煉平臺、助力青年有為。推行“育人、暖心、建功、引智、活力”五大青春工程,設計開展組織生活和行業培訓相結合的“雙平臺”精品服務內容;按照“設崗定責”“定崗鍛煉”的目標,安排青年人才尤其是重點培養對象自愿認領崗位,加強實踐鍛煉。
據了解,白泉現已儲備各類青年人才32名,平均年齡29歲;有8人向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有6人被確定為重點培養對象,在宣傳政策方針、引領創業致富等方面發揮主力軍作用,全力以赴助推鄉村振興。
普陀區:組織聯建、抱團互助 合力構建幸福小區
普陀物業小區聯合會黨委黨員參與小區志愿服務活動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小區數量日益增多,因物業管理引起的糾紛矛盾不斷激發。
如何規范物業服務管理,營造和諧有序的治理環境?普陀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組建物業小區聯合會黨委,搭建起城市小區治理新型路徑。
創新組織架橋梁。普陀區整合重點住宅小區及配套物業服務企業、新社會組織等資源,集合12個小區力量,在組織聯建、抱團互助的黨建理念引領下,于2015年8月成立物業小區聯合會黨委,確立以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物業公司、自治組織等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基層治理框架體系。
黨員服務顯擔當。拓展紅色服務網絡,實施“紅色管家進樓宇”工程,發動居民黨員認領“樓道組長”,定責聯戶,常態化開展日常服務,拉近樓道居民距離。同時,凝聚物業從業人員、業主委員會成員、普通群眾等力量擴大管家團隊,在黨員引領下,定期開展理發、維修、保潔、就業等服務套餐,小區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創城攻堅打頭陣。立足創城這一中心,聯合會黨委主動貼近,全面打響創城攻堅百日競賽活動,成立黨員突擊隊、志愿者督導組和物業服務質量巡查組,清理小區死角、治理創城難點。
據了解,普陀物業小區聯合會黨委成立以來,已有超過60個小區加入組織。目前,共有各類黨員服務團隊17支,吸納志愿者900余名,開展創城志愿服務活動150余次。
岱山縣:“瀛洲紅帆”繪就海上紅景
黨員在“紅帆船”船頭上宣誓
岱山縣是典型的海島縣,有36個漁業村(社區),6.5萬漁業人口,450余名漁民黨員。
如何立足海島縣實際,服務區域發展?岱山縣聚焦支部組織力提升,實施“瀛洲紅帆”黨建工程,打造“海上楓橋”升級版。
把“紅帆船”變成“流動堡壘”。從嚴設立準入考核,優選先鋒作用強的漁船船長或船東為黨員的漁船掛牌為“紅帆船”,并按照編組建立“瀛洲紅帆”船隊40支,負責區域內漁民黨員教育管理和群眾矛盾調解、搶險救災等職責,黨旗在海上飄揚,黨徽在船上發光。
把“紅帆船”變成“海上課堂”。破解海上黨員教育難題,依托遠教平臺、共產黨員E家APP開展線上教育,在休漁期間舉辦漁民黨員素質提升班,聘任紅船老大為先鋒講師,開展海上黨課80余次,十九大精神宣講20余次,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崗哨在洋面上生動開展。
把“紅帆船”變成“共治平臺”。注重海上治理遷移,建立海上互助互救機制,組建“瀛洲紅帆”調解船,營造“關注安全、共建共治”的漁業生產氛圍。同時,力塑“紅帆漁嫂”品牌,組織引導漁嫂開展禁毒、安全生產等宣傳活動,實現漁區前后方紅色力量全覆蓋。
據了解,“瀛洲紅帆”推出以來,“紅帆”船隊帶領編組漁船開展搶險救災75次,解決矛盾糾紛103件。去年,該黨建品牌還亮相央視電視政論片,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新時代極具海島特色的“海上楓橋”升級版。
嵊泗縣枸杞鄉:逐夢藍色海灣 爭做振興筑夢人
枸杞舉行黨支部誓師行動
嵊泗枸杞是近年來舟山海島旅游的網紅“打卡地”。
助力海島旅游發展,枸杞鄉秉持“兩山”發展理念,實施“藍色海灣”項目黨建工作,通過發揮黨員創新創業精神,引領廣大群眾投身“藍色海灣”建設。
做好“頂層設計”功課。組建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成立臨時黨支部,劃分功能型黨小組,研究制定藍色海灣項目黨建實施方案,按照硬件抓實體項目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軟件抓黨員群眾動員和社會基層治理提升的“兩手抓”模式,為“藍色海灣”項目筑基礎。
研好“漁村經濟”課題。成立養殖服務公司,實行“一戶一籠一格一船墩”制度,發動黨員養殖戶帶頭整理,使原本無序堆放的泡沫、苗繩和養殖船有了規范的放置場所。建立海漂垃圾清理回收機制和日常生活垃圾管理制度,提升“生態宜居”品質。
把握“鄉村振興”主線。通過開展主題活動、舉辦文明倡議活動等,使群眾文明素質、社會風尚進一步向好。建立“鄉賢理事會”,每月一次集體議事。建立“志愿·漁嫂·家”等群眾自治組織,持續開展系列志愿活動。推動海上休閑平臺、新建機修房等一批項目落地,使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據了解,“藍色海灣”項目黨建實施后,不僅改變了傳統漁村的既有面貌,也凝聚著漁村群眾的心。枸杞鄉黨員說:“助力藍色海灣項目黨建,黨員群眾干勁十足,我們對家鄉今后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
新城管委會千島街道:“黨群E起議”助力基層治理
新城星島社區荷塘月色小區自治議事會
基層治理是當下的時代話題,如何做好成為當前的熱點議題。
千島街道依托網絡,構建以黨員為核心,小區居民、物業企業等協同參與的線上集體議事決策機制——黨群E起議,把話語權交給黨員群眾。
黨員主導,民主科學共議事。“黨群E起議”議事會按照“問題導向—民意征集—協商議事—形成決議—落實決議”的綜合機制,引導小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管理,通過建立黨群E家微信服務群,讓小區黨員群眾時時關注小區動態,及時掌握各類民生訴求。圍繞“我建議怎么做”和“我能做什么”,黨員引領群眾代表進行理性表述,形成共識和推進方案,經集體表決后實施。
渠道拓寬,合理高效破難題,及時傳遞好聲音。隨著更多小區居民代表、物業代表的參與,民意來源渠道不斷拓寬,問題協商解決機制更加高效順暢。同時,“黨群E起議”也注重對小區輿論、居民言論的正向引導,并通過微信群常態化發布熱點時政、創業信息和惠民政策解讀,真正在小區內架設了一座無形的黨群連心橋。
據了解,“黨群E起議”議事會在星島社區探索試點后,在全街道進行推廣,現已成立38個微信議事群,凝聚黨員3583名,截至目前已累計召開議事會議70余次,持續深入解決小區各類矛盾問題78件。
普朱管委會朱家尖街道:“四鋒引領”激活基層黨建
朱家尖街道政務服務中心黨員先鋒崗
朱家尖街道共有黨員1300余名,激發黨員隊伍的力量一直是該街道的黨建工作重點。
發揮不同行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朱家尖街道黨工委開展了“四鋒引領”活動,培養選樹一批黨員優秀典型,打造基層黨建風向標,促進基層黨建全面進步。
“黨員先鋒客棧”,以“烏塘風情”“東荷嘉園”為示范點在各社區村推行“支部 協會”經營模式,開展“三亮三比三創”活動,引導黨員經營戶自覺帶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服務群眾,打造朱家尖旅游行業誠信經營的“金名片”。
“黨員先鋒船”,在樟州、月岙以及安豐等漁業村開展黨員先鋒船創建,從200余艘漁船中,確定18位生產效益好、能力強的黨員所在的船為“黨員先鋒船”,建立各項船頭制度,進一步發揮漁民黨員在通知魚汛信息、調解海上糾紛和化解安全隱患的先鋒模范作用。
“夕陽先鋒”,立足社區老年黨員多的實際,通過“紅色監督員”“老娘舅工作室”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引導老黨員積極投身村社各項中心工作。
“黨員先鋒崗”,結合黨員行業崗位的不同特點,通過積極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雙崗雙責”、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形成“抓工作、謀發展、講奉獻、爭一流”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四鋒引領”活動在推動街道產業發展、重點項目落實和中心工作中不斷發揮作用,一幅“黨旗似火,百舸爭流齊奮進;美景如畫,干群同心謀跨越”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