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學習基層黨建工作心得體會(基層黨建考察感受)
區非公和社會組織
黨工委副書記
王 有
5月22日至25日,部里組織工業園區、各鎮(街)黨(工)委副書記和部分組工干部,到黃龍縣、西安市、寶雞市考察學習,四天時間里,我隨考察組一同,先后對黃龍、西安、寶雞的對農村、社區、機關、學校、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領域17個黨建示范點進行了全面觀摩。總體感覺是西安寶雞作為全省經濟大市、黨建強市,基層黨建工作觀念新、制度全、載體實、力度大、措施實、效果好,操作性強,沒有花拳繡腿,不做表面文章。這次外出學習,學習以后,感觸良多、收獲頗豐、受益匪淺,既學到了經驗,找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也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對今后的工作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考察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扎實的黨建工作,對于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增加效益、助推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力,值得認真學習借鑒、總結轉化。“一縣兩市”的黨建工作高站位謀劃、多措施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都能緊緊圍繞中心任務,針對產業特點、針對黨員思想實際、針對企業生產經營范圍、針對黨建工作重點,設計形式新穎、適合員工參與、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載體。尤其是黃龍縣蜂巢黨建、西安市航建社區“歡樂道北”、西三路社區“一核四聚”、寶雞市新建路社區“溫馨小院”等黨建工作特色做法,形成了黨建與中心工作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只有把這次學習觀摩中看到的、學到的先進做法與各領域實際情況相結合,進一步開拓思路、創新舉措,推動安塞基層黨建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才能學以致用,不虛此行。與考察學習的一縣兩市相比,我區的基層黨建還面臨較多的困難,但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喪失信心,要充分認識到差距就是后發趕超的潛力,就是提升工作的動力。下一步,要切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推動非公黨建工作全面提升。
一是要持續抓好“兩個覆蓋”。堅持每季度核查一次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信息,確保基礎信息完整、準確。對新注冊的非公企業和新成立的社會組織進行實地走訪核查,全面了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運營情況,符合條件的及時組件黨群組織,做到新增一個,動態覆蓋一個,不留縫隙空白。同時,跟進黨的工作覆蓋,對照黨建工作標準,落實好“三會一課”、黨員認崗承諾等制度,強化黨組織的規范化建設。
二是要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圍繞“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持續開展“八送”活動,確保黨的組織黨組織活動陣地“六有”標準達標率達到95%以上。持續深化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承諾、積分管理等制度,組織開展“主題黨日”“走進紅色書院”“黨員志愿服務”等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積極探索搭建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平臺。
三是要積極探索“互聯網 ”黨建工作模式。應用好“延安互聯網 黨建”云平臺和社會組織黨建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QQ工作群、“e支部”,推動黨建工作與互聯網平臺的深度融合,有效拓展黨建工作空間。
四是要精心培樹先進典型。積極引導非公企業黨組織圍繞生產經營實際,創新活動載體,加大非公黨建先進典型的培樹、挖掘和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在鞏固提升已建示范點的基礎上,根據非公企業黨組織特點,再創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示范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用學有榜樣、看有典型的力量帶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過硬。
五是不斷強化宣傳報道力度。及時總結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好做法、好經驗,充分應用黨報、黨刊、互聯網等各類媒體,加大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宣傳報道,提升我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在全市、全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