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力量“撥千斤”鶴壁探索推進高質量黨建(高質量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
人民網鶴壁12月18日電(張毅力)“糊涂面條、窩窩頭,城里人都說吃不夠,俺這一年收入2萬塊錢不成問題。”正在盤面的梁二妮撣了撣圍裙上的面粉笑言,“這日子好著呢,山里的風景都能當錢花嘞。”
今年46歲的梁二妮是鶴壁市淇縣趙莊村村民,經營著一家“農家樂”,與她一樣從“農民”變成“老板”的不在少數。
近年來,位于淇縣西部太行山區的趙莊村,堅持黨建引領,把人作為發展的關鍵因素,組織黨員、群眾代表參加培訓,外出考察學習,黨員視野開拓了,群眾心齊了,村莊發展的勁兒頭也足了。村里帶動開發收糧洞、元寶山等10余個旅游景點,山間嬉樂項目層出不窮,短短3年時間,曾經的貧困村趙莊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咋發展?咋建設?群眾的事情群眾說了算。趙莊村啟動“三變改革、五大合作”鄉村振興試點工作,成立集體資產、土地、勞務、旅游、置業5個股份合作社,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主要內容,“農民”變成“老板”和“服務員”,2020年旅游綜合收入3000萬元。
鶴壁市將激發黨員干部內生動力作為黨建的著力點,抓住“黨建跟人走,人要跟黨走”這一內在要求,在全省率先提出創建黨的建設高質量試點市,遵循黨建自身客觀規律,聚焦帶頭人、黨員、群眾三類群體,總結提出“餃(教)子(制)醬(獎)豆(斗)”,通過“強教育”“定制度”“明獎懲”“斗干勁(建團隊)”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努力探索出一條推進高質量黨建的“鶴壁路徑”,發揮其“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鶴壁201個黨委,142個黨總支部,3693個黨支部,100155個黨員,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奮斗航向,為鶴壁高質量黨建貢獻力量。“7·20”暴雨,鶴壁山區爆發山洪,蓄滯洪區房屋、良田被淹沒,鶴壁黨員堅守“不傷一人”“不亡一人”“不失聯一人”的金標準,交出完美答卷。
“小到一個村莊、一個社區,大到一個地區、一個系統,只要把人組織起來了,就啥都不是事了,‘用心用情跟黨走,再苦再累也要干’的黨建效果也就在潤物無聲中實現了!”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對基層實踐作了生動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