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內閣:看重忠誠,派系林立(特朗普 內閣)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最新一批內閣人選提名。但此前多位被提名人選,卻因種種緣故放棄提名,部分重要職位人選仍待定。美媒分析認為,特朗普團隊明顯分為不同派系,且呈現出多重意識形態碰撞的局面。這樣的團隊未來在執行特朗普內外交政策時會有何結果?
當地時間12月4日,特朗普宣布了最新提名,包括:
- 費哲金融服務公司(Fiserv)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弗蘭克·比西尼亞諾(Frank Bisignano)擔任社會保障管理局局長
- 前佐治亞州參議員凱利·洛夫勒(Kelly Loeffler)擔任小企業管理局局長
- 賈里德·艾薩克曼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
- 亞當·博勒擔任人質事務總統特使
- 丹尼爾·德里斯科爾擔任陸軍部長
- 彼得·納瓦羅擔任貿易與制造業高級顧問
- 前密蘇里州眾議員比利·朗(Billy Long)擔任美國國稅局局長
- 蓋爾·斯萊特(Gail Slater)擔任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助理司法部長
- 馬里蘭州的邁克爾·福爾肯德(Michael Faulkender)擔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
此外,特朗普還表示,已邀請邁克爾·沃特利再次領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擔任主席一職。
特朗普(左)和沃特利
特朗普還提名支持加密貨幣的阿特金斯出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接替現任主席根斯勒。特朗普此前宣稱,要把比特幣列為美國的戰略儲備資產。自特朗普大選獲勝以來,比特幣市場一路飆升,短短四周比特幣已上漲約45%。12月5日,比特幣首次突破10萬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
另外,特朗普宣布提名“億萬富翁”賈里德·艾薩克曼領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現年41歲的艾薩克曼,是美國支付服務商“Shift4支付”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曾購買過一系列由馬斯克的SpaceX提供的太空飛行,并完成了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他還是美國空軍培訓公司德拉肯國際的創始人,該公司擁有一支退役軍用飛機編隊,包括大約70架噴氣式飛機。
特朗普還宣布,曾任白宮貿易顧問的納瓦羅將重返白宮,出任貿易與制造業高級顧問。75歲的納瓦羅在2021年初的國會山事件后,因被裁定藐視國會罪,判監4個月。
目前,特朗普已提名了30多人,其中有些提名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例如他之前選擇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主持人皮特·海格塞斯擔任國防部長一職,這一提名就震驚了“五角大樓”。
皮特·海格塞斯
后來由于海格塞斯身陷丑聞,特朗普據報正考慮提名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擔任國防部長一職。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和德桑蒂斯于12月3日討論了此事。對此,兩人的發言人均尚未回應。
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
德桑蒂斯是知名保守派人物,有軍人背景。他和特朗普有著相似的理念,認為如今軍隊過于關注文化、社會等所謂“政治正確”的話題,應該清除這種現象。德桑蒂斯曾在競選佛州州長時得到特朗普的助力,但在今年大選的共和黨初選中,他嘗試挑戰特朗普,兩人關系因此出現裂痕。在特朗普輕松拿下黨內初選后,雙方又試著修補關系。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采訪時表示,德桑蒂斯之所以能夠取得特朗普的信賴,一方面是因為他在美國政壇有一定名氣和威望,同時他和特朗普在理念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他的從軍經歷存在短板,因此如果他最終被提名且獲得通過,對他本人而言、對特朗普團隊而言,仍然是個考驗。
此外,司法部長的候選人也有調整。因爭議纏身,此前被提名的司法部長候選人馬特·蓋茨11月21日表示,自己將不考慮接受特朗普的提名,不會在特朗普上任后擔任司法部長。據悉,馬特·蓋茨曾是一名律師,但他從未在司法部工作過,也未擔任過檢察官,甚至因涉嫌丑聞受到司法部調查。隨后,特朗普重新提名前佛羅里達州總檢察長帕姆·邦迪出任司法部長。帕姆·邦迪是特朗普的長期盟友,她曾擔任檢察長約18年。
團隊派系林立 成員各有分工
有分析稱,特朗普提名的班子里至少有三個不同派系。一派專注于“算賬”。這些提名人將奉命徹底“摧毀”司法部、情報部門和國防部,追查所謂“深層政府”以及所有參與起訴特朗普的官員。一派專注于安撫市場。比如特朗普提名華爾街億萬富翁斯科特·貝森特為財政部長人選,他可能會設法不讓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通貨膨脹。一派專注于削減政府團隊和預算。由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打算將聯邦政府下一個財年的預算砍掉2萬億美元,而這個數字高于所有聯邦雇員全年工資的總和。
特朗普提名貝森特為新一屆政府的財長人選。
“這里面的意識形態多樣性比我預期的要多。”研究總統歷史的學者邁克爾·貝施洛斯指出,“如果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群體,會看到發生爭論和辯論的可能性。”
也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十多項重大任命構建了他返回白宮后的“團隊雛形”。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因一件事而聚集在一起——對高層的忠誠。但在表面之下,被提名者互相制肘。
事實上,特朗普內閣中的各派系不和已初見端倪。
11月16日,特朗普的頭號“粉絲”、此次競選的得力“功臣”馬斯克就對特朗普的財長人選提出不同意見。馬斯克發文稱:“我覺得盧特尼克比貝森特更適合擔任財政部長。”他稱,選擇貝森特過于循規蹈矩,無法帶來實際改變。馬斯克還鼓勵其近2億粉絲一起參與討論。
特朗普的盟友對此表示驚訝,因為通常已獲提名者不會在其他職位人選尚未出爐時,公開評價該職位的潛在候選人。有媒體爆料稱,11月18日在海湖莊園的餐桌上,特朗普高級顧問鮑里斯·艾普斯汀與馬斯克發生爭執,原因就是馬斯克在內閣人選上干涉過多。
也有媒體將拜登內閣與特朗普第二任內閣做比較,數據顯示,從年齡上看,兩個內閣差不多;從職業政客占比來看,特朗普一側占比明顯較高;從行政經驗來看,特朗普一側基本沒什么行政經驗,拜登一側有豐富行政經驗,兩邊閣員的簡歷可以說完全“相反”。此外,特朗普一側商業人士較多、近八成是新人,至于精英名校畢業生方面,特朗普一側只有三成。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大量任用年輕化與非主流政客,或與其不愿使用成熟年長的共和黨建制派有關。而被提名的“特朗普派”親信普遍年紀輕,政治根基淺,對特朗普的依賴和服從性強,具有顯著的“工具人”特點。
特朗普的“門外漢”內閣名單能否經得住考驗,還要等明年正式上任后才能見分曉。八年前的特朗普也曾是一個政治“門外漢”,而如今白宮的一切對他來說已不再陌生,這幾年他也積累了足夠的政治資本,因此,他這份看起來“問題不少”的內閣名單,也可能是他用于順利行使自身總統權力的一種手段。
作者丨王祺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