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隊日記|一次文藝下鄉黨建的實踐與思考(文藝下鄉活動方案范文)
恰逢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山東省第一期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結合工作職責和任務,我們(冠縣總隊)在派駐地也開展了積極的宣傳工作。
著眼于如何更好地讓會議精神真正深入基層,落地生根,我們創新宣傳形式,在發揮隊員特長的基礎上,組織力量創作了山東快板、快書、相聲等傳統文藝節目,在幫扶村實地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攝影:喬林海
節目表演活潑生動,內容通俗易懂,現場氣氛歡快,群眾喜聞樂見,有的群眾表示節目好,就是時間太短了,有的去晚了沒看過癮,留下一聲嘆息。從現場反響看,這次嘗試是成功的,可以說既宣講了黨的大政方針,又豐富了當地群眾文化生活,成為發揮黨建工作在農村引領作用的有益探索。
在這種接地氣的活動中,你會發現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是寫在臉上的。看節目的老年人居多,我想原因一是老人有對傳統曲藝的愛好,二是農村的文化生活相對匱乏尤其是老年人,他們與社會的距離越來越遠,電子產品不會用,新型的娛樂方式接觸少,也不易接受,他們想看的又沒有,心理上需求更強烈。
攝影:喬林海
從現場他們憨厚爽朗的笑容里,真切地看到他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自己感同身受。不過也讓我們思考,傳統的文化傳播方式如何持續創新,不斷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是值得用心開展的工作。
從傳承的角度,這次活動也較好地展示了傳統文化,是一次文化傳播。雖然參加的年輕人較少,部分還是懵懵懂懂的兒童,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一次耳濡目染的影響機會,也許就成了對他們的文藝啟蒙,種下一顆愛好的種子。我們的演員有幾位都是青年人,就是受了老藝人的影響,后來拜師學藝,成為了當地表演的中堅。我在觀看過程中,都有了學說一段相聲的沖動。這就是傳統文藝的現場魅力。
另外,我們發現了活動下一步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節目創作質量有待提高;時間選擇不夠合理,天氣較冷,影響人氣;宣傳對象范圍比較窄,動員、吸引來的觀眾老年人多,年輕人少等等。節目質量、演出的時間地點選擇,這些都是比較好改進和解決的,但是如何擴大宣傳對象,發揮黨建引領年輕人的作用,是個需要仔細想想的問題。干事創業的主力軍還是年輕人,打通與他們的交流,激發他們的熱情是更重要的。
曾去浙江的莫干山考察過,那里的一位村支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了鄉村民宿巨大的發展市場后,三十多歲的他毅然變賣了自己在縣城的家產,放棄了已經打拼得比較舒適的生活,回到農村籌款投資旅游產業,后來當選了村領導,以自己的熱情引導父老鄉親們一起做大做強了當地民宿品牌,成為全國及至國際旅游的一張響亮的名片。
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地理位置有差距,環境資源有差距,但是改變安于落后的現狀、止步眼前的困難、瞻前顧后碌碌無為的精神面貌,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據我們調研發現,駐村黨員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發展新黨員的速度比較慢,年輕黨員少。從黨建的角度來講,這也許是掣肘我們發展的一個問題所在。高質量發展年輕黨員,發現、培養、激發、保護他們的干事積極性和貢獻社會的熱情,充分發揮年輕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應該是個有效的著力點。而這需要我們像組織文藝下鄉一樣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作者:尹士強 山東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冠縣總隊聯絡員
工作單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整理
相關鏈接:@服務隊員,齊魯壹點征稿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在山東基層一線的每支服務隊、每名隊員征稿,歡迎大家以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真摯地講述、記錄“我”在服務農村、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中的所感所得,分享與被幫扶對象的點滴故事和發展變化。
我們將遴選出優秀作品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發布,通過學習強國、人民網、新華網等平臺分發,并集中納入《服務隊日記》專題,較長時間集中展示分享。
本征稿啟事長期有效,歡迎來稿及提供線索,來稿請注明《服務隊日記》欄目征稿、聯系人及電話。來稿及線索請投:qlwbfwdrj@163.com。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