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黨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眾新媒體大平臺啟動“大眾黨建案例庫”征集展示活動(投稿郵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級黨組織征集優秀黨建案例。以下為本期入選案例。
近年來,濰坊市昌樂縣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事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所在。昌樂縣教育和體育局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教育方針,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穿治校育人全過程,凝心聚力抓組織強堡壘、抓改革創品牌、抓師資育新人,全力以赴將教育主陣地建成黨建“新高地”,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昌樂教育高質量發展。
組織領導堅實有力,堅決把穩教育發展方向盤
一是堅持黨建領航,學習教育成效顯著。教育工委111個黨支部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通過專題主題黨日、黨組織書記專題讀書班、黨務干部培訓班,全面強化組織建設的人才基礎,夯實黨風廉政教育基石。制發教育領域黨風廉政教育簡報專刊11期,為3000余名黨員教師建立干部廉政檔案并落實定期更新機制,以案示警、拉緊底線。組織全系統3000余名黨員采取“線上 線下”的方式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黨紀提醒談話等,切實將教育系統清廉學校建設推向深入。
二是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扛牢政治責任。落實黨員干部全過程管理機制,堅決高標準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將年終全縣教育系統基層黨組織書記全面從嚴治黨和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情況作為履職盡責擔當的重要參考標準,73名黨組織書記現場述職評議常態化推進。年內及第中學高三及老干部黨支部分獲全市過硬黨支部、全市離退休干部‘六好’黨支部,昌樂二中黨委入選濰坊市“百名時代先鋒”,寶都街道小學等4所黨組織獲評濰坊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三是創優制度體系,夯實教育黨建根基。以全面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統攬,按照“學校建總支、年級建支部、學科建黨小組”的模式,實現全縣中小學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同步推動中小學黨建與思政課深度融合,落實縣委常委聯系學校制度,高位推動黨政領導干部進校園、進課堂,真真正正上好實地調研式“大思政課”。探索“三級書記講思政課”機制,去年以來縣委書記、教育工委書記、學校黨組織書記帶頭上臺講思政課110余次,以思政教育啟智潤心、筑基固本。
師資人才建強配優,全力鍛造教育發展生力軍
一是榜樣提質賦能,發揮“頭雁效應”。依托卓越領航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以黨員教師、黨員班主任為引領,通過舉辦新時代班主任工作室論壇和“班主任文化節”活動,今年慶祝第40個教師節大會上,縣委、縣政府評選表揚10名昌樂名校長、15名英才培育先進工作者、207名優秀班主任和300名優秀教師,在全社會營造起尊師重教濃厚氛圍,全面激發教育發展內生動力。
二是堅持活動引領,錘煉“紅色先鋒”。舉辦慶祝建黨103周年“致敬心中的旗幟”專題活動,組織各學校開展“黨員先鋒引領”示范活動,通過黨員引領示范課、黨員名師促教研、黨員教師說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真正實現了黨建與教育教學業務工作的深入融合,切實發揮黨員教師在課程改革、教研創新領域的核心作用。8名黨員獲評市級黨建工作者稱號,5名黨員獲評省市級優秀思政課教師、教壇新星稱號。
三是嚴格師德標準,守牢“底線紅線”。制定《昌樂縣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全過程管理實施意見(試行)》,明確八大要求,細化30項工作措施,嚴格師德考核程序和評先樹優師德前置審核,開展師德師風重點領域巡查整治專項行動300余次,逐步構建起完善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創新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雙周交流研討機制,開展圓桌交流研討8期,教體局黨組班子成員和責任科室牽頭,400余名一線教師參與其中暢話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微故事、微細節,傾聽教師心聲、助推教師成長。
創新樂享思政品牌,全域構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一是“樂享思政”實現質效雙升。宣講發力,組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深入各學校開展集中宣講112次,受眾師生2萬余人次。探索開發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新模式,創新推出“音樂廳里的思政課”“歷史劇里的思政課”等30余項特色課程,并啟動“百年風華 黨史如歌”情景式音樂黨課巡回授課,完成授課12期,受眾師生達3萬余人次,成功打造思政育人一體化建設的“昌樂樣本”。《創新推行“1234”工作法構筑思政育人新格局》工作經驗被濰坊市委改革辦推介。
二是“黨團隊一體化”貫通育人鏈條。實施“紅心向黨”梯次培養行動,構建起黨團隊一體化傳承紅色基因政治培養鏈條。聚焦“選、用、管、育”等關鍵環節,融合“理論 實踐”“校內 校外”“線上 線下”等多種育人方式,拓寬實踐育人新路徑。年內,濰坊市教育系統“黨團隊一體化”育人現場會在昌樂舉行,昌樂縣《縣域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路徑探索》榮獲濰坊市優秀教學成果獎黨建思政類一等獎并進行思政課題立項。
三是整合資源探索融合教育。堅持“黨建 科技 勞動”等多學科滲透和跨學科整合思路,開辟涵蓋全學段的近百個融合教育項目,推動打造天文觀測、3D打印、陶藝、木工、非遺傳承等校本課程200余門,規劃建成5處社區科普實踐場館,并重點打造“遠古火山口地質公園”1處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藍寶石博物館等6處省級科普教育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校一清單、一校一特色”的融合教育課程體系,引導青少年在實踐育人中厚植家國情懷。
策劃:吳永功
統籌:李揚
通訊員:于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