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朝陽社區:“智慧黨建”融合“智慧社區”打造幸福鄉村(智慧社區 黨建)
中新網河南新聞1月14日電在新鄉縣朝陽社區打開手機能了解社區黨支部的活動狀況和學習內容,打開電視能看到社區黨建、視頻監控、三務公開等各類動態;住著3層洋樓,行走在綠樹成蔭社區,呼吸著四季花香;免費用水,有線電視、寬帶上網不收費,逢年過節再還發米、油、肉等福利;不出社區有學校、幼兒園、銀行等生活配套設施;社區居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以上;社區定期或不定期再組織舉辦各種文體活動……
這就是位于河南省新鄉縣翟坡鎮西南朝陽社區,歷經十年的發展,改變了亂窮差的老面貌,演繹出了新時代農村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展現了新時代農民富足美滿的幸福生活。
十年巨變舊貌展新顏
朝陽社區,位于新鄉縣翟坡鎮西南,南鄰縣經濟開發區,西接中央大道,北臨京廣鐵路,現有耕地700余畝,轄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600人,黨員60人,村民代表25人。
社區的前身是東大陽村,曾經村里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村兩委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集體年收入幾乎為零,是遠近有名的窮村、亂村、落后村。
黨支部歷經十年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建成了120套3層小樓和6棟小高層的新時代農村社區——朝陽社區,綠化面積50%以上,清潔能源普及率100%,污水處理率100%,改善了群眾的生活居住環境;文化長廊、文化廣場、幼兒園、醫療中心、幼兒園、紅白事理事大廳、智能車棚、銀行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居民不出村就可享受到便利的服務;盤活引進大小企業13家,實現集體年收入245萬元,居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以上;集體每年拿出近50萬元承擔居民所有的用水、有線電視、上網寬帶等費用,逢年過節不僅發放米、油、肉等福利,還組織舉辦各種文體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改變了亂窮差的老面貌,演繹出了新時代農村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展現了新時代農民富足美滿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62歲的朝陽社區黨支部書記陳來勝,回村任職的第十個年頭。整整十年,從一開始在村里大街設立的“露天辦公室”至現在20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樓;從群眾水缸里的黃湯水到現在家家戶戶清澈甘甜的自來水;從坑洼不平的鄉間小道到整潔平坦的水泥大路;從原來群眾見了干部就躲到現在不管大小事都愿找干部們說說……他幾乎一刻沒停歇,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樣,年輕人都吃不消,但他習以為常。用他的話說,很多事情坐在辦公室里看不到,就談不上實事求是,更沒法解決,只有去現場才能了解實際情況。
政治協商筑牢班子基礎
當年的東大陽村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互相告狀,上訪不斷,是省里關注的貧困村、落后村。
80多歲的王大爺,目睹了村里的演變過程。他說,“俺村文革中形成派性,幾十年來領導班子翻燒餅似的翻來翻去,宗派矛盾越來越嚴重,派性導致變為后進村”。
窮生亂,亂更窮。之前多次村“兩委”換屆都宣告失敗,不僅引發上訪,還互相斗毆打傷了人。經過陳來勝深入細致的調查,總結以往村委換屆失敗的教訓,認為這個時候村黨支部應該站出來,引導換屆選舉,把合適的人選出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多年的派性斗爭、家族矛盾。辦法就是把握候選人,搭建競選的平臺,結合特有的村情民態,成立了東大陽村“政治協商小組”,引導群眾的公共意識,凝聚群眾積極參與集體發展的公共精神,喚醒群眾的法制意識和發展意識。
首先,發動自薦。只要是自己認為能夠勝任村干部的,都可以報名。各個家族也可以推薦代言人。然后,召開黨員干部、村民代表會議,讓自薦人在會上進行“施政演說”,談動機、談規劃、講打算。與會人員對參選人進行評議。這樣進行了三輪,逐步縮小范圍,把參選人名單進行公示。最后,由全體選民投票確定候選人。
村委換屆之后,用同樣的辦法,進行了村黨支部的換屆選舉,兩個熱心、公道、正直的黨員成為支部委員。在政治協商中求正去邪,辨明是非,促進求大同、存小異。2008年那年村“兩委”換屆非常順利,也結束了多年來兩委會不和諧、不團結的局面。
黨建引領實現高效治理
建設一個強有力的黨支部,充分發揮出以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是朝陽社區實現由亂到治、由后進到先進的“法寶”。
設立黨代表工作室,聽取群眾心聲,每個星期六上午安排1名黨代表在工作室掛牌接訪群眾,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聽民意、掌民情,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每月堅持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三會一課”活動,全體黨員撰寫學習心得,廣泛征求意見,通過專題組織生活會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認真整改,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我的黨性教育學習體會”開展了無職黨員講“微黨課”活動,改變了過去“一張嘴,一支煙,一張報紙念半天”的傳統教育形式;建設百米“黨建廉政文化長廊”,為黨員干部們敲著警鐘,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成立“黨員義工隊”,每周五黨員義工們將衛生、宣傳、慈善、文娛等活動傳達給每位居民,將黨的好政策宣講給村民,同時聽取村民的各種意見和建議,拉近了黨群距離;建立黨組織管理長效機制,突出老年黨員傳幫帶作用發揮,青年黨員學習教育、志愿活動作用發揮,使黨員干部不斷強化身份自覺,在社區各項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民主決策激發干群活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黨支部堅持推行“村民代表提案制度”,嚴格遵守“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全力實施“小社區大綜治”綜合治理機制,設立了綜治辦、普法宣傳室、工會聯合會、家事調解室、矛盾調解室等,結合人防、技防、物防、自防“四防”措施,努力提高全體居民的法制觀念及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社區每月28日按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雷打不動。會上村民代表們反應村民中的問題;村委干部匯報本月的兩委工作情況;兩委干部同黨員、村民代表進行對話;黨員、村民代表對村務工作提質疑、提建議,村干部當場解答解釋,還把黨務、村務、財務等情況通過智慧社區平臺發布到每家每戶,接收全體村民監督。這樣,把堅實的黨建工作和村民自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了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消除了宗族派系的對立性,提高了農村干部的素質和執政能力,使群眾了解干部工作,進而理解干部,融洽了關系。
智能車棚就是通過村民代表提案產生的。剛搬到新社區時,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住在高層樓上,一到下班、周末、放假時樓下的各式車輛擺的滿滿的,充電的、等人的、臨時停靠的雜亂無章,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電動車居多,基本上家家受累,苦不堪言。村民代表們在入戶走訪時,90%的居民都提出了共同的問題——停車難、充電難。于是村民代表們就把這個問題通過提案書反饋到了黨支部,支部按照村民提出的申請,通過精準細致的入戶調查,由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決議,審議、決議過程由監督委員會全程進行監督,形成一致意見——建車棚,智能車棚就應運而生。
打造智慧平臺讓科技服務鄉村
朝陽社區不斷探索創新服務的新模式,是新鄉市首個運用互聯網 基層黨建、互聯網 基層治理的農村社區。
智慧黨建平臺采取網頁和手機客戶端兩種方式進行訊信分發,實現組織生活可以通過線上線下開展。以視頻推送反饋的方法,讓黨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黨支部的活動狀況和學習內容,并自動反饋黨員的學習情況,提高黨支部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外出黨員的監督管理,真正實現組織生活“無處不在”。
智慧社區平臺是通過大數據云視通服務平臺,集電視、寬帶、監控為一體,內容包括黨建、三務公開、社區新聞、視頻監控、文化活動等各類動態,居民打開自家的電視機就可以了解關于黨務、村務、財務收支、文化活動、新聞動態等情況,相當于把公示欄掛在了每家每戶,使得居民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兩委工作情況,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管理權,加深了群眾對干部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減少了懷疑和犯忌,改善了干群關系。通過電視還可以隨時查看監控視頻,也可以調閱五天以內的視頻資料,使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擁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也便于小區管理;并且通過智慧安防約束居民不良行為,相互監督,提高自身素質,共同發揮守護社區安寧與秩序的積極作用。
兩個智慧平臺相輔相成,打通了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米”,創建了以黨建為核心引領,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新模式!(宋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