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大數據之根 讓智慧鄂前旗“樹高葉茂”
2016年以來,鄂前旗圍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以“匯聚、協同、共享、引領”為核心理念,以強化組織領導和技術支撐為保障,創新工作舉措,構建“一網、一圖、一云、一中心、5 n應用”為基礎的大數據發展格局,建成自治區第一個旗縣級大數據中心,不斷提升科學、智能的城市管理能力,推動“智慧鄂前旗”建設。
“一網”鏈接智慧鄂前旗通道
建設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堅持把信息通信網作為基礎設施的重中之重來抓。整體規劃全旗網絡資源,整合各類網絡,提高網絡出口帶寬,搭建起了智慧城市各節點連接的有線專用網絡。同時,實施“鎮區WiFi全覆蓋”“寬帶戶戶通”等項目,創建“寬帶中國”鄂爾多斯市示范旗,全旗四個鎮均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農村牧區嘎查村活動陣地互聯網全覆蓋,城鎮居民和農牧民實現隨時隨地享受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同時,完成大數據中心與鄂爾多斯市大數據中心的光纜傳輸系統工程,全面提升信息通信網絡體系,為智慧鄂前旗各項建設護航。
“一圖”繪制智慧鄂前旗路徑
建設“多規合一”系統。整合國土、林業、環保等各部門規劃,建成多規合一數據庫,形成土地用途管制圖、城市規劃圖、數字草原3s圖、林地保護圖、電力規劃圖、交通規劃圖、礦產資源分布圖、建設項目布局圖、農田分布圖、生態區劃圖、水資源保護圖等多張合一的鄂前旗“一張圖”,為多規對比紅線控制、項目聯合審批、項目儲備管理、紅線監管預警、智能決策分析提供數據標準。今年以來,通過多規合一系統開展重大項目智能選址3處,解決了空間規劃沖突的問題,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強化政府的空間管控能力。
“一云”支撐智慧鄂前旗根基
建設大數據中心云平臺。按照“統一存儲、統一出口、統一服務、統一運維”的建設思路,以云服務器虛擬技術為基礎,搭建集數據存儲、處理為一體的虛擬化平臺,按照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要求,建設了滿足全旗信息化資源存儲管理的核心機房,將全旗所有應用系統全部依托旗大數據中心云存儲平臺進行部署,建設智慧城市統一的運行支撐平臺。目前,物理CPU160核,內存706G,存儲總容量22T,部署了組織部、衛計局、文化旅游執法局等42臺虛擬服務器,接入了27臺服務器提供數據存儲和挖掘分析,有效支撐各部門智慧化應用。
“一中心”建設智慧鄂前旗樞紐
建設集綜合聯動、研判分析,決策參考、資源集中共享交換的智慧大數據中心。以未來鄂前旗發展的核心和大腦為定位,深入研究城市建設需求,圍繞“數據優政、數據惠民、數據興業”三項重點任務,最大限度地開發、整合、融匯各類信息資源,匯聚41個業務系統,與64個單位實現互聯互通,建成了大屏顯示系統,能全方位展示鄂前旗“經濟創新、公共安全、人居環境、民生幸福、政務建設”等多維宏觀態勢。以重點領域管控為重點,可調用全旗所有監控視頻,搭建了精準調度智慧平臺。抓住數據的收集、處理等核心問題,消除各部門信息壁壘,建設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形成“一個資源中心、一張發展藍圖、一個服務窗口、一套目標體系”的管理服務格局。
“5 n”應用彰顯智慧鄂前旗示范
搭建體現鄂前旗特色的智慧黨建、智慧生態、智慧綜治、智慧民生、智慧政務5個方面和警務云、安監云、旅游云、醫療云、教育云、食藥云等重點領域大數據應用統籌規劃的智慧城市建設。在智慧黨建平臺方面,對全旗5000多名黨員動態管理,每名黨員可以在線繳納黨費、組織關系轉接,實現發展黨員程序線上精準管控,對全旗347個基層黨組織活動紀實監控,成為引領全市智慧黨建的應用典范。在智慧生態方面,建成農牧生態環境數據的整合分析共享平臺,實現全旗溫度變化、降雨量趨勢、草原植被等數據的指標化、可視化,準確掌握農牧區、農牧民草原生態狀況,提高生態保護預警和管理能力,為旗委、政府的決策提供了準確詳實的數據和信息參考。在智慧政務和智慧民生領域,率先在全市建成旗、鎮、嘎查村三級網上審批系統,覆蓋權力事項842項、便民服務事項58項。融合各部門各行業便民服務平臺,建設“我的前旗”掌上移動門戶平臺,把智慧的觸角延伸到鄂前旗的角角落落,把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案頭電腦、掌中手機。在智慧綜治領域,完成涉及公安、安監等安全生產領域的統一監控,集中處理,建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及APP手機端,依托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模式,實現信息及時采集、統一受理、研判分流、調處整治、督辦考核等全過程實時監控,有效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目前,通過平臺累計為群眾提供代辦服務1.2萬次,化解矛盾糾紛1685起,信訪批次下降35.9%,在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民調中心對全旗民意測評中,獲得社會治安滿意度和安全感兩個100%。
來源:鄂托克前旗大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