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用好群眾路線制勝法寶 才能唱好農村基層黨建大合唱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人民網淄博10月23日電 (記者孫博洋)今日,“2021鄉村振興大會·淄博”論壇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行。在主題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平行論壇上,淄博市周村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組織工委書記、一級主任科員張志勇以以“群眾路線在農村基層黨建中的實踐應用”為題進行了發言并,介紹了周村區的實踐經驗。
張志勇表示,農村基層黨建的工作對象是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群眾,要求基層黨建既要見事還要見人,既要有聲還要有影,既要組織黨員還要發動群眾。“只有把群眾路線這個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應用到農村基層黨建上,保障群眾對基層黨建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才能唱好農村基層黨建的大合唱,村黨組織才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戰斗堡壘才能堅如磐石。”他說。
張志勇認為,運用群眾路線要選好村黨支部書記。“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干部看書記。村書記‘帶頭人’選好了,一呼百應、事事順利,選不好,孤掌難鳴、諸事不利。”他說。
張志勇介紹,周村區的做法是,秉持一個理念“要過組織關先過群眾關,要讓群眾選先讓組織選”,前一個是入選的群眾基礎問題,后一個是人選的資格條件問題。
在具體方法上,張志勇介紹到說,一是村情選情“第三方”摸排。區直部門干部入村訪談摸排選情民意,原汁原味反饋給鎮辦。
二是戶代表推薦意向人選。在選情復雜村,采取“五輪比選”方式征求戶代表對現任村干部及組織意向人選的意見,提高選人用人精準度。
三是村書記組團競選。村書記根據班子職數和結構需要組建競選團隊,提高當選成功率,選前就解決因競選導致的內訌、內耗、內斗問題。
同時張志勇說,通過扎緊黨員隊伍建設的第一道籬笆,堅持“首關不過余關莫論”,有效解決了以往少數村入黨申請人素質威信不高、村黨支部書記個人拍板定奪、“兩推”礙于情面走過場等問題,確保了入黨積極分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