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黨建聯盟”壯大城市治理“朋友圈”(黨建引領 城市治理)
近年來,云南建水縣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準確把握城市基層治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把“黨建聯盟”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著力提高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壯大城市治理“朋友圈”,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城市治理優勢,黨建動能轉換為城市發展動能。
堅持黨建引領,打好治理“組合拳”
創新組織體系。構建“縣—鄉鎮—社區”三級聯動體系,壓實基層黨建主體責任,明確縣委“一線指揮部”、鄉鎮黨委“龍頭”、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工作定位,按照“區域統籌、條塊結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原則,創新黨組織設置,建立“城市黨建聯盟”和社區“大黨委”,擰緊城市基層黨建的“動力主軸”,不斷壯大“朋友圈”。
“黨建聯盟”壯大城市治理“朋友圈” 供圖
定制服務機制。建立工作機制,破解落實難題。定制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結合全縣中心工作和城市黨建重點任務,各聯盟單位就和“大黨委”成員單位共同謀劃解決城市治理各類難點問題。定責任:采取“項目化”方式推進,根據工作需要,駐區單位與社區簽訂共駐共建項目協議書,明確工作責任。定服務。實施“需求、資源、項目、任務”四清單工作法,采取“居民群眾發聲、黨建聯盟和大黨委發令、成員單位黨組織發力”的運轉模式,形成區域黨建責任閉環,經“黨建聯盟”“大黨委”牽手搭橋,實現需求與資源的精準對接,提高城市黨建整體效應。
資源下沉一線,壯大治理“朋友圈”
執法力量下沉一線。推動工作重心下移、權力下放,不斷深化“街道派單、部門接單”工作機制,將公安、城管、市場監管等執法人員下沉社區,圍繞違章違建、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等城市治理重點問題,實施“問題收集、派單協調、接單落實、意見反饋”工作模式,有效破解基層“看得見管不了”和部門“管得了看不見”的治理難題。
在職黨員下沉一線。深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在全縣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開展“聚焦百姓百件事 千名干部訪千家”共駐共建活動,廣泛動員黨員干部到社區“雙報告”“雙報到”,建立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實現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疫情防控期間,20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響應號召,組成黨員志愿服務隊和聯防聯控小組,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群團組織下沉一線。堅持黨建帶群建,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區總工會在全縣設立5個“職工愛心驛站”,團縣委在朱德故居建立了“青年之家”,縣婦聯在社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中建設“婦女之家”,開展黨員家庭活動、黨員婦女發展培訓等活動,實現黨群資源集合共享。
支部建到小區,服務群眾“零距離”
“黨建聯盟”壯大城市治理“朋友圈” 供圖
堅持把黨的工作延伸到“神經末梢”,以小區治理為突破口,制定出臺《建水縣推進居民小區黨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方案》和《建水縣關于加快“紅色物業”建設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的工作方案》,按照2020年抓試點推廣、2021年抓組織覆蓋、2022年抓規范提升的思路,實現把小區內所有黨員、各類組織、居民群眾“三個組織起來”,把黨支部建到居民小區、網格覆蓋到單元樓棟、服務送到群眾門口,建立黨建工作聯創、小區治安聯防、小區難題聯解、環境衛生聯管、公益活動聯辦、文體服務聯做“六聯”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老舊小區、自建小區設施老化、衛生臟亂差等問題,全面提升了小區自治能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探索開展“紅色物業”試點,以“黨建引領”為鮮明主線,推行社區“兩委”班子和物業服務企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施“紅色物業四步工作法”,彰顯“紅”的特色,體現“治”的功效,結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推進物業管理服務全覆蓋,不斷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下一步,建水縣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拓寬覆蓋領域、注重工作實效,持續提升城市基層黨建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基層各領域黨建深度融合,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云南網通訊員 孔垂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