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橫山鎮:建強三級黨建網絡,推動產業旺、鄉村美
今年9月,肇慶市慶祝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廣寧橫山鎮羅鍋村熱鬧開鑼。來自全市各地的農民群眾、“新農人”齊聚橫山,品嘗苦筍、鷹嘴桃、百香果等橫山特色“土特產”。
近年來,橫山鎮緊牽黨建引領“牛鼻子”,建強鎮村組三級黨建網絡,強化鎮黨委“龍頭”作用,以“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創建為鎮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全面推動產業旺、鄉村美、文旅興。如今,橫山鎮2個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打造“紅 綠”發展引擎
廣寧縣是革命老區縣,也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橫山鎮通過深挖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資源,打好“紅色”“綠色”兩張牌來回答“黨員群眾的思想如何凝聚”“典型鎮村如何‘創’出特色”這兩個課題。
該鎮把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課程搬到歷史發生地、綠色產業基地,將理論學習與教學點特色相結合,打造了“文旅+文創”“產業+聯農帶農”2個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推動橫山鎮委黨校成功創建為市級鎮街黨校片區中心校暨鄉村振興實訓中心。近年來,該鎮組織開展“百千萬工程”、綠美生態建設等專題學習活動45場次,培訓黨員干部2680人次,凝聚起“共推典型鎮、大抓‘百千萬工程’”的思想共識。
同時,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堅持“綠色生態 工貿產業”發展路徑,加快富民產業落地,提升“橫山苦筍”“大信鷹嘴桃”“高村百香果”“曾寬茭白”等“土特產”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特色產業“百花齊放”的發展路子,為集體經濟發展賦能增效。
橫山鎮鄉村景觀。
通過黨建聯建、陣地共建、村企結對,把“大信—厚溪—羅鍋—羅帷—荔洞—曾寬—橫山社區”7個縣級以上的“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串珠成鏈,打造成“黨建 鄉村振興綏江西岸連片示范帶”,吸引超2萬人次來橫山鎮開展學習培訓、政務調研、團體旅行等,僅羅鍋村就為村集體增收了56萬元,走出了一條“紅色資源 綠色生態”雙擎驅動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道路,典型村建設也從“點上出彩”到“面上開花”。
堅持黨員帶動、黨群推動
金秋時節,秋收正忙,“紅馬甲”們活躍在田間地頭,和村民一起收谷子,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秋收景象。
橫山鎮組建了11支“鄰里先鋒”工作隊,吸納了68名農民黨員、“新農人”、鄉鎮農辦干部加入工作隊。今年以來,“鄰里先鋒”開展助農政策宣講、生產技術指導、復墾撂荒耕地、助力農作物搶收等志愿活動50多場次。
“鄰里先鋒”工作隊助農保收。
美麗鄉鎮入口通道、美麗圩鎮客廳、美麗河道、綠美生態小公園等鄉村景觀的建成,一片一片撂荒地改造成為“希望田”,都是橫山鎮黨群合力參與鄉村建設的生動例子。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鎮黨委結合廣寧縣“星火鑄魂”工程的實施,積極搭建黨員群眾在典型鎮村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平臺,在大街小巷、各個村民小組張貼號召廣大黨員在“‘百千萬工程’五大攻堅行動”中發揮作用的倡議書,引導群眾、鄉賢、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城鄉融合發展,燃起助推全鎮高質量發展的燎原之勢。
據統計,今年橫山鎮已有5800多人次響應“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依托“星鄉賢”大會、鄉賢座談會等活動發動社會各界籌集資金超150萬元,文化振興、鄉村綠化、道路提升等民生工程按下了“加速鍵”。
提升基層服務質效
基層治理好不好,最終要體現在服務、便民上。橫山鎮堅持需求導向,突出精細要求,以細“治”入微的服務賦能鄉村振興。
在村企結對過程中,鎮黨委發現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地界劃分、道路揚塵、泥沙入田等問題需要鎮村從中協調解決。黨委隨即組建了一支以鎮村干部和企業黨員為骨干的“助企紓困”黨員先鋒隊,以園區企業服務中心為移動辦公地點,定期對15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助企行動”“暖企行動”。
目前,該黨員先鋒隊正全力推進天河—廣寧產業轉移園征地工作,為承接產業轉移、提升鎮域經濟水平、增加就業崗位、提升村民收入打好基礎。
全市各地農民群眾、“新農人”齊聚橫山共享豐收成果。
在全域治理中,橫山鎮把鎮域內的黨建和綜治、民政、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構建“鎮黨委—村級黨組織—網格黨組織(村民小組)”三級黨建網格,以“組織設榜、黨員揭榜”活動為抓手,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自然村“微網格”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近年來,132名網格員通過開展“設榜揭榜”活動走訪群眾3200多戶,收集意見建議283條,解決民生微實事169件,真正實現黨員身份亮出來、服務群眾干起來。去年9月,橫山鎮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鎮”。
南方 記者 施亮
通訊員 龍慧思
【作者】 施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