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黨建繡花針工程)
今年以來,宿州市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蹄疾步穩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充分調動全社會最廣泛的力量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大抓基層,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新突破——
完善體制機制,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堅持四級書記共抓基層治理,實施“書記領辦項目”1477個,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10個,以項目化實施、清單化管理方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問題。
構建共治格局,推廣“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推進基層治理智慧平臺建設,“埇民通”智慧平臺集村(社區)管理、權力監督和服務群眾于一體,打造基層治理“一網統管”模式。
深化移風易俗,打造婚俗文化主題公園(廣場),培樹婚嫁新風。堅持黨建引領助推小區物業治理質效提升,全市817個住宅物業管理區域已全部組建小區黨組織。建立住宅小區物業服務項目“紅黑榜”制度,多元共治破解小區物業治理難題。
突出黨建引領,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有新動力——
強化黨建賦能增效。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的建設,以黨建促發展,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助力全市經濟健康發展的通知》,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發揮“雙招雙引”聯絡站作用,圍繞十大新興產業特別是全市重點產業鏈開展招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目前,已招引10余個億元投資項目在宿落地。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行業協會商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宿州市行業協會商會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指導手冊(試行)》和《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試行)》,指導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規范化建設,健全工青婦等群團組織體系。
著力統籌指導,推進人民建議征集和信訪工作有新作為——
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協調機制、人民建議特約建議人制度,統籌網信、民生呼應等平臺,聘任22名特約建議人,設立10個直報點,定期召開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會商會,健全完善體制機制。
優化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信訪局等部門原有人民建議征集渠道,發揮市民服務熱線和“宿事速辦”網站、移動客戶端等政務新媒體的“云征集”功能,上線“宿州市委社會工作部人民建議征集平臺”,加強人民建議征集,努力實現對社會問題的感知和社會矛盾的處理前置。
深化分類指導,推進“兩企三新”黨建工作有新提升——
提升“兩個覆蓋”質效。加大黨的組織覆蓋,全年新組建“兩企三新”領域黨組織195個,發展非公領域黨員619名。推進黨的工作全覆蓋,開展黨員承諾踐諾等活動2400余場,評選“雙強六好”“雙比雙爭”黨組織、非公黨建示范點共126個。
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實施“暖蜂歸宿”新就業群體黨建工程,新建暖“新”驛站150個,開展“友好場景”建設活動10場次,共建“友好商圈”“友好小區”共25個,解決騎手“進門難、休息難、就餐難”等實際問題。
黨建助力經濟發展。實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點單式”服務,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530余件。廣泛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創建等活動,全市園區非公企業黨員技術能手帶頭開展技術革新、項目攻關130余項,創造生產效益4800余萬元。推進“一園一品”非公黨建品牌創建,打造“一園一品”產業鏈黨建品牌11個。
堅持互融互促,推動志愿服務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有新氣象——
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引導社會工作人才參與職業水平考試,組織考前培訓20余場,2253人報名。承辦“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宿州市“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評估居全省第一,并在全省“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啟動會上作交流發言。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聚焦中高考、防暑降溫、防汛抗旱等重點時段和重要任務,廣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78場,受益人群50萬余人次。培育孵化先進典型,建設典型案例庫,摸排先進典型30余個,形成“小樹苗”“家事調解閨蜜團”“鄰里集市”3個典型案例。其中,“鄰里集市”被納入《安徽社會工作典型案例匯編》。宿州市志愿服務組織蕭縣退役軍人創業協會的設立的“‘尖兵團’亮劍鄉村振興第一線”志愿服務項目,分別在全省和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獲得金獎和銀獎。(記者 馬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