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城發集團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4年經營性收入達11.79億元(寧鄉城發集團官網)
劉彥妮 周偉
走進寧鄉城東,一條北連金洲新城,南接319國道,擁有雙向4車道的華強大道北沿線正加緊施工,預示著一片新城區即將崛起。華強大道北沿線全長3.7公里,總投資6億元,于2024年5月開始建設,是寧鄉市城發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鄉城發集團”)的又一城建力作。
今年以來,寧鄉城發集團以黨建引領,通過深化黨紀學習教育、強化組織建設和學習創新,不斷優化發展戰略,聚焦融資降本、加速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以及資產盤活四大核心任務,穩步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為企業“培根塑魂”
寧鄉城發集團作為地方國有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任務。近年來,寧鄉城發集團黨委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為了提高集團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寧鄉城發集團聯合多所高校,在今年開展了管理層培訓、青干班培訓、融資培訓等多元化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了集團上下305名員工的政治覺悟、理論素養、管理技能和專業知識。
為積極響應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寧鄉城發集團輕裝上陣、提質增效,實行了壓減層級、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工作。截至目前,集團12個三級子公司的法人由二級子公司的班子成員擔任;全年注銷公司6家;三級公司經理均由二級公司副總兼任。此外,集團紀委嚴格落實監督職能,以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全面落實黨務、政務公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確保一切按制度辦、一切按程序走,全面約束工作人員行為。
民生工程,聚集起“城市溫度”
“路段排水改造好了,以后雨季出行走這條路不用擔心內澇了!”市民說道。多年來,煤炭壩工業園區工業南路與玉煤大道交叉口因排水系統不暢,每逢雨季便積水內澇嚴重,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2024年,寧鄉城發集團黨委現場辦公,投入766萬元對該路段排水設施改造到位,讓這條“積水路”變成了“民心路”。
今年,寧鄉城發集團共承擔了36個政府投資項目,涵蓋前期準備階段至竣工驗收等多個環節。其中,“兩縱兩橫”骨干路網建設進展迅速,多個關鍵路段在年底前主體完工并向公眾開放。此外,灰湯鎮中心醫院門診樓主體結構封頂,住院部裝修也在同步進行中;砂石循環利用項目已正式投產運營,標志著當地相關產業鏈實現了自主可控。這些項目的順利推進,不僅提升了寧鄉市的城市基礎設施水平,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生活環境,進一步拉動了經濟的增長。
為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寧鄉城發集團通過科學規劃和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在已完成征地面積近400畝的基礎上再增加380畝用于支持城市建設。按照“一江兩岸,東進融城”的戰略和規劃引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好一江兩岸片區、曾家河片區、高鐵新城片區等,為寧鄉市打造了一批新型城區。
作為寧鄉市項目建設的排頭兵,寧鄉城發集團按照“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目標,在片區開發、景區運營、產業發展三個維度上持續用力,通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解決了許多與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問題,讓群眾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化債降本,創新存量資產盤活方式
在新經濟形勢下,寧鄉城發集團通過拓寬融資渠道,有效控制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截至11月底,存量貸款平均融資成本4.58%,較以往年度融資成本大幅降低。同時,通過加強經營性收入組織,預計全年累計實現經營性收入達11.79億元,上繳各項稅費3.8億元。
在高效利用現有資源破解發展困局方面,寧鄉城發集團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來促進資產變現和增值。全年完成各類資金、資產、資源盤活收入約14.3億元。
2024年上半年在黃材水庫水資源特許經營權、農村供水特許經營權等項目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年完成閑置資產處置收入1億元以上;充電樁網絡布局加快步伐,年末八個新站點投入使用;車駕管服務中心找到了合適的合作伙伴;煤炭壩標準廠房出租率超過七成;溈山景區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營管理,增加10余種旅游業態,明年5月正式開園;回龍山景區在增加業態、吸引社會資本后,全面恢復運營,剔除運營成本后,實現利潤盈余;道林古鎮景區植入高端民宿項目,明年6月份正式開業;南軒文化園委托民營企業運營,產生了經濟效益;全年各旅游景點共接待游客約210萬人次,總收入突破1億元。
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集團的資產利用率,也為寧鄉市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面對新時代改革浪潮,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發展模式,將成為寧鄉城發集團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常態,助力寧鄉更加繁榮、幸福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