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丨黨建引領 夯基固本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黨建引領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黨建引領 夯基固本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關乎根本、關乎全局、關乎長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基層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明確要求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省委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3月18日,全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動員暨培訓會議召開,確定2022年為“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年”,決定在全省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
3月24日,全市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部署暨培訓會召開,圍繞解決好“為何抓、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怎考評、怎推進”六個方面問題,進一步作出安排部署,提出具體要求,動員全市上下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上來,摸透實情,真抓實干,不斷開創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制圖:常思齊
交流發言摘編
在職黨員來報到 服務社區見實效
潞州區延安南路街道淮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崔永明
潞州區延南街道淮海社區是一個紅色基因濃厚、兵工企業坐落、產業工人聚居的大型社區,常住人口4.2萬人,黨員3172名。社區居民多、雜事多、工作人員少。近年來,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1466名在職黨員示范帶動作用,織出了幸福美麗“宜居圖”。
亮身份,黨員報到全覆蓋。一是讓黨員主動報到。我們開展了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的“雙找”活動,使報到黨員由600多名增加到1466名,實現了全報到。二是為黨員建檔定責。對報到黨員及時建檔立卡,按照就近、方便、自愿原則編入網格,加入“掌上社區網格群”,充分發揮“查、報、督、巡”作用。設定“兩長七員”崗位,189名樓棟長、52名居民代表全部認崗履責。三是將黨員信息公開。在樓棟醒目位置設置公示牌,將黨員姓名、聯系方式、服務項目公示出來,讓群眾找得到黨員,使黨員成為社區治理主心骨。
建平臺,為民服務零距離。黨員來社區報到,發揮作用是關鍵。我們通過搭建社團活動平臺、志愿服務平臺、小區議事平臺、社企融合平臺,引導黨員做好自家事、關注樓院事、參與社區事。在職黨員錢衛忠牽頭組建了楓漫民樂團,為居民提供50多場民樂義演;成紀芳帶領書法協會的黨員,組建老街坊課堂,為400多名居民義務教學;由段蘭秀等30余名女黨員組成的“小棉襖”志愿隊,通過買菜敲敲門、遛彎看看燈、遇喜拱拱手、遇困幫幫忙,讓空巢老人感受到溫暖。
建機制,參與治理常態化。為防止報到“一陣風”、工作“一場空”,我們建立評價反饋機制,促使“我要來”。設立在職黨員服務紀實臺賬,采取“正向加分激勵 反向扣分約束”方式,作出年度等次評價,年終反饋所在單位,作為個人考核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建立積分管理機制,促使“我想來”。實行社區服務積分兌換制度,黨員帶頭參加志愿服務,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累加,按支部年底排名,作為評選優秀黨員的重要依據。積分也可以在社區兌換成生活用品、書籍等。建立評優激勵機制,促使“經常來”。我們連續6年舉辦“最美在職黨員”“最美小區黨支部書記”公開評選活動,邀請居民代表參與評選,激勵在職黨員在社區作表率,使黨員報到身到、心更到。如今的淮海社區形成了人人參與、多元融合、共駐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
支部干事實打實 百姓緊跟心貼心
上黨區郝家莊鎮白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宋澤平
白家溝村位于上黨區郝家莊鎮西南部,面積1.52平方公里,耕地1700畝。村民364戶1106人,黨員39人,村民代表27人。2017年“兩委”換屆時,我作為回引人才,當選為白家溝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伊始,白家溝地下無資源,地上無產業,集體無收入……面對如此景象,我反復思考,下步該怎么干?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我認識到:抓住支部就抓住了關鍵,抓好治理就抓住了民心,抓實產業就抓住了未來。
實施“四考兩問”,讓黨員帶著村民干。黨支部制定了“兩委”干部和黨員的學習考試、崗位考勤、履職考核、實績考評和跟蹤問效、獎勵問責等管理制度,構建起“班子一條心,工作一盤棋”新格局。
堅持“陽光議事”,讓村民說了算。每逢村內重大事項決議,先由支部向全村百姓作出說明,群眾認可的,再以“四議兩公開”的方式運行,百姓不同意的事則重新分析研判,制定可行性措施后再次向百姓說明或是取消。同時,建立微信群,受理和收集村民意見建議,做到“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
評選“星級文明戶”,讓村民感到有光彩。成立道德評議團,對村民參加精神文明活動情況量化打分,開展評選活動。三年來,評選“星級文明戶”23戶、“好媳婦、好婆婆”3戶、“最美庭院”2戶。
推行“積分獎勵”,讓全村上下“一個勁”。推動“一約四會”制度落實,村民遵守村規民約,參加志愿服務便可獲得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同時,黨支部牽頭組建了3支志愿服務隊,每月開展公益活動。
抓治理換出新面貌。完成下水管道及飲用水管網改造、實施村網絡“天眼”數字化工程、建成村污水處理廠、實施“山水田園路”綜合整治及鄉村清潔行動……
2018年以來,我們村一年一個樣,年年有變化,先后榮獲省級衛生村、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區級美麗宜居鄉村等榮譽稱號。為讓村里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采用“集體 個人 企業”的融資形式,“公司 農戶 基地”的運作模式,成立了1個農業公司、2個合作社,帶動村民致富,集體增資增收。2021年,人均收入2.5萬元,集體收入31.63萬元。今年1月,我們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黨建“小網格” 治理大提升
長子縣石哲鎮西漢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閆建光
西漢村位于長子縣城西10公里,全村550戶1729人,黨員70名,耕地3000多畝,人均純收入2萬余元。近年來,我們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建起了一支網格員隊伍,并通過橫到邊、縱到底的“網格”服務,凝聚了人心。
大村變成小網格,黨員融入群眾中。我們以6個村民小組為基礎,將全村設置為6個網格單元,6名“兩委”干部擔任網格單元負責人,把黨小組建在網格上,讓每名黨員和村民代表包聯5至7戶群眾,形成支部書記總負責、“兩委”干部包片、黨員和村民代表包戶的精細化管理服務體系。
責任定在網格內,人人肩上有擔挑。網格劃分好了,隊伍建起來了,大家具體要怎么干還不明確。為此,我們布局“點線面”,明確干什么?!包c”,就是每人肩上有擔子,全村70名黨員和24名村民代表都在網格內認領崗位?!熬€”,就是每人包聯5至7戶群眾,做好民情收集、上傳下達工作?!懊妗?,就是網格員一把抓,全村一盤棋,統籌做好防疫、防火等工作。做到“四清四到四訪四報”,明確怎么干?!八那濉?,就是把人員情況摸清、把網格設施點清、把矛盾隱患查清、把村民和企業服務需求問清?!八牡健?,就是發生突發事件必到、發生鄰里糾紛必到、村民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必到、村民有訴求必到?!八脑L”,就是困難村民必訪,獨居老人、殘疾人必訪,信訪維穩重點人群必訪,社區矯正人員必訪?!八膱蟆?,就是安全隱患必報、突發事件必報、矛盾糾紛必報、流動人員必報。這樣,網格內的每個人都有了責任,解決了遇事“踢皮球”的現象。
網格搭起便民橋,真誠服務暖人心?!耙敫傻煤茫障雀愫谩薄N覀兺瞥隽嘶饧m紛、排查隱患、政策宣傳、衛生整治、村企對接、文體娛樂六項服務,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比如我們村的網格員陳紅巖,長期搞蔬菜銷售,信息多、渠道廣,蔬菜銷售季節,他及時幫村民聯系銷售渠道,解決了村民賣菜難問題。
目前,我們形成了黨建引領、多方聯動、運行有效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全村發展日光大棚340余座,木綠野有限公司、惠澤現代農業公司、地豐農業公司等多家企業落戶我村,村集體經濟明年可突破150萬元。
圖/長治日報記者 梁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