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百征文黨支部篇五十五:激活黨員“紅細胞”推動企地和諧共建
——記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油田地質研究所黨支部
文/范光旭 吳卓玲 李乃高 曾秀娟 王楚涵 李 燁
采油二廠油田地質研究所黨支部以黨建為統領,以激活黨員“紅細胞”為抓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為認真貫徹落實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關要求,積極踐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充分發揮黨員“8小時”外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示良好的企業形象,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油田地質研究所黨支部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搭建支部和社區資源共享、雙向服務平臺,一方面引導廣大黨員利用業余時間參與社區志愿服務,讓黨員旗幟飄起來、黨員身份亮出來,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社區政策和資源的支持,確保各項工作協調推進“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成事”,助推企地和諧共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點燃紅色引擎,“雙報到”服務助力社區建設
建機制、促長效。為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黨支部建立黨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雙報到”機制,組織全所黨員持《黨員“紅細胞”服務積分手冊》,自發前往所在黨組織聯點社區和居住社區報到,社區報到率達到100%。
亮身份、踐承諾。根據黨員自身特長和崗位實際,建立“3 1”制度,即黨員每年在社區做出一個承諾、提出一條建議、參加一次活動,力所能及辦一件實事。每名黨員要根據實際情況承諾踐諾,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黨支部建立黨員公開承諾事項臺賬,堅持動態管理,采取支部委員點評、社區群眾評議等形式,督促及時履行承諾,形成上評下議機制。積極引導黨員加入到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中,主動認領社區服務崗位。根據社區定期發布的任務,利用“8小時”外的時間,不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政策宣傳、糾紛調解、治安聯防等個性化志愿服務活動,為各族群眾解難事、破難題。
謀轉變、激活力。在“雙報到”活動中,從機制共建、事務共商、服務共擔,支部將“任務式”聯系轉為“情感式”融入。在志愿服務中,將群眾的“微心愿”轉化為自己的“大心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支部黨員迎難而上、沖鋒在前,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其中,黨員于紅英、甄雙城、徐欣等志愿者主動加入黨員突擊隊,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最前沿,連續工作40多天,協助社區完成了10余項任務。
樹典型、勤篤行。黨支部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將志愿服務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據。同時,利用廠網頁陣地展播優秀“紅細胞”黨員先進事跡,組織“向身邊優秀黨員學習”活動,分享身邊優秀案例,進一步提高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以青年黨員程媛為首的動態室,主動組成“紅細胞”志愿服務青年突擊隊,協助社區宣傳防疫政策、普及防疫知識、做好防疫工作,幫助小區孤寡老人和身患殘疾的居民購買運輸生活物資,傾倒垃圾。2021年,動態室獲得“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稱號。
凝聚紅色合力,溝通協作促進企地互聯共建
強化頂層設計。企地雙方堅持“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原則,構建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落實“雙向服務”,深化企地共建全面戰略合作關系。以企地共建作為學習交流平臺,有序開展各類活動,共同推進黨建工作,實現雙方聯動,為黨支部黨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健全幫扶機制。為了重點掌握社區群眾生活的困難和問題,黨支部委員帶頭深入一線調研,聽取干部群眾意見建議,搜集社情民意,提供精準化幫扶。堅持“組織聯建、黨員聯學、資源聯享”,建立“支委 黨員 群眾”聯點承包社區幫扶服務工作機制,根據社區需求,簽訂聯點幫扶協議。按照協議內容,圍繞基層黨建、就業幫扶、維護穩定、基礎設施建設及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以組團服務的方式,發揮優勢資源,定期開展“紅旗黨員進社區、服務群眾零距離”等志愿服務活動。
突出全面過硬。在企地共建中,黨支部以實現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目標,在組團幫扶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社區“大黨委”建設,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兼任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副書記,參與制定共建工作計劃,聯點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共同參觀采油二廠三大企業精神教育基地,共同開展“講黨史故事、傳遞紅色力量”等活動,不斷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堅持互幫互助。為了協助社區共同抓好社會穩定、疫情防控、文明城市驗收等重點難點任務,黨支部選派優秀青年黨員阿依努爾汗·買買提等走進聯點社區開展民族團結宣講活動、樓道衛生清理等。社區也積極為黨支部科研人員排憂解難,利用自身資源主動幫助協調法律申訴、停水停電、暖氣改造、鄰里糾紛等問題,節假日期間主動邀請青年科研人員一起開展包餃子、包粽子等“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針對科研人員加班加點,常常無法接送孩子上學等問題,社區工作人員幫助科研人員照顧孩子、老人,真正實現了企地共建、社區與居民心連心。
激發紅色動能,積分考核推動細胞作用發揮
積分評定簡便實效。實施“紅細胞”積分考核機制,黨支部積極與社區溝通聯系,定期了解黨員在社區的表現,分類匯總黨員“紅細胞”服務積分情況。對于積分情況,由社區黨委、黨支部書記等會商核定后,反饋至黨支部進行確認,并通過所內公示欄、“主題黨日”等方式進行公布。
積分結果注重運用。黨員服務積分情況納入黨員“先鋒指數”量化考核,并作為年底民主評議黨員評優定檔的參考依據;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力、積分不滿8分的黨員,采取通報批評、取消評優等措施進行考核問責,推動參加“紅細胞”志愿服務成為黨員的自覺行動。
積分考核激發干勁。黨支部將“黨員季度評星臺”與“紅細胞”黨員志愿活動有效融合,“紅細胞”黨員憑積分可以參加季度黨員服務之星評選,獲得季度之星的黨員優先取得參加學習培訓資格。同時,配套完善關于進一步深化“紅細胞”工程的細化措施,通過年底評定三星級“紅細胞”黨員,開展“紅細胞”先進黨員表彰等措施,強化黨員“先行者”意識,鼓勵和引導黨員走在前、做表率。
取得成效
黨員宗旨意識顯著增強。健全“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長效管理機制,引導黨員“8小時”外走出家門,主動認領社區服務崗位,積極參與志愿活動,不僅為黨員提升黨性、服務群眾提供了平臺,而且讓黨員在解決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的實踐中強化了宗旨意識、實現了自我價值。
企地雙方關系日益密切。根據企業和社區雙方工作現狀,建立資源、需求、項目“三項清單”,包括民族團結、維護穩定、疫情防控等5個方面的15條內容,開展雙向認領、雙向服務,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促使組織聯系更加緊密,推動工作更加順暢,服務群眾更加高效,標桿黨支部真正發揮標桿的作用,架起了企業與社區的“連心橋”。
企業良好形象不斷彰顯。通過開展“紅細胞”工程,擴大了黨組織和黨員的影響力,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有機融合,達到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起到了“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效果,贏得了群眾對中國石油的一致好評。采油二廠被評為白堿灘區優秀志愿服務隊,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中興路街道新華社區為黨員于洪英頒發了榮譽證書。“紅細胞”已成為一張亮麗的支部名片。
黨建工作思路得到拓展。將黨建工作與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治理有效結合起來,既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又實現了企地協同發展。通過組織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承諾踐諾等,延伸了黨建工作的深度和寬度,極大豐富了當前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方式與路徑,為今后企業基層黨組織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提供了思路與借鑒。
報送單位: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范光旭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吳卓玲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第六采油作業區助理工程師
李乃高 新疆油田公司新疆培訓中心(新疆技師學院)黨建工作研究所高級主管
曾秀娟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油田地質研究所黨支部副書記
王楚涵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人事(組織)科副科長
李 燁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人事(組織)科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