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人大民僑外委打好“僑”牌 推動僑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日照僑聯)
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呂婉云 日照報道
日照市人大民僑外委根據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利用日照市豐富的僑務資源,聚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打好“僑”字牌,做實“服務”文章,充分發揮委員、代表作用,依法履職盡責,凝心聚力推動新時代日照僑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完善涉僑立法 強化涉僑工作法制保障
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是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較為全面地規定了華僑的權益保障內容,民僑外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山東省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條例》《山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調研中發現,全市貫徹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度機制健全、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到位,接下來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涉僑法律法規的社會知曉率,保障惠僑便僑政策落地落實,為僑商來日照投資興業提供良好法治環境等建議,確保合法規范做好涉僑政務服務工作,探索建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幫助僑胞和僑界群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受到僑界人士的一致好評。這些成績凝聚著市人大民僑外委監督和支持的汗水。
歸僑僑眷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進一步激發了僑界群眾投身我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和熱情。
發揮委員帶動作用 創新平臺賦能僑企轉型升級
日照民僑外委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僑聯職能,積極響應中國僑聯“組織起來、活躍起來、貢獻起來”的總體要求,圍繞“為僑服務、為雙招雙引服務、為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服務”進行專題調研,就進一步挖掘整合僑界優勢資源、提升利用僑資僑智水平提出意見建議。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僑外委副主任委員宋強,立足人大民僑外委和僑聯雙重職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市僑商會、僑創聯盟等引資引智平臺,設立23處海外“雙招雙引”聯絡站,舉辦“才聚僑鄉·智匯日照”海外高層次人才對接會等活動,實現僑資僑智與日照精準對接。向15家高新企業推薦高層次人才20余名,并擬聘請多名僑界專家擔任市人大常委會咨詢專家,充分發揮僑界專家學者在人大工作中的智力支持作用。
市僑聯充分發揮留學人員隊伍知識層次高、知曉世情國情市情、海外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發揮日照僑史文化館(僑胞之家)實體陣地作用,以“僑”架“橋”,創辦僑界文化大講堂品牌,針對僑資企業發展所需,邀請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進行授課,采取“線下互動 線上直播”模式,面向僑資僑創企業、僑界群眾和社會開放,累計有5000余人次參與“在場、在線”學習。
美國海歸人士、汽車工程專家劉新新博士參加活動后表示:“大講堂是為我們海歸人士展示才學、回饋家鄉搭建的好平臺,也是企業家們拓展經營理念、提升管理效能、提振發展信心的有效渠道!”
僑界大講堂的社會受益面不斷擴大,匯聚僑智、發揮僑力,服務全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日照民僑外委以其為抓手,用共同的“根魂夢”“以僑架橋”凝聚僑心僑智僑力,為全市僑聯工作穩步提升注入新的動能。
發揮代表輻射作用 當好涉僑涉外企業“店小二”
市人大民僑外委牽頭成立了外經外貿專業代表小組,成員用專業精神謀專業事,用專業技能干專業事,通過發揮自身專長,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相關產業更多企業為日照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民僑外委員會作為外經外貿專業小組的牽頭專委,以“走進企業、服務企業”為宗旨,聯系商務、外事、海關、商檢、銀行等部門單位定期作政策解讀,為外經外貿領域代表及關聯企業做好服務支持;不定期舉辦企業家座談會,傾聽企業訴求,征求意見建議,為企業發展紓難解困;根據企業需求,聯系市外辦為有關企業辦理APEC商務旅行卡,服務企業“走出去”,當好服務涉僑涉外企業的“店小二”,深受代表和群眾的歡迎。
小組召集人、市人大民僑外委委員、日照海派冷鏈物流集團董事長安學強,借助專業代表小組活動平臺不定期舉辦企業家沙龍活動,由小組內企業家代表擴展輻射至周圍更多企業,大家加強交流、相互借力、抱團發展。
市人大民僑外委不斷提升“組織力”“引領力”“貢獻力”“服務力”,推動高質量僑務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日照市人大民僑外委本著“向中心聚焦、為大局出力,主動擔當作為、依法履職盡責”的總體工作思路,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畫好最大同心圓,為推動新時代人大外事僑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