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強經濟,羅源鎮各村實現15萬元以上收益!(羅源縣黨林村)
今年以來,
羅源鎮認真貫徹落實
省“百千萬工程”工作統一部署要求,
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
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目前,全鎮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15萬元以上,其中紅旗村30萬元、羅源村22.98萬元。羅源鎮始終堅持用人民群眾看得到摸得著的實在成果,踐行著“共同富裕”這一理想信念不動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羅源鎮始終堅持把發展鎮村經濟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01 黨建引領,讓土地“活”起來
針對土地撂荒、土地細碎化的問題,羅源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把服務農村土地流轉作為黨建工作的窗口,推動村委會優化整合閑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效能,將土地資源轉化為優質資本。
在此基礎上,村委會將土地統一流轉,實現農民和集體雙增收。如市供銷社與紅旗村委會簽約,以“1”個村委為實施基礎流轉土地,合作開展“品種、種植、服務、烘干、收購、銷售”6大環節統一的生產模式,與村集體、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村委每年每畝獲得固定收益和80元的分紅,有力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戶收取固定租金,同時獲得就業機會,增加個人收入。
種植“致富稻”帶動羅源群眾經濟增產增收
02 “一村一品”,讓產業“強”起來
羅源鎮立足資源稟賦,突出特色農業發展優勢,依托“一村一品”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產品加工銷售,打造自有特色品牌,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村民致富增收。洞心村以土地肥沃、地勢平坦的良好生態環境資源為平臺,種植中華竹稻、釀造竹稻酒,為村集體增加收益9.5萬元。
紅旗村在市農業農村局技術員的指導下,種植優等品質的劍花,銷售劍花干等,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5萬元。石寨村深入挖掘仁面文化歷史,推動仁面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有效提升了仁面產品的銷售量,同時借助盤活閑置廢舊石屋和石灰廠舊物建筑,簽約離城半日民宿品牌——古樹礦坑月球營地成功進駐,實現石寨村集體經濟收益增幅翻番,一次性助力村集體收益達到12萬多元。
持續打造羅源專屬農業特色品牌
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優勢,培育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產業
03 依托“強村”公司,讓銷路“旺”起來
羅源鎮村通過經聯社集中收購和統一銷售農產品的模式,打破村民零散銷售、單打獨斗的局面,有效減少村民滯銷風險,降低村民的銷售成本,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此外,羅源鎮5個村委會聯合成立四會市農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特色農產品銷售等業務,有力匯聚各村零散力量,以“統購統銷”策略,推動各村農業產業抱團發展,構建起羅源鎮農產品銷售的供需鏈條,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
強村公司成為羅源鎮村集體經濟收益“倍增器”
下一步,
羅源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
進一步整合資源、盤活資源,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會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丨羅源鎮
編輯丨鄺綺璇
責編丨劉天聞
主編丨黃乃焱
執行總編丨林靜華
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會發布”
歡迎投稿
HOT NEWS
如你有與四會有關的新鮮熱門新聞線索,可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到四會發布郵箱(sihuifabu@163.com),
與我們分享您的圖文或短視頻,稿末請注明作者姓名和電話,優秀作品將有機會登上
四會發布!
竭誠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四會發布會因您的參與而更加精彩!
溫馨提示:四會發布每天與你分享民聲,每天推送熱門、權威的信息,讓你及時掌握最新四會動態。但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你還想看到四會發布的權威信息,請將“四會發布”加為星標,每次看完后別忘記點下“贊”“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