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苗鄉強村富民新時代答卷——松桃苗族自治縣深入實施“強村富民”行動綜述
從“大扶貧”到“鄉村振興”的歷史之變、時代之變、實踐之變……松桃胸懷“國之大者”“省之大計”,以“強村富民”之策聚焦“民之大事”,一詞之變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松桃篇章的使命擔當,松桃苗鄉正以奮進的姿態共同書寫強村富民新時代答卷。
高位謀篇布局 實施路徑逐步明晰
謀定思遠,舉必有方。松桃高度重視強村富民行動,找準切入點、著力點,建立每名縣級領導包保1個鄉鎮(街道)、每季度專題研究1次強村富民工作、每次會議形成1份工作督查落實清單“1 1 1”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層層狠抓落實,讓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有效。結合松桃發展實際,先后出臺強村富民公司培育方案、強村富民公司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強村富民”行動目標任務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給予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全方位支持,建成強村富民總公司1家、鄉級子公司27家、村級農村發展部496個,推動強村富民公司健康發展、強村富民行動走深走實。強化縣、鄉、村三級“一把手”協同抓,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采取聯營發展、強弱抱團、企業帶動等發展模式,實現工作壓茬推進、有效落實。
縱深監督管理 運營服務持續規范
監管有力,運營有序。切實加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強村富民公司運營等系列工作的管理,建立縣、鄉、村三級服務監管體系,確保強村富民公司科學管理、村集體經濟“三資”規范運營。成立縣強村富民工作專班,加強資源整合、部門聯動、工作督導等內容,召開專題會議23次,及時研究重點難點堵點問題62個,高質量推進全縣強村富民行動。制定“強村富民”行動實施方案,深入實施農村黨建引領、集體資產運營、涉農項目整合、利益分配優化等“八項提升行動”,推動28家強村富民公司實現經營性收入2000余萬元,全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21億元,其中迓駕鎮青山村、盤信鎮盤信村、黃板鎮前豐村均超過200萬元,強村富民行動成效進一步彰顯。
多點創新突破 品牌效應更加彰顯
創新引領,鑄就品牌。聚焦創建“強村富民工坊”品牌,圍繞培育打造原料加工式、訂單生產式、勞務服務式等6種類型,采取“企業 工坊 村集體 群眾 市場”的方式,建設強村富民工坊35家,工坊產值1.34億元,創建示范點59個,解決群眾就業6200余人。實施強頭雁隊伍、強排隊抓尾、強抱團發展、強源頭培養、強擂臺比武、強干部選派“六個強化工程”,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全覆蓋培訓2次,舉辦全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82次,建立強村帶弱村75對,弱村抱團發展36對,基層基礎不斷夯實。設立強村富民金融,選取50個村(社區)作為試點,選聘50名強村富民“金融村官”包保駐點,為幫扶村解決融資信貸資金1.3億元,設立“強村富民貸”“鄉村振興產業貸”新增投放資金3.5億。培育強村富民人才,運用“莞孵松才”“產業學院”人才培育模式,培育產業項目管理員、技術員、業務員588人,持續擦亮“莞孵松才”人才服務品牌。
全域普惠共贏 發展紅利不斷釋放
2
1
共同富裕,共享繁榮。緊扣“兩強兩富”目標任務,采取民營企業、強村富民公司帶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銷售、統一保險、統一獎補、分戶經營“五統一分”,發展生豬、蛋雞、茶葉等優勢產業,打造生豬代養點142個,建設標準化蛋雞養殖基地6個,幫助盤活低效閑置資產資源2.3億余元,帶動就業11.7萬余人。推行政策分紅、效益分紅、集體分紅的“三類分紅”模式,累計分紅3800余萬元,把更多利益實惠分享給群眾。依托“紅先鋒·微管家”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品牌,組建黨員先鋒隊、巾幗先鋒隊、青年先鋒隊“三支隊伍”,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深化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2023年全縣榮獲“中國好人榜”1人、“銅仁好人”6人,評選獎勵先進模范2300余人次。
如今,苗鄉松桃處處干勁十足、人人你追我趕、村村喜慶顏歡,一幅“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全景圖”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變成“實景圖”。
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微松桃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書寫苗鄉強村富民新時代答卷——松桃苗族自治縣深入實施“強村富民”行動綜述》
閱讀原文
來源:松桃融媒體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