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基層黨建新路子 四川營山千坵村:七旬大爺秀出農村幸福新生活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新農村建設、新風貌打造、新農業布局……關于農村生活,“新”是一個高頻形容。2021年,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全力書寫,這個新的時空坐標上,農村新生活是怎樣的狀態?12月初冬,在四川南充市營山縣千坵村,全國基層治理示范村,72歲的朱全林大爺,用他這兩年學會的新技能,秀出他和村里人的新生活。
千坵村新貌(采訪對象供圖)
積分超市
兌出文明新風尚
“老魏,家里快沒米了,我來用積分換袋米。”“要得!朱大爺,等一下給你送到家里去。”
12月7日,千坵村生活積分超市里,72歲的朱全林大爺,用積分換了一袋米。超市值班村干部魏先華進行登記后,不一會兒,就把米送到朱大爺家。
朱大爺在積分超市換購
積分超市是村里這兩年才出現的新玩意,但已經被大爺大媽們摸透玩轉。如何掙積分、用積分,是朱大爺這兩年學會的一個新技能。
千坵村第一書記鄧仲華介紹,該村在基層治理中創新實施“積分超市”,村民積分以戶為單位,每戶初始積分為50分,圍繞誠信友善、清潔衛生、勤勞致富等方面的表現實行加減分。加減分情況每季度更新一次,經公示后,村民可持積分卡,在“積分超市”兌換相應數額的日用品。
“我家有117分,相當于117塊錢,可以來換日常生活用品,還可以換營山特產寄給在外的親戚朋友。”朱大爺告訴記者,積分超市開了2年,大家已經習慣這種模式。“各家各戶都在掙積分,不知不覺間,好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3A風景區
呈現文旅新名片
千坵村,因地形地貌得名,典型淺丘地帶,小山丘眾多,星羅棋布。
冬日微雨,山間嵐霧。沿柏油路走進千坵,入眼便是連綿山丘。“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立牌不遠處,“3A景區”赫然醒目。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是千坵村里的新名片。
村口,一塊“多彩千坵幸福家園”的景區展牌,展示村里可喜變化。漫步千坵步道,遠處竹海、路旁的花、壓枝的果,無聲講述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蝶變故事。
2015年前,這里沒有一條水泥路,如今,因山就勢造美景,因地制宜建產業,昔日貧困村華麗轉身為一個以花舞梯田、賞花采果、旅居休閑為亮點的3A級旅游景區。
千坵村第一書記鄧仲華介紹,目前,“多彩千坵、籬院千坵、幸福千坵”三條旅游觀光環線,串聯起百姓安居生活區、千坵八景休閑區、籬院旅居區、特色產業區四大功能板塊,創建“十二籬院”“千坵八景”,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對城里人來說,千坵成為近郊游網紅打卡地。對朱全林大爺等村里人來說,過去“千坵石成坨,日子不好過”的光景不復存在,“多彩千坵幸福家園”是新生活的最好詮釋。
冬日里的千坵村
“四聯”治理模式
黨建引領奔小康
談起這些年千坵村的變化,新店鎮鎮長郭友福很是感慨。
“路、水、房等人居環境的改變肉眼可見,村民幸福指數的提升則是一種生活常態。”郭友福介紹,近年來,以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為契機,實行千坵村、鏵鏌村、帽合村黨支部聯建,成立千坵村中心村黨總支,推動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年收入64.5萬。
設立“村民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常態開展“群眾說事會”“村務討論會”“陽光問政壩壩會”,提升治理水平。組建“鄉賢理事會”,持續開展先進模范代表評比,培育良好民風。成立“五老調解會”“紅袖標”志愿者巡邏隊,召開“院落調解會”,推進鄉村法治。
以支部建設為核心,組織聯建、民心聯動、新風聯樹、平安聯創,“一核四聯”的治理模式由此誕生。讓朱全林大爺等村里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而放眼營山全縣,記者從營山縣委組織部了解到,營山不斷提高黨建質量,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建強縣委“一線指揮部”、鄉鎮“前沿作戰部”,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364個村(社區)黨組織不斷優化基層治理辦法,通過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寫好“后半篇”文章,帶領群眾致富奔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