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黨員服務卡、一副識字國語牌…… 點點滴滴聚人心“五心黨建”興庫車
庫車學校開展國家通用語言牌比賽。
甬庫振興村文化墻。
醫院“先鋒驛站”。
于細微處見真情,在點滴間聚人心!黨建引領,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和源泉。
去年以來,寧波市援疆指揮部率先在新疆庫車合力打造黨建品牌,推出“同心、聚心、育心、醫心、聯心”為主題的“五心黨建”行動。夯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思想基礎,助力鄉村振興,有效促進了對口支援地區的社會經濟良性發展。
小小卡片,承載著深厚感情
在庫車,記者發現援疆黨員身上都帶著一疊小卡片,那就是“黨員服務卡”。每每與群眾在一起時,他們都會習慣性地從兜里抽出一張遞上,向群眾介紹這張卡片的作用。
卡片上寫著“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用我真心呵護您的健康”,還留有黨員服務電話號碼,群眾有什么問題和需要,都可以隨時聯系求助。
“醫生阿姨,我奶奶看東西模糊,這個病能治嗎?”“應該是白內障,可以治,我們把你奶奶列入‘復明行動’吧!”
“我們村里老年人很多,能來義診嗎?”“可以,我們每周都下鄉義診,這次安排一下?!薄襁@樣來電求助很多,黨員們都積極幫助解決,收到點贊無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別小看這些小小的卡片,它承載著深厚感情,發揮了黨員服務群眾、引領群眾的先鋒模范作用。一張張小小卡片的背后,有著一段段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點點滴滴終究匯成大江大海?!睂幉ㄊ性笓]部相關負責人說。
還有一張小卡片,在庫車也很流行。在庫車市人民醫院一間病房里,護士和病情恢復良好的患者正在一起打國語牌(國家通用語言牌),十分開心。國語牌上“一、二、三、四”到“日、月、水、火”等常用基礎文字一應俱全,標注拼音,通俗易學。
在齊滿鎮白楊村村民閱室里,大人小孩也聚在一起打國語牌,“想外出務工,語言又不通,通過打牌學國語挺好”。村民熱沙來提·那買提說。
國語牌是由寧波市援疆指揮部首創,通過黨建引領、推廣發放,免費印制發送給庫車當地各行各業群眾。寓教于樂,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黨建服務成為百姓“精神家園”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白楊村,記者看到村委會許多辦公用房改造成了休閑活動室,成了村民們的精神家園。
在一間閱覽室,45歲的村民庫爾班·買買提坐在書桌前,手里拿著一本新華字典?!拔沂窃趯W習漢字,一有空就過來,現在已經能說不少國語了”。在閱覽室,除了看書,還有一起打國語牌的村民。
“這個閱覽室,我們是免費提供給村民作為學習活動室的,由黨員志愿者負責日常維護。”白楊村第一書記劉居萍說。
在閱覽室旁邊有一間活動室,很多孩童在一起游戲。學校放暑假后,村里又是農忙,村民孩子無人看管,村黨支部便推出了兒童托管服務,由黨員志愿者負責日常管理,很受村民的歡迎。
“東方紅,太陽升……”葡萄架下傳來一陣歌聲,那是村里民間藝人組建的樂隊,用傳統十二木卡姆樂器,演奏新編紅歌,載歌載舞,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像白楊村這樣以黨建引領,搭建多種平臺,深入服務各族群眾的模式,已在庫車廣泛推行。在科克提坎村,“甬庫團結心連心圖書室”學習氛圍同樣濃厚,走進村委會會議室,“清廉、勤政、為民”主題的黨建文化墻十分醒目。
醫者顯仁心,師者揚文化
醫院是服務群眾、聯系群眾的重要窗口,為此,寧波市援疆指揮部大力推進“醫心黨建”行動。
在庫車市人民醫院,一步入大廳,就可以看到一個“先鋒驛站”,作為黨員先鋒崗,專門為群眾提供“愛心輪椅”“免費開水”“愛心雨具”等服務。
在寧波市援疆醫生的帶領下,黨員醫護人員組成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項公益惠民活動?!跋嗉s星期五”每周下鄉免費義診,還有救治4歲青光眼患兒等許多愛心公益活動。
今年3月,援疆醫生在庫車市齊滿鎮下鄉義診時,發現一名患者支氣管哮喘病情十分嚴重,立即采取現場急救措施,同時聯系救護人員,將其轉運至庫車市人民醫院,患者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今年以來,寧波市援疆醫療隊開展了14次下鄉義診,累計服務各族群眾2000余人次。向患者贈送了價值15000余元的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相關藥品。
此外,寧波市援疆指揮部將黨建與文化結合,將王應麟“三字經”文化、王陽明知行合一理念充分融入校園。應麟幼兒園還開設“甬庫民俗一條街”情景模擬游戲區;陽明小學開設了書法、象棋、古箏等許多傳統文化藝術課堂,使中華優秀文化在青少年中代代相傳。
“五心黨建”助力社會發展
黨建援疆緊緊圍繞著“五心”,即“同心、聚心、育心、醫心、聯心”,全面深入開展工作。
寧波市援疆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推動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享為“同心”;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各族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情懷為“聚心”;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激勵愛崗敬業強大精神為“育心”;不僅支援醫療技術,更以大愛服務百姓為“醫心”;還有強化非公企業黨建聯盟的“聯心黨建”,不斷激發企業內生合力。
“五心黨建”行動涉及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自去年推行以來,各行各業黨員群眾形成了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極大地轉變了基層工作作風,凝聚了人心、樹立了奮斗目標。通過一段時間的打造,帶動了越來越多的黨員群眾加入到黨建工作中來,為庫車的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陳善君)(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