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成鎮楠村:黨建賦能,打出鄉村振興“組合拳”(黨建引領成功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
遠處山峰層巒疊嶂,鄉間小道干凈整潔,種植基地瓜果飄香……走進新興縣東成鎮楠村,一幅物阜民豐、和諧安定的美麗畫卷正綿延鋪開。
去年以來,新興縣東成鎮楠村黨總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找準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服務、人居環境上把握“四個聚焦”,奮力譜寫楠村鄉村振興新篇章。
聚焦組織建設,當好鄉村振興“領頭羊”
黨建強不強,支部扛大梁。為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根基,楠村黨總支部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等制度,共開展“第一議題”學習32次,切實強化黨員理論武裝,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同時,堅持“把脈問診、對癥下藥”思路,通過上門入戶走訪、涼亭集會討論、公告欄征求意見等方式,積極傾聽群眾對村班子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到強優勢、補短板、提質效。開展“護糧食,保安全,黨群同心迎豐收”等主題黨日活動12次,通過戶外實踐、外出參觀等方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行動,進一步激發支部黨員苦干實干、勇于擔當的奮斗精神,增強黨員隊伍行動力、凝聚力、戰斗力。
聚焦產業發展,拓寬強村富民“新路徑”
聚焦產業,楠村黨總支部堅持抓黨建促產業發展,大力實施以“發揮黨建引領,筑牢發展基石”為題的“書記項目”,通過發揮支部引領、“頭雁”帶領、班子帶頭、黨員帶動“一引三帶”模式,按照資源整合、品牌打造、聯農帶農的方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集中整治并出租100多畝連片撂荒地,分別種植高品質玉米、優質水稻等農作物,實現撂荒耕地的復耕復種和高效利用,每年將為村集體增加4萬多元租金收入,同時帶動周邊約10多個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暢通銷售渠道,在“精準產銷”上尋求突破。楠村通過黨支部實現資源對接,與沃田農業公司合作銷售玉米,切實提升種植戶收益。此外,依托楠村欽養種植場基礎,認真做好產業鏈的“店小二”,暢通皇帝柑等農產品運輸渠道,同時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助力農旅品牌打造。今年欽養種植場皇帝柑預計產量達40萬斤,產值約120萬元。
聚焦民生服務,提升基層治理“軟實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楠村黨總支部一直保持為民服務的真心、熱心、誠心,全面深化“網格化 清單式”管理模式,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工作,整合黨建、綜治、民政、應急、創文等重點工作,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吸納村“兩委”干部、黨員、“雙百”社工、群眾等志愿力量,組建一支3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深入全村9個小網格,通過群眾“在家點單”,志愿隊“上門接單”,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開展新冠疫苗接種、防疫健康包派送、禁毒知識宣傳、弱勢群體走訪慰問、“四標四實”信息采集等工作,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據統計,2022年楠村共流轉處理網格事件316宗,辦結率達97.15%。
聚焦人居環境,打造美麗楠村“高顏值”
為進一步提升村居環境面貌,全面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楠村黨總支部堅持“整體推進、重點整治、常態管護”的工作思路,瞄準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清潔等方面,多措并舉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楠村黨總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動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等100多人開展政策宣傳、創文創衛等活動,營造“人人參與、全民共享”的氛圍。積極上門入戶了解群眾需求,按照一戶一檔,收集群眾意見,由村黨總支部牽頭修建路燈10盞,有力保障了村民夜間出行安全。
此外,多方籌集資金,投入11萬元對楠村舊曬谷場約930平方米的土地進行硬底化工程改造,著力打造一個黨群活動平臺,給群眾提供休閑娛樂、學習教育、志愿服務的場地,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撰文】梁桂嬋 鄧美華
【作者】 梁桂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