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鑄造過硬檢察隊伍,促進“檢護民生”提質增效(檢察院打造過硬隊伍)
近年來,岑溪市人民檢察院第二黨支部注重黨建賦能檢察工作,充分發揮支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打造“黨建 ”系列“溪望”品牌為“小切口”,推動實現檢察工作現代化“大作為”,積極在增進民生福祉中傳遞“檢察溫度”。
堅持黨建引領,培育為民型檢察隊伍
在深化司法救助上出實招。依托“黨建 司法救助”主題黨日活動,采用讀書分享和實踐鍛煉相結合的方式,凝聚多部門協同聯動的救助合力,增進黨建與司法救助工作交融互促、良性互動。主動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婦聯、市殘聯簽訂司法救助工作實施細則,建立司法救助銜接工作長效機制。近三年來,共辦理50件國家司法救助案件,救助82人,救助金額共計67.1萬元人民幣,充分彰顯司法溫度。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下實功。探索建立“河長 檢察長”依河治河新模式,創立“田長 檢察長 警長”守護耕地機制,與行政機關合力督促追繳或判決被告賠償生態環境損害修復等費用超2000多萬元,義昌江平榔出境斷面水質從劣V類變為提升至Ⅲ類水質標準,有力守護生態環境。
在聚力民生關切上見實效。以“黨建 公益訴訟”形式,結合“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針對食品藥品、社會保險、婦女權益保護等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2024年以來,開展根治欠薪活動3次,依法維護農民工群體獲取勞動報酬的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黨建鑄魂,塑造精湛型檢察隊伍
強化工作創新提升“質”。積極探索“黨建 檢察業務”模式,設立了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積極開展“黨員公訴庭”“黨員辦案能手”評選等活動,發揮黨員干警先鋒模范作用。
踐行“楓橋經驗”促進“和”。建立“溪望·回音室”品牌,緊緊圍繞“高質效辦理好每一件信訪案件”目標要求,落實檢察長接待日、院領導包案辦理信訪申訴案件,探索形成“品牌引領、服務靠前、履職延伸”工作模式,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三年來,辦理公益訴訟、民行檢察、控告申訴類等案件共553件,做好對當事人的釋法說理和息訴罷訪工作。發揮“府檢聯動”機制,依法辦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幫助岑溪市大業鎮板么村近80歲的村民梁某化解三十八載責任田互換的“心結”。
強化宣傳效應助力“穩”。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共同參與,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增強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知曉度和認同感。積極組織黨員干警深入社區、鄉村開展法治宣傳、幫扶助困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不同途徑,展現岑溪檢察隊伍良好形象,助力平安岑溪、法治岑溪建設。2024年以來,利用“一網兩微一端”新媒體平臺發布宣傳稿共224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