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區基層黨建述職報告(2024年社區基層黨建述職報告范文)
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
(一)履職盡責,強化擔當,在落實主體責任上下功夫
一是嚴抓責任落實。始終堅持黨支部負責人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把黨建工作作為核心任務來抓緊抓實。全年組織學新思想及重要指示精神,召開黨建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社區黨建工作,全面推進“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確保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通過組織黨員大會4次、支委會12次、黨建專題講座6次,強化思想引領,夯實黨建基礎。
二是注重嚴肅黨內生活。通過定期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活動,深入查擺問題、剖析根源、落實整改,確保黨內生活高質量開展。全年組織生活會3次,民主評議黨員活動1次,談心談話35人次,有效提升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是加強廉政教育建設。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深入開展廉潔從政教育。通過組織警示教育活動5次、參觀警示教育基地2次,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規矩意識和廉潔自律能力。
(二)加強管理,強化教育,在深化黨建引領上見真章
一是創新黨建服務模式。全面推行“一線多支撐”服務機制,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社區通過組織志愿者服務隊,全年開展家政服務、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活動超過100次,有效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贏得居民信任。
二是深化黨員學習教育。采取“線上 線下”雙輪驅動的學習模式,依托“學習強國”平臺、微信群、線下集中討論等形式,全面提升黨員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全年累計開展線上學習活動50余次,覆蓋黨員學習時長500小時。
三是完善黨員管理體系。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全年新增入黨積極分子3人,組織生活和主題活動參與率達95%以上。同時通過黨員積分制管理,激發黨員在基層服務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三)創新治理機制,多元共治,在推動基層治理上抓實效
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提升社區服務響應力。通過劃分社區管理網格,建立“居民點單—網格派單—及時接單”機制,全年處理社區治理問題70余件,包括供水供暖、管道維修等高頻事項。
二是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臺。與轄區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構建黨建引領的社區治理新格局。通過召開黨建聯席會議10次,開展義診、安全檢查、居民關愛活動40余次,進一步整合資源、凝聚力量。
三是拓展“微服務”領域。結合老年人服務需求,建立“愛心助老”檔案,開展心理疏導、生活幫扶等專項服務活動,惠及居民300余人次。同時通過改造老舊小區環境,打造便利生活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黨建與業務融合不夠深入。在推進黨建服務與社區治理融合方面,特色亮點不足,創新力較弱,服務方式相對傳統,未能充分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
(二)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部分黨員學習意識不強,缺乏創新能力,對黨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不夠深入,黨員隊伍活力尚需進一步激發。
(三)工作統籌能力有待提升。社區事務繁雜多樣,黨建工作與其他業務工作之間統籌不夠,導致工作中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強化責任意識,提升黨建工作成效。以更高標準落實主體責任,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通過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黨建工作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二)打造黨建品牌,增強服務影響力。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探索特色化黨建服務模式,樹立社區黨建新品牌。結合“居民點單”機制,推動精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走深走實。
(三)加強隊伍建設,激發黨員活力。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推行“紅色積分制”,激勵黨員主動作為,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四)深化共建共享,構建治理新格局。加強與轄區單位的協作聯動,通過共駐共建平臺整合優勢資源,推動社區治理高效化、精準化、精細化。
今后,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努力在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上不斷探索、再創佳績,為建設文明社區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