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超酷、超智能,廣州港集團上線智慧黨建信息平臺(廣州港黨建學院)
6月29日,在廣州港集團慶祝建黨97周年大會上,廣州港集團智慧黨建信息平臺正式上線。今后,集團黨建管理工作將實現“黨務管理智能化、信息管理維護精準化、黨員教育管理個性化、督查管理實時化”。
集團現有248個基層黨組織、3929名黨員
上線儀式上,廣州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錦龍為黨員代表上黨課,回顧中國共產黨97年來走過的歷程,展望和規劃集團未來的發展。蔡錦龍指出,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傳承是為了把黨的宏偉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今天的廣州港集團,正處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集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一定要堅定信念,踐行宗旨,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市委和集團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創新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共同推動集團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創新性的開展黨建工作,可以激發黨建工作新活力,使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緊密融合,促進港口生產建設。
據了解,廣州港集團現有248個基層黨組織和3929名黨員,規模排在廣州市基層黨組織前列。作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黨委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強黨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在全市率先提出了黨建工作“資源型”“融合型”“系統型”和“拓新型”的定位,明確黨建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獨特的政治資源,著力實施“145” 黨建工作模式,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緊密融合,系統地開展工作,以基層的探索和實踐推動黨建工作創新。
今年以來,中共廣州市委在關于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明確指出,要提升黨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動“互聯網 黨建”“智慧黨建”與城市治理中的大數據運用、人工智能發展深度融合、有機結合,把黨的建設滲透到“智慧城市”建設的各方面、各領域。
廣州港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將黨建信息化列入今年黨委年度重點工作,作為從嚴治黨在廣州港落地生根的重要舉措之一,與專業公司合作定制開發具有集團特色的智慧黨建信息平臺。本次上線的廣州智慧黨建信息平臺,立足集團實際專門定制,可有效發揮“事務工作管理平臺、網上黨校平臺、實時監督管理平臺和工作部署平臺”的作用,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改變黨建效能偏低、偏弱的局面,實現“黨務管理智能化、信息管理維護精準化、黨員教育管理個性化、督查管理實時化”的目標,不斷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從“集體課”轉變為“網上 掌上”課
廣州港智慧黨建信息平臺配備黨委、 總支、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多種角色身份,涵蓋組織管理、黨員管理、黨員發展、黨費繳納與管理等基層黨組織日常工作以及創先爭優等專項工作。以信息平臺為依托,可以實現加強黨建工作任務的發布、落實、督導、統計、考核等環節的科學化管理,使黨建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著力解決黨建工作信息傳達不到位、工作落實不到位和看不到具體成效的三大問題,工作層層壓實,確保責任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平臺可為基層黨組織提供網上組織生活,開設網上“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日常工作,同時搭建出志愿服務活動、調查測評等多樣化組織活動平臺,將線上活動與線下活動相結合,把虛擬和現實相結合。智慧黨建信息平臺將通過設立黨員應知應會、網上知識庫、教育視頻庫等模塊,建立“廣州港集團網上黨校”,運用“網站 微信”等多媒體的信息與技術融合方式,黨員干部可以通過電腦和微信進入學習,隨時隨地地實現在線黨建理論知識學習、政策宣講,并動態管理黨員培訓學時,考學情況,使黨員的集中學習從“集體課”轉變為“網上 掌上”課,提高集團黨員的學習參與度。
打通線上線下黨校提供一站式黨員服務
去年6月29日,廣州港集團黨委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活動中成立廣州港黨委黨校。今年上半年以來,廣州港黨委黨校共開展有關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訓38期,培訓5620人次,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集團落地生根。
基于智慧黨建信息平臺,配合黨校搭建的“網上黨校”,將可以實現黨員在電腦、平板和手機上學習等多終端學習體驗融合,真正體現學習的自主性、選擇性、靈活性。廣州港“網上黨校”具有在線視頻、知識庫、在線考試功能,結合中央、省、市和集團的最新精神,及時整理、更新學習內容,供黨員自主學習,并且可以動態管理黨員培訓學時、考學情況,實現黨員教育培訓記實考核,夯實黨建工作規范化。
該平臺除了提供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學習,還將為廣州港集團廣大黨員提供一站式黨員服務,在網絡上為黨員“安家”,黨員通過網絡平臺可以進行提交思想匯報、繳納個人黨費、進行組織活動、在線學習等。與此同時,通過廣州港集團智慧黨建信息平臺開設的“黨務公開、紀檢監察、人才隊伍建設、共青團、工會工作”等欄目,及時發布政策文件和工作動態,宣傳基層經驗和先進典型,公示有關事宜,積極構建“大黨建”工作平臺,搭建多視角宣傳陣地。通過公告、通知、郵件、短信、消息秘書以及微信等多種便捷有效的溝通方式,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對黨員服務渠道少,與黨員群眾交流互動難的問題,真正實現實時多方互動,構建起縱橫交錯、內外互動、異地聯動的開放式交流討論平臺,大大拓寬黨員和基層組織談看法、作討論、提意見的渠道。
【文字】江珊
【通訊員】鄭志珣
【校對】曹柏英
【圖片】受訪者供圖
【作者】 江珊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