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促振興,連州星子“五力齊發”(2019連州市星子鎮視頻)
連州市星子鎮的玉竹、水晶梨、生姜、紅蔥、烤煙5大產業去年年產值超3億元,成為振興鄉村的“五小龍”支柱,實現合作社、種植戶和村民“三贏”。這得益于星子鎮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實現了讓黨員“動”起來,把村民“帶”起來,讓農村“富”起來,讓鄉村振興有了產業支撐。
2021年以來,星子鎮按照“黨建強村、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把黨建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行動優勢和發展優勢,把鎮村黨員干部隊伍打造成鄉村振興骨干力量,以黨建引領推進富民強村,拓展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壯大了村集體收入,鄉村振興有了源頭活水來。
優化基層驅動力
加快補齊工作短板
要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和基層黨員發揮出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星子鎮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干部能力水平作為重要抓手,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補齊鄉村基層黨建短板,注重強基固本。
結合2021年村“兩委”換屆,該鎮積極動員致富本領強、帶富能力強、奉獻意識強的同志參選,一批有思路、能干事、敢干事的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同時從基層基礎工作出發,樹立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大力開展村級黨組織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為確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序有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強化黨建引領力
著力打造富民產業
2021年以來,星子鎮不斷激發鄉村振興工作新活力,堅持因地制宜,以黨建引領帶動農戶“抱團”發展,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以“黨建+產業幫扶”將組織優勢和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和活力,把做大做強水晶梨、玉竹、紅蔥、生姜、烤煙等特色產業為發展切入點和突破口。
星子萬畝玉竹基地。通訊員供圖
按照打造“一鎮一品”“一村一品”項目建設要求,采取政策引導合作社和大戶帶頭的模式,該鎮引領農戶“抱團”發展,立足產業構建“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產業鏈模式發展富民興村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了水晶梨、紅蔥、玉竹、生姜等星子名優品牌。
2021年,星子鎮玉竹、水晶梨、生姜、紅蔥、烤煙5大產業年產值超3億元,成為振興鄉村的“五小龍”產業,實現合作社、種植大戶和村民“三贏”,共同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有效落實,推進各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激發治理“新活力”
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星子鎮進一步加強村級黨組織對基層各類組織的領導,著力把鄉村自治做“實”、把鄉村法治做“嚴”、把鄉村德治做“活”。
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美麗鄉村清潔行動。通訊員供圖
該鎮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持續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以鎮區改造提升工程作為切入點,同時統籌規劃創建大水邊村、峰園村兩個特色村,突出黨建引領,打造古村落、歷史文化古街、歷史文化名鎮相結合的鄉村振興示范片,爭創鎮村同建同治同美示范點,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率,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目前星子鎮199個自然村完成人居環境基礎整治,共有117個自然村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其中整潔村10個,示范村102個,特色村5個,2021年有20個自然村納入美麗鄉村EPC三期,峰園、大水邊已批準創建特色村,四方村委會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建設項目正在推進中。
2022年,星子鎮將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實施旅游興鎮戰略,挖掘秦漢古道、鎮區古街、楊梅古洞、潭嶺天湖、大園、黃村等古村落等旅游資源,重點以潭嶺天湖為賣點,打造連州觀湖賞雪景區,帶動旅游業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區域中心的優勢,加快推進商貿、餐飲、文化、旅游等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帶動“生態農業 休閑旅游”的產業融合發展,不斷以旅游活鎮為突破,推動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提升干部服務力
切實為民辦實事
星子鎮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服務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全面推行“黨建+志愿服務”模式,提升鎮村干部服務本領。
該鎮以暖心“敲門行動”等方式加大鄉村振興宣傳力度,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搭建便民服務平臺,切實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
2021年,星子鎮“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民生項目醫療報銷、交通安全、墾造水田等7個項目完成率100%;完成疫情防控、全民反詐、汛期防汛應急處置等“微實事”26項。
強化人才支撐力
努力推動融合發展
星子鎮認真貫徹落實鄉村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加大“三農”領域實用專業人才培育力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以返鄉農民工、畢業返鄉大學生為主體,實施鄉村人才技能培訓計劃,重點開展農作物選種、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和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積極推廣“廣東精勤農民網絡培訓學院”等網絡培訓,為提升農村人才素養構建了科學有效的學習平臺。
舉行水晶梨種植培訓班。
2021年,星子鎮線下共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4期,培訓220多人次,組織農業科技示范戶、指導員參加科技培訓近260人次,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技能培訓6場,為推動科技興農、科技富農,農業振興拓寬發展渠道。
【記者】黃津
【通訊員】周小麗
【作者】 黃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