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智能化弱電工程樓宇自控系統(BA)應用解決方案(弱電BA系統)
樓宇自控系統(BA)應用解決方案
1智能樓宇控制系統
1.1 智能樓宇自控系統簡介
包括對樓宇資源共享系統、智能燈光系統、智能中控系統、電動窗簾系統、安防門禁、報警系統、電動窗簾系統、安防門禁、報警系統的控制。
針對樓宇內各種機電設備進行集中管理和監控。樓宇控制系統主要包括空調新風機組、送排風機、集水坑與排水泵、電梯、變配電、照明等。在整個樓宇范圍內,通過整套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及其內置最優化控制程序和預設時間程序,對所有機電設備進行集中管理和監控。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全面節能,用控制器的控制功能代替日常運行維護的工作,大大減少日常的工作量,減少由于維護人員的工作失誤而造成的設備失控或設備損壞。
一般對于一幢現代化樓宇,如果選用一套先進的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并由專業的技術人員編制的優化軟件進行控制,業主可以得到:
1) 由現場控制器全面自動控制所有機電設備,達到一些無法由手動實現的控制功能。
2) 在中央控制室內,在中央工作站上可以直接監視所有的機電設備,通過監視報警狀態了解所有的機電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并可以實現記錄、打印報表等管理功能。
3) 減少日常運行維護的工作量,進而減少日常運行維護人員。
4) 通過最優化控制程序和預設時間程序控制對所有機電設備,實現全面節能,最優的節能效果可達45%。
1.2 智能樓宇管理系統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幢高層建筑的能量消耗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制冷機組、 循環水泵、冷卻塔和空調機組,如何使這些設備高效運行,是樓宇自控系統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采用最優化的控制模式來滿足大樓的 功能要求,就會為信息中心的物業管理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樓宇自控系統即將樓宇中所有的設備(包括空調、變配電、給排 水、電梯、照明等系統)進行監視并通過計算對以上設備進行最優控制。該控制系統與人工控制系統比較,具有顯著的優點:
1.2、有效節省電能
以本項目為例,其空調與照明系統的能耗很大,約占大廈總能耗的70%。在滿足使用者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廈應通過其“智能”,盡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氣冷量(或熱量)來調節環境,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歷上確定的程序,區分“工作”與“非工作”時間,對室內環境實施不同標準的自動控制,下班后自動降低室內照度與溫濕度控制標準,已成為智能大廈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調與控制等行業的最新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點之一,其經濟性也是該類建筑得以迅速推廣的重要原因。
BMS系統采用電腦程序對全樓設備進行管理,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用戶的實際要求調整設備,使設備的運行處于最佳狀態,大量減少不必要浪費,避免了設備在失控的情況下運行,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采用本系統綜合節能可達15%~25%,其中變頻多聯供空調約25%~40%,智能照明約30%~40%,其他約10%-20%。
1.21、大量節省人力
在不采用BMS系統的建筑中,設備簡單的操作、維護、保養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完成;而采用BMS系統,大量的工作均由電腦根據程序自動完成,這樣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避免的復雜的人事關系的一系列問題。采用BMS系統可節約40%~60%的人力,從而大量的節省了人力開支。
1.22、延長設備壽命
設備在電腦的統一管理下,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及時報告設備的故障情況,并進行處理;按照設備的運行狀況,打印維護、保養報告,避免超前或延后維護,相應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也等于節省了資金。
1.23、有效加強人員管理
在不采用BMS系統的建筑中,操作人員是否及時處理設備故障及維護保養,有關領導很難掌握;但BMS系統由電腦對設備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不會隱瞞欺騙任何人,有關領導可以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避免人員管理的任何問題。
1.24、保障設備與人生安全
BMS系統對設備的運行進行監測,可使值班人員及時發現設備的故障、問題與意外;消滅故障于隱患中,排除意外于防范中,保障設備與人生安全。
1.25、充分滿足用戶需求
本系統可根據用戶需求適時的調整設備,充分保證用戶環境。如果全用人工調節,一方面檢測手段滯后,二另一方面調節結果滯后,不可能充分滿足用戶需求。而BMS系統采用電腦管理設備,監測手段豐富靈活,反應時間快,可充分滿足用戶需求。
再次,空調與冷熱源是建筑物中能耗最大的一項,中央空調系統 占整個大樓的耗能 50%以上,而大樓裝有樓宇自控系統以后,可節省能耗 25%,節省人力約 50%。冷熱源采用樓宇自控系統后,同常規控制相比,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精度。從統計數據來看,一般來說,可以 節省20%~30%左右的冷量,夏季溫度比設定值每升 1℃約可節省10% 的冷量。這些對于減少運行費用與節約能源均有重要意義。且出現故 障,能夠及時知道何時何地出現何種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高新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建筑物的結構、 系統、服務及管理最優化組合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個 合理、高效、節能和舒適的工作環境。節能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建筑電氣設計全面技術經濟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樓宇自控系統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而誕生的。
1.3 系統設計目標
1.3.1 實現目標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監控:
監控整個建筑物內的空調、照明、給排水、送排風、冷熱源、變配電、電梯等系統設備的各項重要運行參數以及故障報警的數據,
① 空調系統監控內容
風機運行狀態顯示
送風溫、濕度測量
濾網壓關狀態
l 啟停控制
l 風機故障狀態
l 手動/自動狀態顯示
l 水閥調節
② 給排水系統監控內容
l 水泵運行狀態顯示,故障報警,啟停控制
l 水箱、集水井水位顯示及報警
③ 變配電系統監測內容:
高壓柜監控內容:
l 高壓進線主回路運行狀態、故障報警等;
l 進線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因素等參數低壓配電柜監控內容:
l 低壓進線主回路運行狀態、故障報警等
l 低壓柜各主要供電的參數
變壓器監控內容:
l 變壓器運行工作狀態、故障報警
l 變壓器強制風冷機組各風機運行狀態
④ 電梯系統監測內容
監視內容:電梯運行、故障狀態、上、下行狀態。
考慮到國內相關行業操作規程及安全責任等因素,不考慮針對電梯的控制內容。
⑤ 照明系統監控內容
l 監測照明系統的運行狀態、報警狀態,包括控制照明主機等;
l 通過圖形化的界面,可以查詢到照明系統的啟動信息、故障信息等;
⑥ 送排風系統監控內容
送排風機的運行狀態顯示,故障報警,啟停控制。
手自動狀態顯示。
開關狀態顯示。
⑦ 冷熱源系統監控內容
冷、熱水機組監控內容:
l 監控冷凍機組啟/停控制、運行狀態及故障報警。
l 監測冷凍水/熱水供、回水溫度。
l 監測冷卻水/熱水供、回水溫度。
l 監測冷凍水供回水壓力。
l 監測冷凍水水流狀態。
l 監測冷卻水水流狀
1.3.2設計原則
BMS是一個復雜的軟件系統,它不僅可對各弱電子系統進行分散式控制,集中統一管理和監控,而集成后的系統應是一個開放系統,使不同的子系統和產品間接口和協議達到“互操作性”,同時還能適應發展變化的需要,從軟件工程的角度來說,BMS的設計必須實現以下目標:
1.3.2.1開放性 集成后的系統應是一個開放系統,系統集成的過程主要是解決不同系統和產品間接口和協議的“標準化”,以使它們之間達到“互操作性”。它應當提供標準數據接口、網絡接口、系統和應用軟件接口。
系統開放性特征是:
可擴展性、靈活性好;
兼容性和應用軟件可移植性強;
可維護性好、生命周期長。
1.3.2.2標準化和結構化
系統集成的總體結構必須是結構化和標準化的,既可使不同廠商的設備產品綜合在一個系統中,并相互得到高度的信息共享,又可使系統能在日后得以方便的擴充,即滿足通用性,又滿足可替換性。
1.3.2.3模塊化
系統要嚴格按照模塊化結構方式開發,以滿足通用性和可替換性。采用模塊化設計,分布實施的戰略。
1.3.2.4互連性 這種互連性體現在傳輸媒體和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各種網絡設備的配置;各種網絡互連設備的配置;以及各類機電設備、話音/視頻設備和各類控制設備等的配置。子網之間互連采用TCP/IP等標準化協議。
1.3.2.5可管理性
BMS系統是一個網絡,隨著網絡規模擴大,網絡管理十分重要。要對這樣的一個網絡進行管理,要求:
◇ 同時支持網絡監視和控制兩方面能力,能監視控制到網絡主要設備;
◇ 盡可能大的管理范圍和盡可能小的系統開銷;
◇ 網絡管理標準化。
1.3.2.6先進性
系統要采用與技術發展潮流相吻合的產品,建立一個可擴展的平臺,保護前期工程和后繼先進技術的銜接,使系統具有先進性。
1.3.2.7經濟性 經濟成本是系統集成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要求系統設計者從系統目標和用戶需求出發,在功能完善的基礎上達到造價相對合理經濟的優化設計。
1.3.2.8高效率
系統效率高低,體現在系統性能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系統實時響應與控制能力;
◇ 通信的傳輸速率和帶寬;
◇ 服務器響應數據庫請求的能力;
◇ 網絡的吞吐能力。
1.3.2.9可靠性
要采用各種措施建造一個高可用性系統。主要措施有冗余,可用性群集,共享數據群集等。簡言之,BMS系統設計應引入最先進的技術,采用分層和模塊化結構,以增加系統的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同時應考慮系統效率,減小CPU和網絡負荷,加快響應速度,提高服務能力。為管理者提供高效、便利、安全的工作環境。
1.3.3 系統功能
1.3.3.1集成各種子系統
樓宇的各種子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火災報警系統、綜合保安管理系統、廣播系統、智能照明系統,集成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系統,其接口界面標準化、規范化,完成各子系統的信息交換和通訊協議轉換,實現五個方面的功能集成:所有子系統信息的集成和綜合管理,對所有子系統的集中監視和控制,全局事件的管理,流程自動化管理,最終實現集中監視控制與綜合管理的功能。
1.3.3.2遠程監控
無論是位于企業局域網 LAN 的站點計算機,還是位于廣域網WAN 通過撥號上網的各站點計算機,只要運行 Internet Explore 瀏覽器,輸入 Web 服務器網址,再輸入被授權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和授權認證,即可瀏覽各種動態頁面。在企業局域網 LAN 上建立視頻服務器,接收閉路電視監視系統的視頻信號,并借助 LAN 或 WAN 網絡,為監控站點計算機發送多媒體信息。視頻畫面與其他實時信息完全融合。
1.3.3.3 信息發布
由Web服務器發布各種動態Web網頁和各種實時信息,浙江中控BMS顯示界面可以用模擬圖、表格、圖表等方式表現,使用圖像壓縮、動態效果和ActiveX控件、COM/DCOM組件模塊、OPC標準協議,VB Script腳本等互聯網技術進行開發。用戶通過瀏覽器可以監控設備運行、察看動態視頻、查詢大樓內部的物業資料等。
1.3.3.4ODBC數據庫連接
數據服務器安裝Windows 2000操作系統,運行SQLServer,存放系統配置,記錄各種事件,并提供統計報表。數據的查詢、報表、備份、安全、維護等功能均由數據庫系統提供友好支持。
1.3.3.5集成視頻監控
系統可以通過硬盤錄像機的RJ45網絡通訊口,直接監視大樓的動態圖像。實時視頻窗口與系統完全融合在一起,大大方便了管理,加強了透明度。
1.3.4設計標準
為了保證系統的完整性以及符合上述要求,本系統采用了大量的信息管理標準、通信協議、軟件集成模塊等等,現列舉如下:
1.3.4.1網絡
TCP/IP——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以太網上的該協議標準用于允許數據傳輸,遂道及路由。它提供在INTERNET/INTRANET上最基本的數據信息傳輸標準。
以上所提及的技術及標準將會被不同部份的 BMS(樓宇建管系統)合理采納,以確保完成系統操作數據、存取、系統集成及所定義的系統功能。
1.4系統集成說明針對******重建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中控BMS主要集成下列各子系統:樓宇自控系統、電梯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閉路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門禁系統、語音廣播系統、環境監測、智能照明系統。
1.4.1樓宇自控系統
BMS 通過RS485、RS232等接口或TCP/IP協議與BAS系統的開放端口互連,實現的BA系統功能,將BA系統與其他的智能化弱電系統完美的結合,以達到這個弱電系統的聯動,實現真正的系統集成。BMS系統對BAS系統進行如下的監控。
BAS監控范圍包括:
(一) 換熱系統及空調的監測,記錄及控制、調節。
(二) 通風系統的監測,記錄及控制。
(三) 電梯系統之運行狀態的監測及記錄。
(四) 給排水系統的監測及記錄及控制。
(五) 變配電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及記錄。
(六) 照明設備開關狀態的監測,記錄及控制。
(七) 其它系統之干接點的監測及記錄。
1.4.2換熱系統及空調的監控說明
(1) 熱交換系統
本工程采暖使用熱交換系統,將對熱交換系統進行實時監控,由于要貫徹節約能源的原則,我能將通過調節水流量的方式來對整個建筑能的不同區域供暖實現分區域溫度控制,人員集中且流動頻繁的區域,提高換熱程度,使室內溫度更加溫暖舒適;人員流動稀少區域,將控制降低熱交換程度,以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熱交換系統的監控內容如下:
電鍋爐:通過無源干接點或RS485總線通訊接口讀取電鍋爐的實時運行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狀態,對其進行實時監測,并作啟停控制。
電鍋爐供/回水總管:供/回水總管溫度、壓力監測。
供水總管水泵:手/自動、故障、運行狀態監測,啟停控制。
分區分集水器水閥調節控制。
熱交換系統的監控原理圖如下:
(2)變頻多聯空調此工程空調系統采用變頻多聯空調,夏季制冷,冬季輔助供熱。我們的BAS將通過多聯空調系統控制中心主機提供的RS485/RS232/RJ45/OPC等通訊接口及通訊協議,讀取室外機和室內機空調的相關信息。主要監測空調的運行狀態、故障、報警、運行頻率、溫濕度.
1.4.3 通風系統
(1) 新風機組
本工程將對地下二層娛樂室和地下一層的儲藏間供2臺吊頂式新風機組進行實時監控。控制內容如下 :
新風/送風溫度、濕度監測。
新風機運行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報警及開關控制。
根據室外溫度來改變送風溫度設定值,以求節約能源。
防凍開關,防止因冬季室外新風溫度過低而凍管。
DDC控制器對送風溫度、濕度進行PID控制。通過調節冷凍水電動閥的開度,使送風溫度、濕度保持在設定值范圍內。當新風機停止時,冷水電動閥將會關閉。
壓差開關將會監察新風機過濾網的狀況,當過濾網堵塞時,壓差開關便會發出訊號,以催促維護人員清洗過濾網。
風機運行狀態與風閥聯鎖,所以當風機停止時,風閥便完全關上。
(2)送/排風機
本工程將對室內地下車庫、首層公共衛生間、廚房三處總共6臺低噪聲排風機進行實時監控。控制內容如下 :
送/排風機運行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報警及開關控制。
送/排風機平時根據地下室的CO濃度、CO2濃度進行間歇排風;發生火災時,完全由消防報警系統控制。
可根據上下班時間制訂時間控制程序。
1.4.4 給排水系統
BAS系統根據大樓用水量的變化,及時調整系統中生活水泵的運行臺數以達到供水量與需水量之間的平衡,實現泵房的最佳運行,實現高效率、低能耗的最優化控制,從而達到經濟運行的目的。根據給排水的初步設計,所有潛水泵均可有磁性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啟停,消防水泵由消防系統單獨控制,因此BAS系統對潛水排污泵和消防水泵只監視不控制。
本工程主要對地下二層的2個集水坑、4臺排污泵以及設備用房內的2臺容積式電熱水器、2臺生活水泵、2臺生活熱水循環泵進行實時監控。
監控內容如下:
容積式電熱水器供/回水溫度監測。
集水井高水位的監測及報警。
生活水泵及生活熱水循環泵的運行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報警及開關控制。
潛水泵的運行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報警。
1.4.5供配電及能源管理系統
監控范圍包括高低壓配電柜、發電機及變壓器等設備。BAS采用國際常用總線接口(采用Modbus協議或Canopn協議)與供配電系統相聯,讀取每個變配電箱的相關信息。
由于現代社會一直提倡節能的理念,BMS系統也會對大樓內的能源配置進行合理的優化和管理,首先體現在對電能的能源管理上。我們將在低壓柜中安裝一定數量的電力參數智能采集儀,采集實時電力參數,通過BMS系統主服務器對電能進行合理優化管理。
本工程對配電房的高壓中置柜、變壓器、柴油發電機、低壓總會路及主要4個高能耗低壓開關回路進行實時監控。
監測內容如下:
高壓進線開關柜之開關狀態及故障報警
低壓重要回路之開關狀態、故障報警(DDC先預留點數,具體回路有待甲方決定)
變壓器之油溫、高溫報警、故障報警
發電機之運行狀態及障報警
通過電力參數智能采集儀采集低壓進線的電壓、電流、功率因數、頻率、用電量等,實現能源管理。
操作員可按需要,對重要的供電設備的用電量,電流等參數編定各類型的報表及趨勢圖分析。
本工程中,由于低壓配電的進線總容量為500kW,為了防止低壓配電超負荷運行,以及對低壓配電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實施管理監控,我們采用以下方法對低壓配電進行整體的能源監測管理:通過電力參數智能采集儀采集低壓進線的電壓、電流、功率因數、頻率、用電量等;對廚房動力、廚房送排風排煙機、熱水鍋爐、空調室外機這四個大容量的回路做能源管理監控,通過電力參數智能采集儀采集這四個回路每個回路的電壓、電流、功率因數、頻率、用電量等。當監測到進線用電量超過總容量時,將有軟件控制切斷熱水鍋爐回路,讓熱水鍋爐停止運行一定時間,等進線用電量恢復到安全范圍內再重新接通熱水鍋爐回路,啟動熱水鍋爐。
通過這個監控過程的實現,充分起到了對**胡同用電能源監測管理的目的,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1.4.6 集成電梯自控系統
電梯可分為直升電梯和手扶電梯,而直升電梯按其用途分,可分為客梯、貨梯、客貨梯、消防梯等。
電梯的控制方式可分為層間控制、簡易自動、集選控制、有/無司機控制以及群控等。對于大廈電梯,通常選用群控方式。
電梯的自動化程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其拖動系統的組成形式;二是其操縱自動化程度。常見的電梯拖動系統有以下3種:
(1) 雙速拖動方式:以交流雙速電動機作動力裝置,通過控制系統按時間原則控制電動機的高/低速繞組連接,使電梯在運行的各階段速度作相應的變化。但是在這種拖動方式下,電梯的運行速度是有級變化的,舒適感較差,不適于高層建筑中使用。
(2) 交流調壓調速拖動方式:由單速電動機驅動,用晶閘管控制送往電動機上的電源電壓。受晶閘管控制,電機的速度可按要求的規律連續變化,因此乘坐舒適感好,同時拖動系統的結構簡單。但由于晶閘管調壓的結果,主電路三相電壓波形嚴重畸變,不僅影響供電質量,還造成電機嚴重發熱,故不適用于高速電梯。
(3) 交流調壓調頻拖動方式:又稱VVVF方式。利用微機控制技術和脈沖調制技術,通過改變曳引電動機電源的頻率及電壓使電梯的速度按需要變化。由于采用了先進的調速技術和控制裝置,使 VVVF 電梯具有高效、節能舒適感好、控制系統體積小、動態品質及抗干擾性能優越等一系列優點。是現代化高層建筑電梯拖動的理想形式。
電梯操縱自動化是指電梯對來自轎廂、廳站、井道、機房等外部控制信號進行自動分析、判斷及處理的能力,是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標志。常見的操縱形式有按扭控制、信號控制、和集選控制等形式,一般高層建筑中的乘客電梯多為操縱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集選控制電梯。“集選”的含義是將各樓層廳外的上、下召喚及轎廂指令,井道信息等外部信號綜合在一起進行集中處理,從而使電梯自動地選擇運行方向和目的層站,并自動地完成啟動、運行、減速、平層、開關門及顯示、保護等一系列功能。類如集選控制的電梯由于自動化程度要求高,一般都采用計算機為核心的控制系統。
該系統電氣控制柜弱電部分通常為起運動和操縱控制作用的微機計算機系統或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強電部分則主要包括整流、逆變半導體及接觸器等執行電器。柜內的計算機系統帶有RS232或RS485通訊接口,可以與分布在電梯各處的智能化裝置(如各層呼梯裝置和轎廂操縱盤等)進行數據通訊,組成分布式電梯控制系統,也可以與上位監控管理計算機聯網,構成電梯監控網絡。
電梯監控的監控功能如下:
電梯升降控制器作為BAS系統的一個分站,它控制和掃描電梯升降層的信號,并將其傳送到中央控制站。
對各部電梯的運行狀態檢測。
故障檢測與報警,包括廳門、廂門故障檢測與報警;轎廂上下限超限故障報警以及鋼繩輪超速故障報警等。
各部電梯的開/停控制,電梯群控,當任一層用戶按叫電梯時,最接近用戶的同方向電梯,將率先到達用戶層,以節省用戶的等待時間;自動檢測電梯運行的繁忙程度以及控制電梯組的開啟/停止的臺數,以便節省能源。
當發生火警時,由電梯升降控制器控制所有的電梯,包括直升客梯和貨梯降至首層,并切斷電梯的供電電源。
電梯監控系統的構成:
根據上述電梯監控系統的功能可知,必須以計算機為核心,組成一個智能化的監控系統才能完成所要求的監控任務。同時,作為智能建筑BAS的子系統,它必須與中央管理計算機(BMS)以及消防控制系統進行通訊,使系統成為有機整體。
系統具有較強的顯示功能,除了正常情況下顯示各電梯的運行狀態之外,當發生災害或故障時,用專用畫面代替正常顯示圖面,并且當必須管制運行或發生異常時,能把操作順序和必要的措施顯示在圖面上,因此可迅速地處理災害和故障,提高對電梯的監控能力。
電梯的運行狀態可由管理人員用鼠標直接在CRT上進行干預,以便根據需要隨時起、停任何一臺電梯。電梯的運行及故障情況定時由打印機進行記錄。當發生火災等異常情況時,消防監控系統及時向電梯監控系統發出報警及控制信息,電梯監控系統主控制器再向相應的電梯DDC裝置發出相應的控制信號, 使它們進入預定的工作狀態。
本工程中,電梯總共有2臺,分為兩種,1臺是載客用升降電梯,另1臺是汽車 用升降電梯。
對于載客用升降電梯和汽車升降電梯,我們將通過電梯主機的通訊接口協議,讀取電梯的上下運行狀態、樓層顯示狀態、故障報警狀態等信息,管理人員可在監控中心直觀的獲取電梯狀態。
1.4.7 集成火災報警系統
根據火災報警系統提供的通訊協議,TCP/IP、OPC 等,編寫通訊接口,完成與消防系統的無縫集成。其示意圖如下:
如果火災報警系統不設置消防操作站,則可以通過消防控制主機的串行接口RS232或者RS485直接將其接入到BMS系統中。
火災報警系統在現代智能建筑中起著極其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火災報警系統屬于智能大廈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但其又在完全脫離其他系統或網絡的情況下獨立正常運行和操作,完成自身所具有的防災和滅火的功能,具有絕對的優先權。火災報警系統的結構、組成、功能都應符合我國現行的規范。
火災報警系統(FAS)按照我國現行的規范要求,應成一個獨立的系統。由獨 立的消防控制室、控制主機、探測器、控制模塊等組成。火災報警系統具有自己的網絡系統和布線系統,以實現在任何情況下,該系統都可以獨立運行、操作和管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實現獨立火災報警系統與樓宇監控管理系統聯網,從而達到對火災報警系統的二次監視和信息共享;并通過提供綜合保安管理系統、樓宇設備自控系統、廣播系統以及有線/無線通訊系統等相應的聯動功能,來提高防范火患和降低火災損失的能力。
因此,現代化的火災報警系統應具有聯網和提供通訊接口界面的能力。一般聯網的方式是由網關提供與BMS網絡的連接和協議的轉換,以實現火災監控管理工作站與BMS系統工作站同處同一并行處理分布式計算機網絡中,通過 BMS 系統的工作站CRT圖形控制器實時顯示火災報警的位置和狀態,并提供 BMS的集成聯動功能。因此可以視BMS系統監控管理中心是火災報警系統(FAS)的二次管理中心。
BMS 系統可實現以下功能,具體的功能由火災報警系統提供的接口協議而定:
提供各類火災報警探測器的報警統計和制表。
提供以事件聯動程序信息為主的報表, 報表內容包括: 報警設備地址碼, 描述,聯動設備名稱,描述。
提供消防值班員確認火災報警信號的時間和修改者姓名的資料。
提供消防設備運行狀況的信息。
1.4.8 集成閉路電視監視系統
閉路電視監視系統是綜合保安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以地圖方式管理所有攝像機,可以預設所有攝像機的動作序列,對每個攝像機的動作進行設置,如控制云臺的轉動、俯仰及變焦對焦,控制矩陣視頻切換器的輸出,接收 BAS 及防盜報警的報警信息并進行相應聯動,從窗口中觀察實時動態監控圖像等。
安防系統的集成有兩種方案:
1.BMS與安防系統通過 TCP/IP 連接。從安防系統取得所有信息,包括視頻,并通過安防系統控制矩陣切換,再由安防服務器通過 RS232 接口,將其控制信號傳輸給矩陣切換器,從而達到控制矩陣下屬現場設備的目的。只需要安防系統提供軟件接口即可,如上圖所示。
2.BMS直接從矩陣切換器獲取視頻流,通過視頻壓縮卡數字化以后,送到網絡上,矩陣切換也直接通過 RS232/485 進行,其他信息從安防系統取得,系統需分別編寫與安防系統的接口以及與矩陣切換器的串行通訊接口。
通常采用第二種方式,響應速度快,特別對于有球機控制的場合,響應速度尤為重要。BMS與CCTV系統集成除完成一般的錄像功能外,還能完成如下聯動及其他功能(BMS 實際實現的功能由 CCTV 系統提供的接口協議而定):
當防盜報警系統報警時,除CCTV聯動外,由BMS根據聯動關系,自動啟動錄像。
控制攝像機轉動、俯仰及變焦對焦(PTZ) 自動產生報警報警記錄明細報表。
1.4.9集成防盜報警系統
BMS 通過 API、ODBC 等接口與防盜報警系統互連,實現的功能由防盜報警系統提供的接口協議而定。一般有以下功能:
◇ 防區的設防和撤防;
◇ 報警事件的記錄和打印。
具體報警參數需根據防盜報警主機接口協議可開放的數據為準。
1.4.10集成語音廣播系統
語音廣播系統在智能建筑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多媒體會議室、室內背景音樂播放、多媒體信息廣播、突發緊急情況報警等。
BMS主要通過語音廣播主機提供的可讀取數據的RS485/232總線通訊接口及通訊協議,對語音廣播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在BMS監測到有火災、非法入侵等緊急情況發生時,可聯動語音廣播系統切換到報警模式。
1.4.11 集成室內環境監測系統
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在室內適當位置安裝一定數量的溫濕度傳感器。在BMS服務器終端可獲取室內實時的環境及空氣質量信息,用戶可通過短信和電話語音等方式獲取實時數據參數。
1.4.12 集成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就是根據某一區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時間、室外光亮度或該區域的用途來自控制照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進行預設,即具有將照明亮度轉變為一系列設置的功能。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節約能源,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借助各種不同的\”預設置\”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對不同時間不同環境的光照度進行精確設置和合理管理,實現節能。
BMS一般采用ACTIVEX、OPC等接口與其連接,具體的功能由該系統提供的接口協議而定。
一般具有以下功能:
監測系統中的設備運行狀態并給出報警;
對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進行參數設置;
對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進行控制;
BMS系統通過OPC接口對智能照明系統進行監控。
針對**胡同項目,我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主要應用于其公共區域、活動室、辦公區域、衛生間等場所,具體配置有:開關控制器、調光控制器、控制面板、人體存在感應等。智能照明模塊安裝于現場的對應回路的強電回路配電箱中,室內墻面開關將全部采用智能控制面板,86底盒安裝。
辦公區域、活動室的照明控制主要采用邏輯定時控制方式,由各個樓層的邏輯定時控制器或中央監控服務器自動控制,上班時間自動亮燈,下班后自動關燈。當某些區域需要照明時,可以通過配電箱中的面板開關打開相應的回路(非專業的智能照明系統很難做到)。
公共走道、洗手間等區域的控制由邏輯定時模塊或中央控制服務器進行集中控制,按照工作日、休息日和節假日等區分不同的時間對照明燈具進行控制,使管理簡便化,防止遺忘關燈現象。同時,也采用感應控制,即利用人體存在感應器和亮度傳感器控制燈光的明暗,盡可能利用自然光和人體感應實現節能控制。實現照度優先、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智能化管理。
在中央監控上,系統通過TCP/IP與監控服務器相連,通過服務器對系統進行編程,設定系統單元器件操作的各項功能。系統可以脫離計算機獨立運行,和計算機連接時對系統進行實時現場監控,在計算機界面上可以實時的反應出受控燈具的開啟狀態,也可對受控燈具進行開啟和關閉動作,實時檢測系統性能并作出反應,大大地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浪費。
本智能照明系統的優勢在于:
1、線路簡單,安裝方便,易于維護,節省線材消耗量,降低開發商的投資成本和維修管理費用,縮短安裝工期,提高投資回報率。
2、可實現單點、雙點、多點、區域、群組控制、場景設置、定時開關、亮度手動自動調節、實時監控、故障自檢、遙控等多種照明控制任務,節約電能。
3、控制回路與負載分離,控制回路的工作電壓為安全電壓DC24V,即使開關面板意外漏電,也能確保人身安全。
4、當建筑物停電后,由于系統中每個輸入輸出元件里都預存系統狀態和控制指令,因此在恢復供電時,系統會根據預先設定的狀態重新恢復正常工作,提高能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