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宿豫區:黨建引領“聚合力”,基層治理“繪幸?!保h建引領基層治理 凝心聚力為民服務)
揚子晚報網11月7日訊(通訊員 劉蕙凝 高原 王壯壯 記者 高峰)遍地金黃糧滿倉,碩果累累收獲忙。金秋時節,宿遷市宿豫區豫北社區的田野里一片金黃,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村民的臉上。社區黨委書記劉小春欣喜地宣布,今年的小麥產量創下新高,每畝產量是往年的數倍。這一豐收成果的背后,是社區上下半年多來辛勤努力的結果,也是社區治理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的生動實踐。
豫北社區成立于2020年9月,由3個村(社區)合并而成。和不少合并而來的村(社區)面臨的情況一樣:村班子凝聚力、戰斗力不強,經濟增收渠道狹窄。劉小春回憶起第一次帶投資商進社區時的情景,狹窄的道路、亂搭亂建以及頻繁的糾紛,社區面貌和治理水平亟待改變。
轉機出現在2021年,宿遷市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深化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推行“一委兩站五崗”組織架構模式,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們利用社區‘兩委’換屆契機,對社區班子進行優化調整,選配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的85后年輕干部擔任社區書記,將5名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吸納進入社區隊伍,干部平均年齡較上屆下降11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90%?!彼捱w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組織人事科負責人說。
引入了年輕有為的干部,社區干部隊伍的平均年齡和學歷結構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劉小春擔任了豫北社區的第一任富民增收專職員。他和同事們敏銳地捕捉市場需求,成立了首個村辦企業創信物業公司,逐步與園區內的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從提供最簡單外部空間保潔,到熟練開展精細操作空間保潔,再到綠化管養等一系列服務,先后與23家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去年創信物業收入680余萬元,占社區集體經營性總收入“半壁江山”。
集體經濟的壯大,也為社區的民生實事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全民健身廣場、社區路面修整等一系列民生項目的落地,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有不少群眾通過村辦企業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豫北社區各實體公司常態化吸納務工村民100余人,63歲的居民劉文軍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去年,他應聘成為村企的保潔員,現在每月收入超3000元。
在宿豫,以豫北社區為代表的通過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實現華麗蝶變的創新做法數不勝數:曹集鄉曹家集社區堅持“三聯”“三帶”“三提”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帶動壯大集體經濟;宿豫區民政局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服務機制為群眾送上更及時、更貼心的服務和關愛……從阡陌農田到霓虹都市,從社會大事到家長里短,在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上,宿豫越走越暢、越走越穩。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