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聚力賦能——興國縣2023年推進黨建質量過硬行動紀實(2021年黨建質量提升年)
編者按
為展示2023年各地推進黨建質量過硬行動風采,“贛州先鋒”微信公眾號現開設“黨建質量過硬行動”專欄,擬于近期刊發各地經驗做法。
2023年,興國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扎實推進黨建質量過硬行動,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開啟新篇章,先后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全省美麗鄉鎮建設先進縣、全省公眾安全感調查先進縣等榮譽。
突出政治引領
舉旗鑄魂堅定有力
旗幟鮮明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按照“五個堅持、四個結合、三個防止”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帶動各基層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把政治理論學習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對“三新”黨員開展“先鋒送學進驛站”活動,相關做法在中央主題教育簡報刊發。將調查研究貫穿檢視問題和整改整治全過程,認真踐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探索建立調研整改、協同解決機制,高質量完成36個民生項目。突出用好紅色資源,聯合市委組織部制作紅色專題片《謀事之基 成事之道》,在共產黨員網展播。創編《勤廉夜話》電視訪談,讓黨員干部沉浸式接受廉政教育,崇廉尚廉氛圍更加濃厚。
縣委書記上專題黨課
鍛造過硬隊伍
干事活力競相迸發
把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融入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開展新時代基層干部“凝心·強基·賦能”主題大培訓,分層分級舉辦各類主體班次18期,培訓5009人次。用好贛深對口合作機制,爭取干部培訓、人才等方面支持,有效提升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實施鄉鎮干部“安心”工程,啟動規模4600套鄉鎮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有效解決鄉鎮干部兩地分居、照顧“一老一小”難題。樹牢重基層、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用好“奔牛獎”“蝸牛獎”評選等機制,在中心工作一線提拔重用干部96人,最大化釋放職務職級并行政策“紅利”,干事創業熱情持續激發。
興國縣年輕干部赴深圳參加培訓
堅持固本興新
戰斗堡壘更加牢固
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推行“大崗位制”,通過增加報酬、兌現村集體經濟發展獎勵資金等,有效激發村干部助力鄉村振興活力。完善不勝任不稱職村干部退出機制,出臺村干部“十個嚴禁”“十個不得”、作風建設“五個嚴禁”,狠剎不良風氣。設立“社區吹哨”專項資金,每年安排300萬元,推動解決社區“小微項目”資金難題。組建“青年模范志愿團”,建立“紅色調解廳”“紅色直播間”等,有效破解基層治理權責不清問題,全面化解遺留十余年的江山一品“爛尾樓”問題,成為全省首個保交樓成功案例。發揮“虔新驛站”服務新興領域群體作用,在“三新”黨員中組建“五紅”隊伍,積極引導新興領域群體參與鄉村振興、社會治理。開展“機關黨建怎么干”活動,學校推行“書記找問題”,全市衛健系統黨建質量過硬行動推進會在我縣召開。
化解遺留十余年的”爛尾樓”問題
聚力書記領航
服務大局有為有效
堅持“書記領航”行動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謀劃、同落實,全縣116名黨組織書記領航“攻薄促弱”和“提質增效”類項目151個,推動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深化“紅色治理 ”機制,引導黨員在防洪抗臺、防冰減災等一線沖在前。開展“我為群眾解難題、我為企業優環境、我為發展作貢獻”系列活動,在重點工程項目中成立臨時黨支部46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項目攻堅、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上“擼起袖子加油干”,全年簽約引進項目數量、體量創歷史新高,國家級龍頭企業實現“零突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外資增幅均邁入全市“第一方陣”,全縣“拼經濟、拼發展”干勁活力滿滿、熱氣騰騰。
客商在興國縣招商推介會上集中簽約
來源:部黨建綜合科、興國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