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探秘百年紅色新地標——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銘記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時強調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
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喜慶時刻,
一座莊重大氣的紅色新地標——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在首都北京正式開館。
這是國內目前單體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面、
地位最重要的國家級展覽館。
今天,
《人民畫報》記者來到這里,
帶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
感悟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之路。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2018年9月10日,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開工建設,
2021年5月5日,竣工落成,
歷時近千天,
近五萬人直接參與建設。
從空中俯瞰,
展館呈現“工”字形,
寓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外觀采用傳統的柱廊式結構,
方正端莊、質樸大氣,
東西兩面立有28根廊柱,
象征中國共產黨經過
28年浴血奮戰建立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西側廣場上,
名為《旗幟》《信仰》《偉業》
《攻堅》《追夢》的
五組雕塑莊嚴矗立,氣勢恢宏。
▲《旗幟》 5米高的座臺上,總高8.1米的雕塑《旗幟》猶如一面迎風招展的巨大黨旗,氣勢如虹,金色的黨徽光輝奪目。
▲《信仰》 雕塑由四面四個板塊構成,依次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偉業》 《偉業》重點反映一百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艱苦奮斗,發奮圖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
▲《攻堅》 《攻堅》由四面、12個場景組成。正面以脫貧攻堅為核心意象,構成頂天立地的新時代攻堅群像。自正面開始分為開路先鋒、高原藍圖、搶險救災、石油會戰等6個部分;背面先后為銅墻鐵壁、飛奪瀘定橋、為了新中國等6個板塊。
▲《追夢》 《追夢》重點表現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滿懷對建設美好國家、美好社會、美好生活向往的自豪,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在百年接續奮斗歷程中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毅前行的豪邁氣概。
序廳巨幅漆畫《長城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
展覽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精心設計了“建立中國共產黨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 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4個部分,通過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濃墨重彩地反映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
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手稿、
一大會址復原場景、
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展板……
展覽中珍貴的文物實物、翔實的檔案資料、
生動的圖片視頻、逼真的復原景觀,
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
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復原景觀。
多個語種的《共產黨宣言》。
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復原景觀。
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手稿。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就義的絞刑架。
朱德在南昌起義時使用的手槍。
江西永新農民賀頁朵在1931年寫下的入黨誓詞。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時穿的呢衣、呢褲。
東方紅54履帶拖拉機。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的紅旗檢閱車。
火神山醫院模型。
展覽結尾部分的“時空隧道”。大屏幕影像通過選取1921、1949、1978、2012、2020年5個重要時間節點,在光影變幻中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內容來源 |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國文明網
攝影 | 段崴/人民畫報
編輯 | 袁夢
校對 | 王伊奕
值班審校 | 黃麗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