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耀七星 稅潤滿鄉——伊通滿族自治縣稅務局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工作綜述
伊通滿族自治縣稅務局為進一步豐富“黨耀七星 稅潤滿鄉”的黨建文化品牌,圍繞實踐“三個三”,通過規范設置“三議三強”議題,積極構建“三聯三共”模式,深入開展“三樹三有”行動,扎實推進黨建工作與稅費業務雙融合雙提升,不斷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設置“三議三強”固定議題 聚焦主業抓黨建
為了有效發揮稅務機關的政治屬性,伊通稅務局從如何開好黨員大會、黨委會、支部會議入手,解析基本任務,設置“三議三強”固定議題。議思想強信念。通過黨委會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傳達黨中央最新精神和上級重要文件;通過支部“三會一課”對意識形態形勢、黨員干部思想動態狀況進行分析;通過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聽取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匯報。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實現統一思想的目的。議主業強保證。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召開局務會和業務審理會,業務骨干匯報近期業務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就推進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意見建議,使黨建和業務工作在各項舉措上相互配合、統籌推進,最終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議風險強防線。責成稅政和紀檢等部門以黨小組為單位,通過依法行政小組工作會和廉政警示教育會議,圍繞工作存在的廉政風險、稅收執法風險、非職務犯罪、網絡安全和保密工作風險等,直面問題找差距。將日常紀檢和法制條線工作要求同部署同落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落實“三個堅決防范”風險查改部署,努力構建“管理有精度 執法有準度 服務有溫度”的稅費工作氛圍。
探索“三聯三共”共建模式 條塊協同強黨建
為了建立健全多主體、常態化、便捷化溝通交流機制,促進相互理解,提升協作效能,縣稅務局黨委始終引導和鼓勵各黨支部與省市局對口業務處室科室、全縣各行政機關單位、社區和企業等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支部聯誼,思想共進。通過與上級部門開展支部共建,分享交流介紹雙方在開展各項稅費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并將基層部門存在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上級部門。與本地企業開展“非公黨建”聯誼活動,用好紅色資源,組織實地參觀,聯合開展志愿服務,擔當社會責任。業務聯通,資源共享。縣局黨委依托綜合治稅,主動加強與檢察院、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社保局、醫保局等部門的協同聯通,推出深化線上服務高效運轉、線下聯合解決疑難雜癥的服務新模式,大力提升伊通滿族自治縣各項稅費服務質效。服務聯動,品牌共建。加強稅務局與企業的溝通聯動,傾力打造伊通特色稅收服務品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出“稅務專家滴灌服務”,組織“黨員先鋒崗”深入企業現場和項目一線,針對企業涉稅需求“對癥下藥”,為企業量身定制差異化、針對性的服務舉措;建立軟環境義務監督員制度,公開選聘10名軟環境義務監督員,為伊通稅收營商環境“問診把脈”,為大企業提供“量體裁衣”式的納稅服務;邀請20名企業代表作為“納稅服務體驗官”,發現服務盲區,不斷完善服務。
實施“三樹三有”行動計劃 選樹典型促黨建
縣稅務局堅持以點帶面、率先爭先,實施“三樹三有”行動,讓先進和榜樣發揮“聚旗”效應和“酵母”作用。樹立示范黨委,組織建設有標桿。充分發揮黨委在全局的“總開關”作用,進一步加強黨委班子自身建設,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好班子團結,發揮好黨委班子的領導核心和率先垂范作用,真正形成伊通稅務的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營造全局上下想事、干事、成事的良好氛圍。樹立示范黨支部,融合實踐有創新。完善支部各項軟硬件設施,保障每個支部都有獨立的支部學習活動室,著力開展“五小”建設,著眼打造“五好”黨支部,實現全局8個支部“一支部一特色”,大力推進支部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樹立黨員示范崗,爭當先鋒有榜樣。創建特色黨建品牌《尋找身邊榜樣的力量》,從局內選樹一批叫得響、過得硬、立得住的老中青“標桿”,有效激發老同志“傳幫帶”和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的決心,獲市稅務局的肯定,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
伊通滿族自治縣稅務局將持續以“三個三”為抓手,以增強機關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凝聚力為目標,以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為主線,以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載體,緊密結合自身稅收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探索和創新,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本報通訊員 伊宣)
編輯 | 王海霞
主編 | 馮 吉
值班編委 | 趙艷紅
執行總編 | 莊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