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服務中心設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建館-天藝數創(黨群服務中心 設計)
與黨政機關的黨建館設計廳相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計的受眾群體更為寬泛,其面向的對象除了基層干部之外,還涵蓋了普通民眾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由于受眾群體更為龐大,所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計在規劃設計方面需要考量的內容也更為繁雜。那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計應當怎樣展開呢?以下是一些要點:
(1)融合黨建共性與社區個性:要保留常規黨建館設計廳的常見元素,依據所在區域黨組織的發展歷程以及人文環境,明確黨建文化的主題定位。同時,緊密結合當下黨的思想與政策方針,充分展現黨建館的基礎元素。在此基礎上,融入社區特色,運用時尚審美與前沿科技,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既彰顯黨建文化的底蘊,又展現社區的獨特魅力。
(2)優化空間布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般位于民眾生活區,鑒于其受眾基數大的特點,空間布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必須充分考慮居民的舒適度和便捷性,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體驗感。此外,還需結合社區的居民基數、人口流動等實際情況,對空間進行綜合規劃,確保各個功能區域的合理設置和有效利用。
(3)貼近居民喜好與需求:由于社區群體包含男女老少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他們對黨建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有不同,因此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內容和形式要符合大多數居民的喜好。需要深入分析居民的興趣愛好和接受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內容和形式來展示黨建文化。并且,在場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根據不同受眾人群的特點進行區域劃分,如為小孩子打造充滿趣味體驗的區域,為年輕人設置具有時尚感的體驗區域,為老年人規劃便捷舒適的體驗區域,從而有針對性地建設展區。
以下是一些關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計的創新思路:
功能融合與拓展
(1)多元化服務功能:除了傳統的黨建宣傳、黨員教育等功能外,還應增加便民服務、文化娛樂、健康養生、心理咨詢、就業指導、法律咨詢等多種功能,打造一站式的服務平臺,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居民的多樣化需求。比如設置社區食堂、親子活動區、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手工制作室等。
(2)彈性空間設計:采用靈活可變的空間布局,通過可移動的隔斷、折疊家具等方式,使空間能夠根據不同的活動需求進行快速調整和轉換,提高空間的利用率。例如,將會議室和活動大廳之間的隔斷設計成可移動的,在需要舉辦大型活動時將隔斷打開,形成一個開闊的空間。
文化與情感共鳴
(1)本地文化融入:深入挖掘社區的歷史文化、地域特色,將其融入到黨群服務中心的設計中,如通過墻繪、雕塑、展示柜等形式展現社區的發展歷程、名人故事、傳統習俗等,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2)主題空間營造:根據不同的黨建主題或社區活動主題,打造具有特色的主題空間,如紅色文化長廊、廉政教育展廳、科普空間等,為黨員和群眾提供更加生動、直觀的學習和體驗場所。
(3)情感化設計:注重細節處理,從色彩搭配、燈光設計、家具選擇到裝飾品的布置,都要營造出溫馨、舒適、親切的氛圍,讓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增強對黨群服務中心的情感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