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三項制度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加速度(黨建引領三項制度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的措施)
【國企這十年】
中共山東省國資委委員會選送
山東省屬企業黨建工作百佳案例之四
黨建引領三項制度改革 激發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文/華魯集團黨委
案例簡介:華魯集團黨委倡樹“賽馬不相馬”“誰能干誰來干”“沒有誰不可替代”三種理念,打出揭榜競聘、橫向交流、縱向掛職、交叉輪崗“組合拳”,暢通4種下的渠道,設置6種退出方式,近兩年管理人員“下”的比例達到12.76%,40歲以下年輕干部占比一年提高5個百分點。推行當期激勵、中長期激勵、精神激勵“連環招”,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全覆蓋,核心骨干人才零流失。敢于“給平臺、給待遇、給股權”用才,形成“11位院士掛帥搞創新,10大研發平臺齊發力”的創新格局。
案例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面臨“十四五”戰略布局突破、優化經濟結構、深化國企改革、強化創新支撐和人才市場激烈競爭等方面的挑戰,原有1.75萬人員規模和人才隊伍結構亟需優化升級。華魯集團堅持“強黨建、攻主業、深改革、控風險、穩增長”工作總要求,突出強實業興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堅持“惠科研、強產業、穩就業”,高度重視打造“高層次科技人才陣地”,為實現“十四五”強勢開局,打造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典范,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主要做法
(一)抓班子、帶隊伍,打好隊伍建設“組合拳”。抓實“四個絕招”:一是領導班子揭榜競聘。強力推進各級公司黨建入章,領導班子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賽馬不相馬,誰能干誰來干”,經理層換屆“全體起立、揭榜競聘”,總經理公開立下“軍令狀”,完不成就辭職,集團公司及48戶權屬企業147名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全覆蓋,實施“戰投 員工持股 職業經理人”,市場化選聘高端經營管理人才,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企業達6戶。二是大力選拔年輕干部。制訂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十條意見,梳理梯隊建設“五張清單六條線”,提拔8名優秀年輕干部進子公司班子,上下掛職、橫向交流學習120余人,40歲以下中層干部占比提至33.4%。三是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深化組織結構改革,“拆廟、攆神、搬椅子”,“全員競聘、雙選上崗”,暢通4種下的渠道,設置6種退出方式,考核末位“一年降薪、兩年降職、三年解除合同”,管理人員“下”的比例達到13%。省環科院“混改 機構重置 全員競聘”改革經驗做法被省改革辦《山東改革》專題刊發。四是加強集團總部建設。打造“定戰略、管大事、控風險、造環境”的價值型總部,形成“小總部、大部制,一人多崗、一崗多責、一專多能,AB協調互補”管理模式,“司令部”精簡高效,集團就形不成“四風”土壤。
新華制藥領導班子目標責任書簽訂儀式
(二)寬進口、嚴出口,把好人員進出“總開關”。抓牢“四項措施”:一是筑牢平臺強基固本。聚焦高端化工、生物醫藥、生態環保主業,獲批院士工作站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3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山東省創新創業共同體1個,香港華魯加掛“山東省境外引才工作站”,40余家國家級、省級科技研發平臺占領行業產業制高點。科技投入年度增長超過25%,人才激勵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引進對經濟效益的貢獻度持續增強。二是合作共贏引才育才。肯于“三顧茅廬、程門立雪”,2021年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歐洲科學院院士張友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黃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段雪等4名杰出人才,引進王玉強、韓軍等2名國家高層次專家,引進1個外專雙百團隊(4名成員,包含2名外籍院士)。三是增加招聘保障就業。貫徹落實“六保”“六穩”政策,全年招聘1578人,超額完成計劃的50%,員工規模達到1.85萬人,人才吸引力持續提升。四是暢通出口常態退出。推行“六定”經驗,落實全員績效考核,崗位動態考核全覆蓋、無死角,排名后5%強制轉崗淘汰,常態化建立5種“退出渠道”,堅決打破“鐵飯碗”,2021年市場化退出人數896人,占員工總數的4.8%。
山東省環科院與段雪院士團隊簽約
(三)重考核、強激勵,用好考核分配“政策包”。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績效考核。打造子公司主要負責人“五維一體”績效考核辦法,建立關鍵崗位人才激勵制度,突出分類考核、目標引領、行業對標、結果導向,子公司主要負責人薪酬最多相差11倍。二是堅持多元激勵。打造目標激勵、當期激勵、中長期激勵、股權激勵、精神激勵為主要特點的“多元正向激勵”體系,全年獲得人才政策資金2427萬元,實施中長期激勵權屬企業占比達62.5%,1218名核心骨干核心員工納入范圍,實現核心骨干人才“零流失”。三是堅持共建共享。率先實行工資總額周期制管理試點,將利潤總額、人均創效、科技創新等作為主要掛鉤指標,2021年人均創利50萬元,同比增長302%,人均工資增長13%以上。四是堅持行業對標。考核靠指標,指標要對標。選擇上市公司標桿企業,對關鍵經營業績指標開展行業排序,保證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華魯恒升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名單”。
華魯恒升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名單
案例效果
(一)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成效顯著。依托集團40余家國家級、省級科技研發平臺和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做好“柔性引才”文章,打造了“11位院士掛帥搞創新,90位高端人才齊發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筑巢引鳳,2021年招聘博士5人,碩士188人,“雙一流”高校畢業生43人,青年人才和招聘數量實現倍增,有力打造人才引進“源頭活水”。
(二)高水平技能人才隊伍持續發展。深度建設山東省首批“金藍領”培訓基地,開展“金藍領”培訓179人,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600余人,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495名。擁有山東省首席技師27名,約占全省總量1/10,高級技能人才2953人,年度增幅30%。
(三)集團改革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當前,以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關鍵核心技術人才激勵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三項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取得良好成效。集團各項經濟指標呈現爆發式增長,利潤總額由30億級跨越發展到90億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1年各項改革任務已全部完成,三年行動任務完成比例已達94.7%,集團高質量發展成果得到中央及省內核心媒體的高度認可和大力宣傳,集團“勇于改革、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形象更為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