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和諧發展——榮縣黨建工作綜述(黨建引領工作總結2020)
五月的榮州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山坡上,綠意蔥蘢,粗壯的玉米苗迎風搖曳,肥壯的牛羊在山坡撒歡;稻田里,嫩綠的秧苗鋪滿大地,魚兒在水中自由戲水;規模養殖場里,肥溜溜的豬兒在公寓里酣睡,產蛋的母雞在歡快歌唱;工廠里,飛針走線,機器轟鳴,焊花飛舞……
越溪河畔,萬畝枇杷園掛滿沉甸甸的果實;旭水河畔,一望無際的蔬菜大棚里處處是彩虹番茄、茄子、黃瓜,豐收的景象倒映在旭水河。
生機盎然的榮州大地,鮮艷的黨旗在田野迎風飄揚,熠熠生輝的黨徽在車間閃光,黨建引領,和諧發展,在榮州大地創造了許多奇跡。
陣地建設日新月異
抓基層黨建,陣地建設非常重要。黨在基層的陣地,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地方,起到的是引領的作用,是旗幟和方向的效果。榮縣村(社區)陣地建設,正日新月異。
從“流動辦公室”到有固定90平米陣地,從“袖珍陣地”到300平米的“1 6 N”黨群服務中心,榮縣高山鎮牛王廟村陣地建設,在近10年里經歷了三次跨越式升級。
“這處新陣地,房屋建筑面積350多平米,還有1200平米的村民廣場,比此前的陣地足足寬了200多平米,今年2月份就入駐辦公了。不僅能滿足村委辦公,還能滿足‘教育培訓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衛生計生中心、綜治調解中心、農家購物中心’六個功能需要。這里就是凝集全村黨心、民心的主陣地。”牛王廟村黨支部書記朱文華說。
高山鎮馬塘村陣地,也同樣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今天300平米“標準”陣地的蛻變。總投資110余萬元拆舊新建,如今寬闊的村民廣場有綠化、有亮化、有運動健身器材,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陣地。開放式的辦事大廳,窗明幾凈,椅子、便民飲水機、空調一一俱全。“拆建前,是不足90平米的小青瓦房,場地狹窄,條件簡陋,黨員開展組織活動沒地方,更不說開群眾大會了。”馬塘村黨支部書記曹真祥說。
高山鎮馬塘村、牛王廟村的陣地蛻變,是縣委組織部2021年至2023年開展陣地建設三年行動的縮影。
縣委組織部介紹,全縣有248個村(社區),2021年實施“三年行動”之前,就有118個村(社區)陣地達不到300平米的標準,其中有23個村(社區)陣地在90平米以下,而河口鎮河東社區陣地不足60平米。
縣委組織部介紹,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縣委組織部對不達標的村(社區)進行了詳實的調研并會同鎮街黨委進行了科學規劃,并多方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已經對全縣第一批57個村(社區)陣地進行了新建、改擴建等,觀山鎮板橋村新建的標準陣地已經投入使用。
據悉,今年全縣將繼續實施41個村(社區)陣地建設,剩余的20個村(社區)陣地建設將在2023年完成。
基層組織煥發新活力
來牟鎮一洞橋村,當地百姓翹拇指點贊產業好,村組干部贊民風正,相鄰村夸這里是學習典范,各級黨委給予肯定是黨建引領走對路。這么一個生機蓬勃的村子,發展引擎來自哪里呢?縣委組織部介紹,通過換屆,筑強了村級“主心骨”,建強了攻堅“先鋒隊”, 育強了人才“后備軍”。
縣委組織部介紹,通過村黨委牽頭建構“黨組織 龍頭企業 專合社 基地 農戶 訂單”利益綜合體,已帶動村民擴建茶園1萬余畝,培育茶葉加工企業9家、5畝以上茶葉種植大戶106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40個,人均增收2000元。
該村黨委書記程天祥介紹,通過連續多年舉辦茶葉旅游節系列活動,2021年舉辦的茶旅風情季活動吸引游客近5萬人次,現場銷售訂單總額超過1000萬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純收益達21萬余元。
來牟鎮一洞橋村,僅是榮縣換屆后村(社區)班子涌現活力的縮影。縣委組織部介紹,縣村(社區)班子換屆后,呈現出三大特點:
團結協作,班子運行順。2021年換屆后,村(社區)“兩委”班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團結協作意識強烈,班子的政治力、執行力和合作力均比較強。
作風務實,工作能力強。各村(社區)“兩委”班子勇于擔當、苦干實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已建成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6個。
擔當作為,精神狀態好。通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洗禮,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擔當擔責、攻堅克難、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精神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層社會治理花兒紅
就在4個月前,全省唯一的“全國老干部工作先進集體”殊榮花落榮縣,這份榮譽的背后,是榮縣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結果。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縣委組織部介紹,創新推動的基層社會治理,形式新、載體多、效果好、復制性強。首屈一指的那就是全省有名的“說事工作室”。
2017年,榮縣副廳級離休老干部王正國,發揮余熱主動投身社區社會治理,在全縣率先創辦了“王大爺說事工作室”,自 “開業”以來,來“擺龍門陣”的居民更多了,鄰里糾紛愈少了,三年時間里共接待了群眾600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130條,解決各類問題8件。老百姓們“愁眉苦臉來,喜笑顏開去”,不少基層問題在源頭上得到了妥善的解決,達到了“治未病”的作用。
縣委組織部借勢發揮,連年不斷向全縣各鎮街推廣,先后延伸出了高山鎮“夏幺爺說事工作室”、鼎新鎮“鼎言鼎事說事工作室”、雙石鎮“曉燕說事工作室”、長山鎮“老聲長談”“專家門診”……
縣委組織部介紹,目前,全縣已有不同稱謂的說事工作室20個,不僅鎮街有、而且村(社區)也有,這些說事工作室均由214名離退休的老黨員老干部組成。“說事工作室”已經成為榮縣基層社會治理品牌。
截至目前,全縣“說事工作室”共接訪群眾1734人,解決各類民事糾紛331件,處理政策咨詢類問題86件,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肯定認可,《天府晚霞手機報》和《四川省委老干部工作情況交流》刊發了相關經驗做法。
在榮縣,除了“說事工作室”這一品牌外,還組建了以老黨員、老干部、黨員志愿者、入黨積極分子、返鄉創業優秀農民工為主的“壩壩宴”志愿服務隊249支,他們成為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小喇叭”,執行政策的“領頭人”。(蔣兵)
編輯:馬莉莎
編審:舒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