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源動力”——鎮原縣平泉鎮南徐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來源:隴東報-掌中慶陽
?
近年來,鎮原縣平泉鎮南徐村延伸黨建工作“觸手”,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發展上,突出黨支部“領頭雁”作用,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研究提出了“強在黨建上、富在產業上、美在環境上、穩在糧食上、好在民風上、重在管理上、根在文化上”七條抓促措施,繪就了一幅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
筑牢“一個陣地”
激活鄉村振興引擎
走進南徐村,一排排紅墻青瓦的特色農宅錯落有致,一幅幅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墻體彩繪格外醒目,生動的畫面展現出新農村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
南徐村雖地處塬面,但由于人口眾多,以前農業生產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村民收入低,集體經濟薄弱。
如今,南徐村以黨建為引領,按照“一軸”(以省道319線為發展帶動軸線)、“一線”(打造平湫風情線)、“兩心”(以“蘋果小鎮”和正大養豬為核心)、“三區”(綜合服務區、高標準生態種養區和山林風光展示區)、“多節點”的發展格局,不斷提升鄉村發展內涵和品質。
今昔對比,南徐村黨支部書記楊智勇深有感觸:堅強有力的黨組織是推進鄉村振興、農村發展的“主引擎”。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2021年,南徐村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平均年齡較上屆下降了12歲,其中“80后”村干部就占半數。村“兩委”班子成員各執其事、各負其責,引導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濃厚氛圍,凝聚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強大組織保障。
融合“三項產業”
唱響現代田園牧歌
“以前種地都是靠天吃飯,自從鎮黨委和村黨支部共同努力引進海升集團以后,我家里的10畝地流轉給海升集團,我還在海升集團的基地里打工,收入比以前好多了。”南徐村脫貧戶徐振席滿足地說。
和徐振席一樣,凡是把土地流轉給海升集團的南徐村村民,都可以在海升矮化密植有機蘋果示范基地務工,既能拿固定的土地流轉金,又能在基地打工掙錢,村民們有了雙收入。
去年以來,南徐村緊緊圍繞“支部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上、農戶富在產業上”的目標,以黨建品牌創建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通過支部推動、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引領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優化一產、發展二產、振興三產”,南徐村以穩糧保供為前提,堅持走新型發展路子。圍繞飼草玉米種植和海升蘋果產業園區,打造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休閑農業,促進種植業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以正大養豬基地為引領,積極推廣養殖小區發展模式,建設現代化規模養殖重點村。同時,引導群眾發展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的蘋果、肉兔、桑蠶等庭院經濟,實現多點開花、競相綻放。依托已建成的海升蘋果基地及正大生豬繁育基地,利用其加工、包裝、倉儲及銷售功能,衍生發展物流產業,解決農作物銷售難問題,反向促進一產、三產發展,去年帶動就近入園務工650人次,增收480多萬元。針對南徐村本身的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優勢,打造紅色文化旅游亮點,創造特色文化品牌,逐步實現特色優勢產業市場化發展和規模化運營,推動一二三產融合多元發展。
推進“三大革命”
繪就美麗鄉村畫卷
近日,記者走進南徐村胡同組村民楊冬年家中,只見窗明幾凈,家具整齊,一家人滿臉洋溢著幸福笑容。
在村部不遠處的南徐文化產業園,老黨員崔小平為群眾講解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崔小平還是村上環境衛生服務隊的志愿者,他通過自身行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環境治理中。有了村上志愿者的帶動,家家戶戶莊前屋后干凈整潔,實現了從“一處美”到“全域美”的轉變,“風景這邊獨好”的最美底色日益凸顯。
近年來,南徐村堅持把環境綜合治理和拆違治亂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作全域推進、全力抓促,全面開啟“美顏模式”,縱深推進“三大革命”。引導黨員“亮身份、踐承諾、爭先鋒”,帶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先后“三化”庭院70戶,清運垃圾23噸,整治沿線濫搭亂建55處。結合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敬老愛老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村風民風根本好轉,鄉村建設從“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
今年,南徐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讓農戶的“錢袋子”鼓起來,生活好起來,村莊環境美起來,逐步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本文來自【隴東報-掌中慶陽】,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