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柳州做法在全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近日,自治區組織召開全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電視電話會議,研究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和中央組織部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全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維平同志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近年來,柳州市堅持黨建引領,圍繞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以實施“屯屯達標、村村建強、整鄉推進、整縣提升”行動為載體,深化拓展村級黨組織“紅旗村”有效做法,開展“標桿鄉鎮”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落實向重點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結合鄉鎮黨委換屆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開展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輪訓,著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
三江縣八江鎮布央村集體經濟分紅
駐村工作隊員組織田園黨課活動現場
全面推行“三會興屯”治理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堅持鍛長板、補短板、強弱項相統一,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百日攻堅”行動,高質量完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建成集體經濟示范產業園28個,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總量超7億元,新增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56.3%。累計投入2.8億元為鄉鎮新建改造周轉房2167套,解決鄉鎮干部后顧之憂。2021年,整合資金1500萬元,推進全市1007個村級組織場所全部達到300平方米以上。
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鹿寨縣實施黨建項目化推進鄉村振興
開展新一輪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輪換工作,全市共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1067人。2021年,已通過實地核驗選出上報自治區的全區首批示范縣1個、示范鄉鎮11個、第五批“星級村”黨組織129個,柳州市第三批“紅旗村”150個。
鹿寨縣中渡鎮作為全區六個代表之一在會上進行了典型發言。全文如下:
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
推動千年古鎮走上新時代振興之路
中共鹿寨縣中渡鎮委員會
中渡鎮位于鹿寨縣西北部,距今有 1700 多年的歷史,文旅資源豐富,先后獲得中國特色小鎮、全國文明村鎮、自治區級生態鄉鎮等榮譽 29 項。近年來,鎮黨委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來我鎮調研時提出的“做大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指示精神, 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努力走出千年古鎮新時代振興之路。
一、突出政治功能,建強一線戰斗堡壘。一是持續推進理論武裝。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鎮黨校為平臺,以“三會一課”為主要載體,筑牢思想根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組織開展“捫心自問” 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做到不忘初心、勇擔使命。二是提升基層黨建質量。實施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基層黨建質量“雙提升”行動,深化評星定級、紅旗村創建等工作,獲自治區命名星級村 10 個、市級命名紅旗村 4 個,鎮黨委被評為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三是加強黨建整體建設。實施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鄉鎮創建行動,著力打造以英山社區為軸心,以長盛、朝陽、馬安、大兆等 4 個村為支線的“一軸四線”黨建示范帶,帶動全鎮黨建工作整體提升。
二、集聚組織力量,推動做大特色產業。一是黨員干部引領 促發展。堅持黨建與項目建設“一盤棋”謀劃,把黨員干部編入重 大項目工作組,高質量完成總投資達 60 億元的中國特色小鎮、古鎮風貌改造提升、烏東德變電站等重大項目 60 個,增強了發展后勁。二是項目一線培育人才強支撐。堅持在一線發現人才,立足 富硒水稻、有機茶、干切粉等 20 余種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吸收 21 名優秀創業青年入黨,將 15 名優秀創業青年培養成村干部。三是發掘鄉村資源添活力。聚焦特色資源, 因村施策發展“一村一品”,抱團推進 4 個集體經濟項目,帶動全民參與產業開發,促進文體旅農產業深度融合。如大兆村因地制宜發展民宿經濟,實現鄉村旅游年收入 1200 萬元。2020 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 140 萬元,同比增長 54.3%。
三、強化黨建引領,提升鄉村建設“形實魂”。一是推動優化 發展環境。推行“黨建進景區”,在各旅游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設 立“紅色驛站”“黨員示范崗”“黨員服務窗口”,組織黨員積極參與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走進神奇中渡”旅游文化美食節等 活動,助力改進旅游服務質量,實現年接待游客 200 萬人次、旅游消費達 3 億多元。二是打造紅色教育基地。依托鹿寨紅色文化展館、西眉山烈士紀念碑、紅色驛站等資源,開發中渡紅色旅游 路線,深入挖掘革命歷史創作鹿寨紅劇,打造“四十八弄”剿匪文 化,開展“紅軍宴”等特色活動,每年接待學習培訓的黨員干部約20 萬人次。三是培育古鎮文明新風。依托中渡古鎮“和家宴”文化, 打造“家風家訓”一條街。開展“星級文明戶”“我身邊的好人”等評比活動,文明創建參與率達 100%。中渡鎮、大兆村獲評全國文明鎮、村,2020 年中央電視臺《中國影像方志》欄目深度宣傳報道了我鎮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來源:柳州市委組織部
排版:李奇
校對:黃鈺 韋曉鑾
編審:秦文斌 管明春
責編:李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