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時期“楓橋經驗” 打造“黨建+12345”基層社會治理“苗橋樣板”
苗橋鎮位于永城市最東部,每天清晨,迎來照進河南省的第一縷陽光。近年來,苗橋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3.8萬苗橋人,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建設思想,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穩定,抓好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防范化解基層社會風險矛盾為著力點,以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為抓手,以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狠抓基層黨的建設和社會治理,著力打造“黨建 12345”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實現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的有機融合,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持續提高。苗橋鎮先后被評為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省信訪維穩先進單位。
A
堅持黨建引領
確保社會治理正確方向
永城市苗橋鎮強化組織引領,明確鎮黨委書記是社會治理第一責任人,實行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一肩挑”,選優配強20個行政村“兩委”班子,為基層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投資500多萬元新建改建20個黨群服務中心,把黨群服務中心、綜治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堅強前哨”;強化能力引領,深入推進“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充分利用鎮委黨校開展基層黨員干部全員覆蓋培訓工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頭腦,引導基層干部在處理實際矛盾問題中得到鍛煉提升;強化機制引領,鞏固拓展“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健全完善“4 4 2”黨建制度體系以及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制度,認真落實村干部基本報酬正常增長機制和績效考核制度,扎實開展基層社會治理逐村觀摩和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季度隨訪調查等,引導基層干部群眾更好地履職盡責、發揮作用。
B
堅持體系建設
打造社會治理綜合平臺
苗橋鎮著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傾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和綜治工作平臺、便民服務平臺、綜合執法平臺、應急管理平臺,針對社會治理中相關職能部門各自為政、力量分散、運行不暢、效能不高等問題,大力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統一受理,分類調處”工作機制,整合各方力量、集約各類資源、激發各方活力,打通信息孤島,實現基層治理信息“一個端口進、一個端口出”,實行規范化日常管理;建立“一村一干一警一法一連(隊)一組一平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即一村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民警或輔警、一名法律顧問、一個民兵連(應急分隊)、一個矛調小組、一個綜治平臺,整合優質資源,發揮各方力量,構建“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管理體系;實行鎮村兩級矛盾調處聯動,村級成立以村干村警法律顧問、“五老人員”、優秀鄉賢為主的矛盾調處小組,鎮級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同時,建立五級社會治理微信群,干部群眾只要掃描二維碼,通過平安苗橋App,就能實現信息共享、互動交流、鎮村聯動;鎮綜合指揮中心通過分析研判、分流交辦、反饋督查、獎懲問責等措施,實現群眾“線上”點單提訴求、部門“線下”服務辦實事,做到問題早發現、隱患早排除、矛盾早化解。
C
堅持雙向發力
匯聚社會治理強大合力
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中,苗橋鎮始終堅持雙向發力,形成合力,強化黨委領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動“放管服”改革,推進監管方式轉變和政務服務創新,實現從政府大包大攬社會事務管理向政府主導、社會共治轉變;同時,充分發揮鎮綜治中心、“三五”基層黨建工作日、星級人大代表聯絡站、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民主議事等平臺作用,傳遞黨委政府聲音,樹立正確治理導向;發揮基層群眾主體作用,把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做到村務政務公開;建立健全“一約五會”制度,探索建立“人民調解 駐村法官 一村一警 五老人員 鄉賢人士”組團式化解矛盾糾紛機制。
D
堅持三網共建
創新社會治理科學路徑
苗橋鎮織密五級管理網,按照城鎮150戶或500人、農村村民小組和社區樓棟為基礎網格的管理區域,將全鎮20個行政村(含2個社區)、89個村(居)民小組劃分成469個網格,形成“鎮——管轄區——村——村民組——網格聯絡員”五級管理體系??椕苊袂闇贤ňW,該鎮建立健全綜治主任、平安建設信息員、治安信訪隱患預測員、安全生產勸導員、災害信息統計員制度,全鎮共配備20名村級專職綜治副主任,選聘60名平安建設信息員、40名治安信訪隱患預測員、40名安全生產勸導員、40名災害信息統計員,組織開展3次大走訪活動,進村入戶走訪3.2萬余人次;建立民警工作站和治安卡點,安裝平安大喇叭,實施“雪亮”工程,安裝防范照明路燈,在礦區周邊、集貿市場、各村和各個重點路口安裝500個公共視頻設備,全鎮8個“藍天衛士”聯網并接,24小時實時監控;所有企業、學校建立治安室,村村建立義務打更巡邏隊,農戶實行十戶聯防。織密防控網,有效預防各類案件的發生。
認真落實“三五”基層工作日和接訪制度,以村(社)矛盾調處平臺建立為抓手,整合基層民調會、矛調小組以及農村“五老”調解力量,推動矛盾訴求“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調處,一攬子化解”;積極推行“無刑事案件、無群體性事件、無邪教活動、無涉毒人員、無傳銷活動、無電信詐騙、無新冠疫情、無安全事故”的“八無村”創建工作和“學法用法無違法、家庭和諧無暴力、鄰里和睦無糾紛、崇尚科學無邪教、安全防范無隱患、同防聯控無疫情”的“平安家庭”創建工作。
E
堅持多措并舉
提升社會治理總體效能
苗橋鎮在完善治理思路舉措、健全制度機制上積極進行探索實踐,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完善《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聯席會議制度》《綜治工作平臺運行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明確工作職責,確保平臺運行規范高效。幾年來,該鎮堅持對全鎮所有網格聯絡員定期進行法律知識、信訪矛盾化解、消防安全、環境保護、民生服務、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訓,使之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全科醫生”。該鎮堅持把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社會治理工作隊伍作為重中之重,提高治理精細化和精準化水平,先后成立3個由鎮信訪、司法、自然資源、派出所、勞動保障等部門人員組成的信訪矛盾化解專項小組,成立一支20人的應急救援隊,建立一支103人的專業保潔隊伍,邀請“醒悟閣”心理咨詢團隊定期開展心理咨詢,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多次進行實地指導等。健全社會治理督導常態化考核機制,鎮綜合協調室經常組織開展問卷調查、電話回訪、暗訪檢查,全面、深入、細致了解各平臺、職能站所及各村推進社會治理工作情況。
F
堅持五治融合
匯聚社會治理能量
苗橋鎮以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為目的,堅持完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致力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受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充分發揮鎮黨建廣場、廉政廣場、好人廣場、文化廣場、法治廣場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以及各村宣傳陣地作用;建立以村級黨組織為主導,以轄區居民為主體,各類社會組織、群眾團體、法人單位、行業協會等經濟組織共同參與的工作聯動機制,進一步壯大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力量;在推進村綜治中心建設方面,實行“一村一警”和“一村一法律顧問”,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健全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制度;全面推行信訪矛盾“三到位一處理”工作法,對于各類訴求合理的部分解決到位、部分合理的部分解決到位、不合理的解釋到位,無理纏訪鬧訪的堅決依法打擊處理;重視德治教化,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舉辦四屆“最美苗橋人”以及“四美鄉村”“五美庭院”“十星級文明戶”評選表彰活動,引導群眾向善向美;以智治為支撐點,不斷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平臺建設,開通鎮村組干部群眾“隨手拍”微信公眾號,推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提升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化水平。
使命重在擔當,實干鑄就輝煌。苗橋鎮黨委政府堅持把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上,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指導下,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敢謀新篇的勇氣、敢于擔當的作風,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檔升級,著力打造了“黨建 12345”基層社會治理“苗橋樣板”。
來源:河南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