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互聯共建”凝聚鄉村治理合力
“這下好了,再也不用愁蔬菜銷路了。”12月6日,正在蔬菜大棚進行管護的武鄉縣石北鄉下莊村“90后”農民郝旭晨高興地說,“聯合總社的建立讓我們發展底氣更足了、勁頭更大了。”
郝旭晨所說的聯合總社全稱是武鄉縣石北鄉集體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為破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不暢、村級“三資”管理不善、服務群眾不強等難題,石北鄉積極探索“互聯共建”發展模式,組建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推動村集體經濟與群眾增收相融共進、互利共贏,凝聚起了鄉村治理合力。
“抓黨建、促治理,興產業、謀發展。”石北鄉黨群服務中心主任李留軍道出了石北鄉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密碼”,“‘互聯共建’的基礎是組織聯建,根本是產業聯興,保證是人才聯育,目標是鄉村聯治。”
石北鄉充分整合12個基層黨支部黨建資源,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組織生活同開展、黨建工作同研究、黨建資源同分享、黨建經驗同交流的黨建機制。各村黨支部以產業發展為軸心,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引領產業發展。石北鄉集體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黨支部,下設蔬菜種植、經濟林產業、技術服務、信息和營銷服務、勞務服務等聯合黨小組。各村以成立聯合黨支部為契機,通過推行“黨支部 公司 集體經濟 農戶”的土地流轉新機制,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對流轉土地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統一對外合作。
“聯合總社將全鄉1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整合到一起,改變了單個合作社‘單打獨斗’‘資源零碎’的局面。”石北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郝亮說,“有利于合作社發揮區別優勢,打造特色品牌,有利于資金、土地、技術、人力等各類資源資產整合,不僅搭建起了農戶與市場之間產銷對接的橋梁,暢通了農副產品內產外銷的‘最后一公里’,而且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石北鄉一批“土專家”“田秀才”也紛紛加入聯合總社,幫助群眾從傳統農業耕作中解脫出來,獲取更多更穩定的收益和就業機會,帶動更多農民朝著技術骨干、行家好手的方向發展,形成了人才聯育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各村著力規范民風民俗、糾正生活陋習、培育良好習慣,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和群眾參與氛圍,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齊抓共管、同頻共振的鄉村治理工作新局面。
“整合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益。”石北鄉黨委書記吳少偉表示,聯合總社將通過組建文化旅游、農產品加工、勞務輸出等公司,全力打造千畝蔬菜種植園區、千畝干果經濟林、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千畝雜糧種植和千頭規模養殖示范小區,為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農民持續增收、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發揮積極作用。
王秀娟 趙海鵬
(責編:馬云梅、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