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六位一體”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新格局(社區黨建六位一體包括)
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
近年來,河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區治理的重要論述,深化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改革,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推動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統籌協調機制,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服務體系基本完善。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范在街道、社區兩級設立物委會,配齊社區物業管理員,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商解決物業服務管理中的問題。通過成立黨支部、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實現物業服務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各地普遍叫響“紅色物業”這一品牌。通過改擴建、租賃、調劑等方式,實現試點社區綜合服務站全覆蓋。社區居民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如唐山市實行黨建引領“六位一體”社區治理,全市所有街道、社區均實現物委會全覆蓋,“六位一體”社區治理體系構建率達到100%。保定市競秀區探索融合性黨建模式,形成區域化黨建成員同向發力、參與治理,黨的建設的根本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張家口市強化黨建引領,全市1200多個小區實現了社區治理的好轉,社區物業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運行機制逐步完善。各地逐步完善基本工作制度和政策體系,構建物委會體制機制架構,明確街道、社區兩級物委會和社區物業管理員職責,理順物委會運行機制和工作規程,規范物業管理員隊伍建設、業委會成立流程、樓門長選任管理等,基本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統領,居委會為基礎,綜合服務站為平臺,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等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工作體系、工作機制。如石家莊市明確物委會建設標準、程序、規范,完善了工作機制和運轉流程。承德市建立了“發現、協商、決策、落實、監督”全鏈條物委會管理機制。廊坊市廣陽區規范樓門長隊伍管理,構建“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單元”五級治理體系。
三是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聚焦小區有人管、安全有保障、難題有人解等群眾關切,通過“六位一體”統籌協調機制,有效化解居民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矛盾糾紛,因地制宜創新社區服務方式。如秦皇島市組織開展“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為居民打造暖心之家”活動,主動服務群眾需求。滄州市新華區推行“136”智慧網格民意快遞治理模式,訂單式管理、快遞式流轉辦理民情事項,矛盾糾紛通過協商解決成為常態。衡水市冀州區把責任心強、熱心為居民服務的業主,特別是黨員志愿者推選為樓門長、網格員,實現“事事有人管,服務零距離”。定州市開展“民評政、民評官、民評民”三評議活動,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四是社區服務更加智能。大力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將人、地、物、事、組織全部納入智慧社區平臺,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如唐山市高新區開發建設“1 2 X”智慧社區管控系統,邯鄲市峰峰礦區打造智慧峰峰指揮平臺,搭建黨建、安防、家居、養老等不同場景,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實現信息技術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數字技術的加成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邢臺市巨鹿縣探索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打造“巨好辦”數字鄉村綜合管理平臺,設置了事件上報、分類受理、響應指定、部門處置、結果反饋“五步流水作業”流程,構建了“自上而下、主動解難”服務體系。
12月10日,河北省召開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視頻推進會,總結改革成果,分析形勢和問題,對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創新發展作出安排部署。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基層治理的決策部署,以社區居民為本,深化改革創新,持續完善“六位一體”統籌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社區治理新格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河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勇)
來源:《中國社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