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墻 看“火焰藍”的一扇“窗”
人民網記者 邵蘭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柳湖消防救援站里,每季度由消防指戰員自己創作主題黑板報是延續了10年的“老傳統”,而動態顯示當日執勤情況的“一號通”公示牌則代表著這支隊伍建設發展的“新風格”。在“老傳統”“新風格”的延續與創新中,柳湖消防救援站不斷增加文化素養建設內容,走出了一條“文化建隊”“文化育隊”的特色之路。而站內的四面特殊墻體,正是柳湖消防救援站“多彩隊站文化”建設的縮影。
浮雕墻:講述消防故事
柳湖消防救援站內的消防發展史浮雕墻。人民網記者 邵蘭攝
鉆木取火的歷史、最早的火災文字記錄、古老的消防裝備、科技智慧消防……這塊于2023年10月建成的浮雕墻全長30米,涵蓋6大板塊的豐富內容,將歷史文化與消防文化元素緊密結合,生動的畫面和場景展示,營造出了濃厚的消防安全文化氛圍。
據介紹,柳湖消防救援站開展的紅門開放日活動中,預約參觀的各類團體通過這面浮雕墻,便可以直觀了解消防救援事業的發展。這面浮雕墻也成為傳播消防安全知識、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重要載體。
榮譽墻:砥礪奮進建新功
柳湖消防救援站內的“功勛車”榮譽墻。人民網記者 邵蘭攝
柳湖消防救援站于2008年按照二級站標準建隊,2011年7月正式投入執勤。站內這面榮譽墻以消防站建隊時的第一輛消防車作為創作背景,將功勛車與榮譽墻融為一體。
“展柜中間的30個手模,是建隊以來所有曾在這里奮斗過的消防指戰員的真實手印。他們以隊站為榮,我們以他們為傲。”柳湖消防救援站站長石國乾指著手模下方的空白處說到,“這些年來,一代代消防指戰員薪火相傳、接續奮斗,我們的隊伍也是如前輩所愿,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人才輩出。未來,這里也將留下屬于他們的印記。”
笑臉墻:聚焦“最閃亮的星”
柳湖消防救援站內“119”圖型的笑臉照片墻。人民網記者 邵蘭攝
進入柳湖消防救援站一層消防車庫,在通往二層的樓梯間,一面記錄消防指戰員們訓練生活的笑臉照片墻格外引人注目。
“初心印記”記錄消防員們入隊以來個人成長的點點滴滴,“先鋒光芒”是身邊可信可學的榜樣,“班長說”“隊員說”都是大家最真實的心聲和感悟。
“我們用消防員們的笑臉照片拼湊成‘119’樣式的照片墻,這樣既有消防隊伍的文化特色,也能為大家營造出以隊為家的歸屬感。”石國乾說。近年來,柳湖消防救援站主動思考破題,不斷提升訓練管理的精度、思想教育的深度和后勤保障的溫度。
文化墻:體現“多彩隊站文化”
柳湖消防救援站內的藍色“職業文化”宣傳墻。人民網記者 邵蘭攝
近年來,柳湖消防救援站以“利于執勤訓練、便于工作生活”為原則,打造以紅色黨建文化、藍色職業文化、黃色安全文化、綠色地域文化、青色廉政文化、橙色勵志文化、紫色快樂文化為主色調的平涼消防“多彩隊站文化”,全面提升隊站正規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樓內每一層都使用了不一樣的顏色和主題。”據石國乾介紹,主題宣傳版塊上,還有消防隊員創作的體現消防救援等元素的手工藝品,讓原本普通的墻面變成了屬于“火焰藍”的展示窗口。“藍色是火焰在溫度極高時產生的顏色,二樓是消防指戰員工作、生活區域,因為我們的職業屬性,便選用藍色來體現‘職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