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華:黨建引領,深化特大城市基層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南京市委深入貫徹中組部等四部委印發的《關于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專題召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座談會,出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基層治理“十項舉措”,著力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書記項目”,基層基礎得到持續夯實。立足基層治理新方位,南京將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的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大力推動黨建覆蓋、黨政統籌、黨員下沉、黨群聯動,不斷加快構建到底到邊、協同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努力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為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著力強化“三個引領”,把準基層治理正確方向
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各領域全過程,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使黨的建設融入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
強化政治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健全落實中央和省委基層治理決策部署的工作機制,推動各級黨委(黨組)聚焦基層治理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點任務,及時研究、推進、督辦,確保基層治理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在黨的領導下推進。
強化組織引領。推動組織體系全面有效覆蓋,在全市1.24萬個網格全覆蓋建立黨支部,大力推廣行動支部、區域性支部等功能型黨組織做法。推動組織引領全面發力,探索把黨組織推薦人選明確為各類組織負責人,積極推行村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推行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長由社區黨組織成員或黨員骨干“一肩挑”,強化黨組織對業委會人選把關,使黨組織成為基層治理的主心骨。
強化機制引領。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參與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民主協商機制,明確協商議題由黨組織把關,協商過程由黨組織牽頭,協商落實由黨組織督辦。健全黨組織領導的群團帶動機制,統籌配置使用群團組織工作資源,更好發揮群團組織團結教育、維護權益、服務群眾功能。健全黨組織領導的社會協同機制,推動社會組織規范行為、反映訴求、提供服務,發揮好其基層工作“智囊團”、深化改革“助推器”、社會和諧“黏合劑”的作用。
奮力推進“四個探索”,創新基層治理管用舉措
探索先進典型引領的實招。仙林街道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子,被中組部譽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今年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進一步明確要加強總結推廣,省委專門發文部署。南京將以此為契機,在總結提升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拓展“仙林經驗”的豐富內涵,部署開展“學仙林、見行動、優治理”活動,推動全市101個街道、589個社區黨組織分類制定對標提升計劃,分批開展現場調研觀摩,分期舉辦書記示范培訓,真正推動“盆景”變“風景”。
探索建強“紅色物業”的實招。物業管理與基層治理息息相關,把群眾身邊小事管好了,基層治理就有了堅實基礎。大力實施新一輪“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持續開展100個市級“紅色物業”示范點命名活動,建立完善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和協調共治機制,推進物業服務企業黨建全覆蓋,推動2300余個老舊小區(零散片區)基本管理提質增效,讓群眾居住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探索推進多元共治的實招。基層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必須調動多元主體和各方力量積極融入、共同參與,唱好群英會、打好合力牌。開展“同城共筑”行動,組織鎮(街道)、村(社區)與駐轄區單位“雙向走訪、雙向服務”,推動各級單位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深化實施“黨建聯盟”行動,進一步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編制信息、資源、需求、風險“四張清單”,實現信息及時互通、資源及時調度、風險及時處置、問題及時解決。
探索實現整體提升的實招。圍繞“主體 整體”,健全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的領導機制、運行機制和責任機制,制定抓黨建責任清單,深化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聚焦“網格 網絡”,大力推廣“互聯網 黨建”“智慧黨建”等做法,深入實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三年行動計劃,把黨建和政法綜合、民政、城管、信訪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一體推進“雙網”黨建、“雙網”治理。
聚力實施“五項行動”,提升基層治理工作實效
基層治理“到底到邊”行動。聚焦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基層治理工作,推進“強力工程”,大力推動黨組織建在網格全覆蓋、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全覆蓋、駐寧單位融入屬地全覆蓋、基層陣地一站式服務全覆蓋、數字化賦能全覆蓋,實現組織體系、資源力量、多元共治、服務載體、數據賦能到底到邊。特別是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完善市、區單位掛鉤村(社區)應急處置機制,著力充實基層一線抗疫力量,形成上下聯動、并肩戰“疫”的強大合力。
鄉村振興“聚力惠農”行動。營造惠農好生態,持續鞏固農村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常態化開展村“兩委”人選區級聯審,制定加強村級班子監督管理有效措施;建好惠農好支部,推動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建立黨組織的力度,探索“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等模式;扶持惠農好項目,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項目扶持計劃,重點打造一批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示范村。
“兩新”黨建“三領一提”行動。深入謀劃“兩新”領域黨建,統籌發揮區域統領、行業引領、龍頭帶領的關鍵作用,健全以綜合性黨組織為主體、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為平臺、街道社區兜底覆蓋的區域化黨建工作體系,完善行業系統黨建工作專題研究、定期推進、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做強重點園區、做優商圈黨建、服務龍頭企業,有效激發“兩新”組織創新創造活力和健康發展動力。
頭雁集群“培優升級”行動。推進村書記專業化,完善全鏈條管理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區拓展到村“兩委”成員。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等主題,舉辦村(社區)書記示范培訓班,開展社區“兩委”成員、社工、網格員全覆蓋輪訓。一體管理、一體建設社區工作者和專職網格員隊伍,優化社工“三崗十八級”薪酬體系,新增網格化管理工作績效考核獎勵,發放崗位工作年限補貼和專業職稱津貼,讓基層隊伍留得住、留得好,有盼頭、有奔頭。
筑牢基礎“賦能增效”行動。強化權力賦能,深化街道集成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吹哨報到”機制,推動業務部門常態化到基層現場辦公、聽診服務,提高基層治理聯動響應水平。強化載體賦能,制定黨群服務中心效用發揮評估辦法,提升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強化機制賦能,牽頭制定村(社區)主體責任清單、協助辦理事項準入清單、負面事項清單、網格服務管理事項清單、社工職責清單,切實防范和化解工作層層加碼、基層負擔過重等問題。
來源:《群眾》2022年第11期
作者:王華(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