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走出“年年述、年年改、年年在”的怪圈(年年走紅運簡譜)
在黨建工作中,述職評議考核本應是一次深度盤點,旨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然而,現實中卻存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問題年年述、年年改、年年在的現象,這不僅削弱了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嚴肅性和實效性,也讓人們對黨建工作的真實成效產生了質疑。
問題的根源在于部分基層黨組織在述職過程中的形式主義。述職成了走過場的任務,干部們看似剖析得頭頭是道,實則并未觸及問題的核心。打分環節也缺乏嚴格的標準和深入的調查,使得述職評議浮于表面,難以真正反映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更讓黨建工作陷入了“年年述、年年改、年年在”的惡性循環。
此外,整改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足也是導致問題反復出現的重要原因。部分基層黨組織在發現問題后,沒有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整改方案泛泛而談,缺乏可操作性。這樣的整改措施就像隔靴搔癢,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即便年年都在改,問題卻依舊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要走出這一怪圈,關鍵在于強化責任意識。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要切實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將述職評議考核作為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有力武器。在述職過程中,要敢于直面問題,突出“述”我,見人見事把問題講實、講透。不能不痛不癢、遮遮掩掩,而是要敢于揭短亮丑,真正把問題擺上臺面。同時,在整改過程中要明確主體責任,將整改任務細化到具體責任人,確保每項整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實。只有這樣,才能讓述職評議考核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除了強化責任意識外,建立長效監督機制也是至關重要的。上級黨組織不能以“評”替“管”,更不能一評了之。而應該貫穿全年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基層黨建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對于整改不力的基層黨組織,要做好全過程指導,找準問題、抓好整改。通過持續不斷的監督和指導,推動基層黨組織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