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黨建“新”作為(黨建新做法)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初夏的濰坊,滿目翠綠,生機盎然,一基基高聳的鐵塔、一條條閃耀的銀線,跨越一馬平川的田野,如跳動的音符,將強大電能輸送到城鄉的每一個角落,為百姓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鳶都賦能。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堅守初心使命,把抓好黨建當作最大業績,緊緊圍繞企業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城市建設目標,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真正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6月9日,昌邑公司黨建講師團成員作為省公司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的一員為變電站建設項目部一線工作人員送去“紅課”。(攝影 伊西娟 )
從心出發 彩虹旗幟亮出來
“貧富階級見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濰水泥沙統入海,喬有麓下看滄桑。”5月8日,濰電宣講員陳蕾走進國網濰坊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室班組員工間,聲情并茂地講述著時代楷模王盡美的故事。
“以前跟人說話都要臉紅,現在面對成千上萬的聽眾也不膽怯,沒想到濰電講師團這個舞臺這么大,我是越講越自信。”陳蕾說。2019年5月12日,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在全省國有企業首家成立黨建講師團,陳蕾成為了講師團的一員。
說起加入講師團的初衷,陳蕾介紹,近年來,基層黨員群眾對理論政策的需求日益旺盛,呈現出多樣性、差異性、選擇性等特點。如何能抓住基層員工的心,徹底打通思想教育“最后一公里”?作為黨務工作者的她探索了多種方法,卻成效不佳。群眾有所呼,宣講有所應,黨建講師團的成立,讓陳蕾看到了希望。
小平臺,大舞臺。陳蕾心里裝著觀眾,經過一年多的磨煉,走上了“金牌講師”路,成為國網濰坊供電系統最受歡迎的講師成員。憑借著激情澎湃、善接地氣的解說風格,2020年,陳蕾更是一路過關斬將,首次登上山東省最高宣講舞臺。憑借著一篇《“中國答卷”背后的奧秘》,陳蕾成功獲得山東省理論宣講比賽一等獎。
榮譽的背后是一番辛勞。黨的理論高深,要把它送到基層心里去,難點在哪里?“聽得‘走心’,才能‘動心’。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大家感到理論可親可近、可學可用,說白了,就是抓住人心,把課程講得既有意義又有意思。”陳蕾說。
據陳蕾介紹,課程出爐要歷經“三關”,即宣講員先照著鏡子自己講,然后分別在宣講團和基層班組試講,聽聽大家的反響和意見,在實戰演練中反復打磨成稿,目的只有一個,課程接地氣,基層樂意聽。
陳蕾的一番話,說出了眾多宣講員的心聲。宣講員白瑞雪歷時整整一個月,精心打造的《自強不息淌水崖》新鮮出爐,一經宣講,便成為員工口口相傳的“金牌課程”。
讓優秀的人有地方講,讓需要的人有地方聽。“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一無資金、二無機械,他們僅靠人力就修建起‘高峽平湖’,很感人,沒聽夠!”國網濰坊供電公司電力調控班劉明說。聽眾的“不知足”讓白瑞雪心生感動,這也讓她更體會到“小舞臺”的“大影響”,感受到“好聲音”的“大共鳴”。
“我們講師團每逢黨和國家重大時間節點,及時把握時代脈搏,積極開發新課程并送課上門,讓員工及時品嘗到“時令菜”。同時,滿足不同人群的差異化聽課需求,讓聽課人嘗到“新品菜”的味道。”國網濰坊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黨員教育管理專責人葉楠說。
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為誰講、誰來講、講什么、怎么講”等一系列問題,緊緊抓住“金牌講師”團隊和“精品課程”打造,讓理論宣講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該公司立足“全民”“專業”理念,打造了像陳蕾那樣一批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金牌”講師團。目前,該公司已培養出2名山東省委講師團講師、11名山東省電力公司金牌講師、32名山東省電力公司兼職培訓師。
在精心打造一支“善研究、善策劃、善講授”的講師隊伍的同時,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在課程研發上“上推精品下接地氣”,實行“1 N”課程集中研發制,即一名講師團成員、N名研發成員共同參與,從主題選取、故事講述、宣講形式等方面一次次嘗試,將每一門課程打造成了思想領航的一座燈塔,成為公司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源泉。
山東濰坊諸城供電公司開展“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實景主題教育,抗美援朝老兵魏茂漢講述紅色故事。(攝影 王曉龍)
向心而行 發展成效顯出來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的各項工作,最終落腳在基層黨支部,所以支部強則黨建強。那如何推動黨支部“百花齊放”高質量發展?如何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在提升基層思想覺悟、下好先手棋的基礎上,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在全省首創支部委員“鏈條式”履責機制,打造”確權定責、制度明責、清單履責、嚴肅問責、培訓強責”“五環”履責模型,通過鏈條的持續發力,讓支委班子真正把主體責任和主角意識裝進心里、體現在行動中。
選正確的人干正確的事。4月26日,孫繼磊被推選為組織部黨支部的新任組織委員。年輕、經驗不足、黨務知識空白,這讓孫繼磊在當選之初既激動又忐忑。支部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
在支委會上,組織部黨支部書記郭萬平拿出了《支部委員履職手冊》,讓孫繼磊眼前一亮,職責分工、分管領域等等詳細明晰。而讓孫繼磊驚喜的還在后面,國網濰坊供電公司為每位支部委員都量身定制了“黨建工具包”。打開“黨建工具包”,孫繼磊發現《黨組織與黨員管理應知應會》、《黨員發展一本通》、《黨組織關系轉接一圖懂》等簡明實務工具一應俱全。
弄清楚干什么、怎么干之后,郭萬平又與支委成員編制了支部“清單履責”清單,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到年、季、月,細化到每名支委的責任、任務、問題清單中,將過去支部書記一人“挑擔子”變為支委眾人“抬轎子”。
工作好不好?積分晾曬見分曉。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大力實施支部委員積分管理,從認領工作數量、推行工作效率、完成工作質量三個維度進行評價計分,從而有效激發了支部委員內生動力。
“通過推廣‘一冊一包一清單’,不僅讓每名支委“知道怎樣做、清楚做得怎樣”,還確保了支部工作全程管控、全面落實。”國網濰坊供電公司黨建部負責人劉瑋說。
黨建統領催人奮進,先鋒示范效應凸顯。國網濰坊供電公司進一步放大黨建管理格局,在大力實施“黨建 ”亮旗決勝六項工程,將黨建與戰疫保電、安全生產、精益運檢、電網建設、優質服務、提質增效六項中心工作相融共促,市縣公司黨支部心心相映,握指成拳,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不懼艱險、沖鋒在前的標志性的首次、首先、領先故事在濰坊供電系統接連上演。
電網最高負荷進入國網地市公司前十名,售電量連續9年保持全省首位,業績考核連續7年蟬聯全省首位,連續11年被評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先進基層黨委、連續16年被評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先進單位……
山東濰坊諸城供電公司員工在皇華鎮蔡家溝村巡視110千伏涓潘線。(攝影 王曉龍)
同心并力 先鋒服務優起來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美麗鳶都璀璨燈火的背后,總有一面面鮮艷的黨旗在飄揚,總有一群群黨員同志沖鋒在前。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堅持黨建統領,堅決扛起“三大責任”,堅定不移在服務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中走前列、做表率、干精彩。
“那種時刻,只要黨員站出來說一聲‘讓我來’,自然就在員工中形成示范效應,很多難啃的骨頭都會被拿下,勝仗就是這樣打贏的。”回想起抗擊“利奇馬”時的一幕幕,國網臨朐縣供電公司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孫軍說。
2019年8月10日,臨朐縣遭強臺風“利奇馬”侵襲,電網受災全市最重,停電客戶達10萬戶。兒子那年考上大學,孫軍許諾陪他出去玩,但日期一推再推,直到兒子快要開學了,才抽出3天時間兌現自己的諾言。在濟南機場準備過安檢的孫軍,看到了“利奇馬”臺風預警信息,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意識到抗災保電的緊迫性。沒有絲毫猶豫,他取消了行程,馬不停蹄地往臨朐趕。兒子積壓的情緒爆發了,將孫軍列入“失信名單”,一路上沒有說一句話。
作為搶修負責人,每天每夜,孫軍不是在搶修,就是在搶修的路上,水里趟、泥里坐,就跟個泥猴子一樣。他舍小家顧大家、無私無畏的精神,也大大激勵和感動著身邊的同事。在孫軍的帶領下,國網臨朐縣供電公司僅用三天三夜,就完成全部停電客戶復電。
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鮮艷的黨旗飄揚。人們不會忘記,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實行“總隊頂層指揮、支隊一體聯動、分隊統一行動”的運行機制,組織開展“攜手共戰疫服務八在前”專項行動,同舟抗疫、亮旗保電,跑出了3天完成隔離醫院擴建上電、3小時完成集中隔離點上電、30分鐘完成防疫檢查站上電的“濰電速度”,為“濰電先鋒”黨建品牌刻下了最好的注腳。
彩虹風雨后,成功細節中。國網濰坊供電公司依托市縣217支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大力發揚“老黃牛”“拓荒牛”“孺子牛”精神,精準發力,高效推動全市電力營商環境品質由“量”的積累轉變為“質”的提升,全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親商安商,黨員必須帶頭沖在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給項目滿格供電,讓落地項目不缺電、不斷電,時時用上穩穩的電。國網濰坊供電公司高質量推進黨員服務隊建設與管理,構建“1 N”網格化全覆蓋服務格局,打造了一支全方位、全能式、全天候的黨員服務隊伍。
彩虹旗幟亮出來、先鋒服務顯出來,營商環境優起來。依托共產黨員服務隊,公司上門對接全市重大重點項目,確保“接到需求開工,早于需求竣工”,全力跑出電力“加速度”。市縣服務隊圍繞全市大型重點企業客戶和中小型企業(商戶),主動上門服務,在供電企業和客戶之間架起黨聯系基層的“連心橋”。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正成為踐行優化營商環境、簡化獲得電力的先行者,典型服務模式、供電品質的引領者。
騰“籠”換“鳥”,筑“巢”引“鳳”。“十三五”期間,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歌爾光電產業園、盛瑞自動變速器配套產業園、北汽福田濰坊發動機智能工廠、新和成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濰坊。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對供電服務保障的科學布局,精準融入,有力支持了濰坊重大重點項目落地。
以光之名,守護鳶都萬家燈火。美麗鳶都高品質城市騰飛之路上,蘊含著濰電人的同心同向和聚力攻堅,更體現了“黨建統領”“為民服務”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用責任和奉獻點亮了一座城、溫暖了一城心。(張強 林亮 王曉龍)